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
济南奥数网

济南站
奥数网

我宁愿要一个熊孩子,也不要他太懂事!

济南奥数网 2015-07-29 11:04:25

  以前,贝贝妈很喜欢说孩子懂事,我一直认为这种对孩子的夸奖是一种很高的评价。直到有一次朋友们一起吃饭,闺蜜的一番话让我感触很深。

  开春的时候,我们带孩子一起去公园挖野菜。挖了一会儿野菜之后,闺蜜自己带着包括贝贝在内的三个孩子去一个小山坡玩儿打仗的游戏,孩子们玩儿得不亦乐乎。当闺蜜问贝贝挖野菜和打仗他更喜欢哪个时,贝贝说挖野菜。闺蜜说她明显感到贝贝在打仗游戏中玩儿得更尽兴。之所以说更喜欢挖野菜,很有可能就是在猜测大人的心思之后的答案。

  我们都没有问贝贝的真实想法,或许他真的是更喜欢挖野菜,也许真的是为了迎合大人的喜好。不管是与不是,我不想再去论证,但起码这也是给我的一个警告和反思。请大家记住下面这就话,真的很好:

  “我宁愿要一个爱发脾气、喜欢疯玩儿、适当的自我中心、敢于说不……的熊孩子,而不愿意养一个过于懂事的孩子。作为一个母亲和教育工作者,我对孩子仅有的期待就是,让他安心做个孩子,也安心做自己。”

  正文:

  “懂事”是个中国式词汇。大人夸谁家孩子,常用的一个词就是:这孩子真懂事!

  这个“懂事”的含义大致如下:孩子对父母体贴,守规矩,主动为家庭承担部分责任,父母甚至还未明确表达出自己对某件事的态度,孩子可能已经用行动去代为表达,十分的让父母开心、放心。

  果真可以就此放心了吗?未必。

  从心理学的角度解读,如果一个本该无忧无虑、没心没肺地疯玩的小孩,他过多表现出了上述“懂事”行为,那孩子的“懂事”,不过是“压抑自己,隐藏自己的真实需求,迎合父母和别人。”从这个角度说,这不是懂事,是害怕。怕什么?怕不讨好父母的话就不被爱,怕自己做错了说错了什么就被抛弃,怕自己稍微一点儿任性行为就会破坏残存的安全感。

  换句残酷的话说,选择“懂事”,是孩子的生物本能。当“做自己”的后果很危险的时候,他必须要选择压抑自己的方式求生存。

  所以,我宁愿要一个爱发脾气、喜欢疯玩儿、适当的自我中心、敢于说不……的熊孩子,而不愿意养一个过于懂事的孩子。作为一个母亲和教育工作者,我对孩子仅有的期待就是,让他安心做个孩子,也安心做自己。

  我相信,每一个真心爱孩子的父母,也一定会同意我的看法。既然如此,那么下面这些容易养出过于“懂事”的孩子情形,父母们还需慎重处理。

  1.切忌:父母过于强势,心中有一个“理想小孩”

  孩子爱玩是天性。但是有一些孩子却早早地就像个小大人一样,别人玩的时候他选择乖乖呆在家里,衣服永远保持整洁,这样的孩子往往父母很强势。他们对孩子的期待很高。心理早早地就有了一个“理想小孩”的模样。

  很多懂事的乖孩子,就是这样长大的。他们唯有满足父母的要求,成长为父母期待的样子,才能获得更多父母的关注和关爱,换来更多的称赞和夸奖。现在的应试教育环境下,很多一味只知道学习的懂事的孩子,并非出于对学习的兴趣,而是为了满足父母的期待。一旦他们进入大学,失去了来自“父母”的推动,就会失去继续学习的动力,找不到人生的方向感。

  这一点,也许恰是很多高考优秀的学生,为何后劲不足的原因。

  所以,做父母的,请随时留意,你的孩子是否在努力变成你想要的样子,为此不惜改变自己的意愿、收敛自己的天性?如果孩子在这样讨好你,那么他正在丧失自我,包括真正的自我力量,包括自信和自尊。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相关推荐

点击查看更多
重点初中
首页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