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吃亏的教育,就是“能省就省”(2)
我的这位同学家里穷吗?不,她是官二代,家有钱得很,但是她有着一个很有趣的老妈。比如说,我们筹办节目参加校文艺晚会,需要租赁一些道具,她妈知道后就会阻止我们说:“花钱去租?何必!你们自己做一做,不就把那个钱省下来了吗?”又比如说,每次我周末到她家去住,很有意思,我会看到即便她妈下班回来已经累得个半死,但周末还是宁愿自己花一个下午搞卫生,也不愿意花钱找个阿姨来帮她打扫,自己腾出个时间来休息休息。
是啊,“能省则省”是她妈自小教育孩子最常说的惯用语。时间,在她的眼里是不值钱的。她看不到时间也是一种有限的资源,而且是一种比金钱还要宝贵的资源。这种来自父母的思维方式,通过每日的交流和相处,传递给了下一代,也就对孩子的行为方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所以,我经常看到我的同学宁愿每天跑到图书馆拿两块钱上电脑,也不愿意花钱买一个手机,结果因为信息不通,那天研究生报名,她没报上,而哭得昏天黑地;也经常看到她宁愿花半个小时在寒风中等公交车,也不愿花十几块钱打的,结果那天因为迟到,她错失了一次到一个大公司面试的机会……
如果一个人,因为买一斤白菜多花了三五毛钱而恼怒不已,却不为自己虚度了一天而心痛不行,那么,这其实也是一种典型的“穷思维”。生活里,家长的这种思维潜移默化到孩子身上,日后就只会教他看到眼前的那一顿饭钱而已。要知道,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想把事做得多大,通过什么途径来赚钱,也无论钱挣得有多少,都必须消费“时间成本”。那些从一些琐碎之事儿省下来的时间,我们的孩子可以用来做更多自己擅长的事,受更好的教育、享受书籍、电影这些精神食粮,从中提升自我,为人生美好的前景,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前段时间,朋友聚会,我们说起“父母”这个话题,有个朋友说她爸就是她精神上最大的软肋。她长这么大,在她爸面前只要穿新买的衣服就有罪恶感。这是一个怎样的父亲呢?她爸以前开杂货店,一辈子把钱看得很紧。记忆中,她爸常为一些货物卖不到好价钱而捶胸顿足,好几天吃不下饭;一个院子,假期里,其他孩子都愉快地上兴趣班时,只有她在家呆着写作业,为什么?因为她爸说自己的孩子不是能学那块的那块料,干嘛要花那些钱……
因为钱的问题,经常叫他爸发脾气,有时她爸还会把这种情绪波及到孩子,吓得他们大气不敢出。但是她妈不一样,她妈一辈子把钱看得很淡。在他爸为了钱而忧心时,她妈从未垂头丧气。她苦口婆心劝父亲,让孩子去做他们喜欢做的吧,钱花了可以再挣,耽误了孩子的成长,就永远不会有机会了。所以,做儿女的他们跟她妈呆着,就像立马换了一个人,尽显孩子的天真。
都说,孩子的精神世界,是家庭文化传承的结果。很多时候,孩子并不能简单通过学前的某种教育而获得一种行为能力和精神力量,他们更多会在自己父母身上中无意识地习得。像我的朋友,她爸的“贫”,不仅殃及他的情绪,还影响着孩子幼小的心灵;而她妈的“富”,不仅使她健康愉快,还引领着孩子向上、积极生活的激情。
如果,身为父母的你,还深陷在这种“穷思维”里,或许,只会让你的孩子日后过得更加的“穷”。我们只有积极地学习“富人的思维”——眼界开阔、自信大方、不斤斤计较、敢于冒险……以身作则潜移默化给孩子,日后才会赋予他与之匹配的财富,而他命运的前景也才会因此而变得更加的开阔。
编辑推荐:
济南2017小升初招生重点名校初中汇总解读
2017小升初考入济南外国语后的保送概率
2017济南小升初语文阅读理解专项练习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