济南
济南奥数网

济南站
奥数网

孩子爱打小报告怎么办?聪明的家长这样做!

网络资源 2019-04-28 20:05:27

  最近,一些小学低年级阶段班主任、

  家长普遍反映,

  有的孩子一旦有了不满,

  就会第一时间跟老师、父母告状

  有时会引起不必要的家校矛盾和冲突

  孩子爱告状到底是为什么?

  是好还是坏?

  家长又该如何处理呢?

  针对孩子告状问题,小编走访了几所学校。中国科学院附属玉泉小学教师马迪坦言,小孩子容易以自我为中心,有时会觉得别人的做法是错误的,自然就会产生告状行为。

  班主任老师李欢也表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爱告状是一种正常现象,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孩子还没有形成独立解决问题和明辨是非的能力,由此采用告状这样的方法引起家长和老师的关注。

  不仅如此,在带班过程中,北京市东城区府学胡同小学班主任教师杜薇发现,告状是孩子的一种求助行为,是向父母、老师诉说自己受到别人欺负或不公正待遇时寻求帮助的行为。

  原因分析

  7岁孩子处于“好孩子”定向阶段

  陈笑笑(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

  提起告状这个话题,让我想起小时候一部叫《下课后》的动画片,里面的蓝道经常向芬斯特老师告状,大家都非常讨厌他。

  而这又恰是小学阶段经常出现的,针对这种情况,我想对老师、家长们说:“在低年级时期,不要用成年人的道德发展水平要求孩子,告状是7岁左右学生社会化发展的必经阶段,需要父母们帮助孩子正确认识,平稳过渡。”

  首先,孩子告状可能出于正义、求助,也可能出于嫉妒、试探,甚至是报复。依据美国心理学家科尔伯格提出的道德发展阶段论,7岁左右的孩子正处于“好孩子”定向阶段。他们判断好坏时会绝对遵从父母或权威者(教师),认为服从就是好,不听话就是坏。而且会把规则看成是固定的,绝对不可变更的。

  同时,不会考虑犯错背后的动机,和犯错后的影响。于是就会出现,老师说不允许在教室吃东西,老师不在时,A带的零食与B分享,被C看到了,C直接告诉老师。A很生气,B很委屈,C认为自己很有正义感。此后可能发展为A天天盯着C有没有犯错,B认为零食不是自己带的而受了牵连,与A不再要好,C继续“打小报告”,同学们都不喜欢他。因此为了孩子的社会化发展,拥有积极的道德观念,家长和老师应加以引导。

  其次,不可否认地是孩子和老师告状,跟家长述说班级的是非,是家长了解孩子在校生活的重要途径,所以要积极引导,善于倾听,主动调查,合理决策。

  听孩子说完情况,不要直接否定孩子的行为,避免孩子不愿意和家长沟通,出现孩子真的受了伤害而不知情。可以主动找老师,和其他家长了解实际情况,既要重视孩子的表达,也要分析客观实际。

  最后再对孩子的行为,加以评价和引导,如果说的属实又确实重要,那么不仅要肯定孩子的行为,还要积极干涉和处理。如果只是琐碎小事,而孩子又养成了告状的习惯,或者告状的动机有偏差,这时家长要首先肯定孩子的行为是关心集体,同时再给孩子讲清,要关注错误背后的原因,是故意为之还是不小心犯错。

  此外我们应多关注别人身上的优点,哪怕有一点比自己好,我们都应向他学习。应以和善的态度与同学相处,不以“小毛病”而直接否定一个人等等。

  教师支招

  家长不可置之不理也不可全然相信

  李欢(中国科学院附属玉泉小学)

  爱告状是孩子表达的需要,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现象会自然减少以至消失,这是正常的倾诉行为,家长需要做的是正确引导。

  第一,认真倾听,形成心理同感。孩子的告状不要置之不理,也不可全然相信,因为孩子的告状往往会有些夸张或者向着自己说,家长需要认真听孩子的话语,表达出“我在认真听,你说的我能够感受到”。这样一来,孩子得到了表达的需要,也对家长产生了信任感。

  第二,找寻方法,培养孩子解决问题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孩子告状的目的各种各样:比如“我今天被老师批评了!”“今天他拿我铅笔。”

  家长在认真听孩子的告状之后,基本就可以判断出孩子表达的需要,然后再耐心找出事情原委,引导孩子分析问题,最后问问孩子“你觉得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更好呢?”把问题抛给孩子,除了发泄情绪之外,还要引导孩子学着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

  第三,关注孩子的情感,积极引导。家长和老师都要关注孩子的情感,对于孩子的低落负面的情感要有积极的引导。比如孩子的告状中有所抱怨,家长不可直接拒绝孩子的抱怨,要鼓励他们交流和表达,让孩子体验到被重视的感觉,可以用一些充满正能量的小故事,或者讲一讲自己小时候的故事,培养孩子乐观向上的品格。

  家长先细听再分析

  杜薇(北京市东城区府学胡同小学)

  针对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孩子总爱告状的问题,我建议,在家长看到孩子气鼓鼓地来告状时,一个做法是讲述指导。先请孩子如实地说明情况。在讲述的过程中,孩子会特别强调自己的委屈,对对方的行为略有夸大,这是正常的,这时家长要边听边分析。

  孩子在与同伴交往中出现摩擦是正常的,孩子在处理中出现问题也是正常的,我们可以智慧地给孩子指出来,告诉他应该怎样做。

  另一个做法冷静反思。在家里,看到孩子怒气冲冲地来告状,家长可以先耐心询问:“这件事,你有没有做得不当的地方?”这样的问题容易让孩子冷静下来,换个角度反思自己,想到自己也有做得不对的地方,火气自然就小了。

  当然不排除有的时候,告状的孩子自己反思就是没错,这时候,作为家长要相信老师、相信学校,事先跟学校班主任取得沟通,切忌直接找对方家长或者孩子,在多方的协调下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相关推荐

点击查看更多
重点初中
首页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