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奥数实力如何提升(二)
奥数实力如何提升:(二)学习方法指要
1、ABC练习法
奥数的学习,很多人会痛苦于太多新难怪的东西。
新,从来没见过,新鲜的痛苦;
难,见过但不会,痛苦的回忆;
怪,不知道见没见过,似乎是出题老师的杰作,他那边自鸣得意,我这边恨得牙痒痒的。
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一个字“生”。由“生”到“熟”,还是一个字“练”。
于是乎,题海战术应运而生。
于是乎,奥数书山屡见不鲜。
于是乎,很多惨败而归、兴味索然的孩子,不是因为累坏了,而是被吓坏了。
有人可能还是在想,“练”——>“多练”——>“出成果”这条路有错吗?
有错,应该改一个字:“练”-->“精练”-->“出成果”。
那么,今天主要的着眼点,就是如何少而精地做好练习?
我们以扫荡杯赛真题为例:(要做真题,这是真理)
我们每两天做一份奥数真卷,这似乎有点累,其实不然,ABC练习法用得好,越往后,可以每天做一份真卷了。
怎么做?
别急,先来说说ABC分类法。
我们要在做卷之前,把试卷上的14-15道题做一个分类。
凡是一眼就能看到底的题,归为A类,这样的题,就是“送温暖”,就是“基本分”。
凡是感觉雾里看花的题,感觉有点意思,但没怎么清晰,最起码能做两步的题,归为B类,这样的题,是拉分的题。(不是跟别人拉开差距,而是让自己上台阶)
凡是感觉云里雾里,一片茫然的题,没有方向感,甚至不知道是考数论还是典型应用题,总之,如果考试时也差不多放弃的题,归为C类。
说完归类,强调一下目标:对这三类题,要采取不同的态度。首先要强调的是,什么叫一次成功的杯赛考试?杯赛考试,绝不同于学校的期中检测或者平时练习考试。学校考试,只有一个目标,拿满分。没有拿到满分,就要反思!(我先就理科而言)杯赛考试,成功的标准不一样。绝对不是拿满分。各位看官,不要跟我较真,质问我,拿满分不好吗?
呵呵,打个比方,这就像要你的孩子:必须做到李嘉诚,你才是好孩子。
杯赛成功的标准,是拿一等奖?还不是。是拿二等奖?还不是。是拿三等奖,还不是。不拿奖,当然更不是。
是什么?超越自己。
每个人的成功,其实都在找一种相对值,以别人为标杆。
包括老爸经常引用来教育我的雷锋名言:“在生活上向水平最低的人看齐,在学习和工作上向水平最高的人看齐”。这么个意思,原话没有考证过。
在我看来,每个人的成功,另外一个重要标杆,就是向内看,超越自己。
杯赛考试,成功的标准是:
每次考试,如果能确保全部的A得A,B得B,C不管了,C能做几步是几步。就是非常成功的考试。
换句话讲,A类题正确率必须100%,B类题正确率在60%上,C类题正确程度在20%(五步对一步)以上,谢天谢地,这是最理想的了。
下面具体来讲ABC练习法:
步骤一:拿出一份大卷。
步骤二:10分钟通读全部试卷,凭感觉在题号前标AorBorC.
步骤三:随机勾选2A,全部B,全部C。
步骤四:列计划。看这份试卷这样搞下来,共是几道题。
如果B多于4道,分两天三天完成。反之,B少于4道,今天就搞定这份试卷。
每天控制练习量在5-6道。
步骤五:A选做2道,B全部做完,C每道题最多花10分钟(不是所有人,如果你自认为顶级高手,请再花一点时间)
步骤六:检查评估:本次练习我做得怎么样?
(1)如果有A错了,那么对不起,你不叫犯错,那是犯罪!容易吗?那么银子花了时间花了爸爸妈妈的精力赔进去了,你把5看成2了。
(2)如果有B错了,没关系,看有几道错了,如果一道没对,要注意,不要说我本来就不会,请你看答案,如果看了标准解题过程,就能感觉原来如此,你能马上就明白错在何处的题,这就是正宗的B。(换言之,C类题,答案告诉你也看不懂)
(3)B类5对4,马上庆贺,今天大进步。如果5对5,哇塞,你是我崇拜的对象。如果还对一个C,你提要求吧,让你爸妈怎么表扬你!
PS关于C:不会做C是应该的,但C是用来思考的。如果你能找到专题的方向,OK!如果你能做出正确的一步,OOK!如果你能再做出一步,自己内心还是很有力量,OOOK!其实你离做出来,就只差一步了。只差一个关键。
2、向上帝要条件
今天再深入一层,就解题策略来谈一谈。
这是带有理科题特点,或者是正宗奥数题最常用的方法--跟上帝要条件。
一般来讲,奥数题难就难在找不到解题的方向。
一个问题,他用大白话来讲(有时候还用文言文中的大白话来讲),叫人如何去“解”?
这里首先不是跟上帝要条件的问题,而是一个“自然语言”转化为“数学语言”的过程。在我看来,这就是翻译。
例如:比较有趣的“莲花问题”:
湖平浪静六月天,荷花半尺出水面;
忽来一阵狂风急,吹倒花儿水中偃;
水面之上不复见,入秋渔翁始发现;
残花离根二尺遥,试问水深尺若干。
能把古白话“翻译”成大白话,再把大白话“翻译”成数学语言,本题就显得不难了。
再例如:学而思秋季班第一讲的一道题,说一个弦方图,每个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和是5,大正方形的面积是13,求内部小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内部小正方形的面积?首先要转化为“两条直角边差的平方”。
当然,经过这样的转化,它就可以用代数表达式来描述原来的问题。
但不管是否用代数方法,我们对问题的分析,总是有两种方向的:
一是从条件推到问题;
一是从问题搜寻条件;
解题时,可能这两种方向兼而有之,
其中我把从问题到条件的方向,称之为“向上帝要条件”的方法。
通过这种方法,我们可以相当容易地找到解题的关键,把原来问题“转化”为新的问题。
当然,有时候会有一种痛苦,向上帝要条件的方向也有很多,这就需要结合现有条件,把方向靠拢到利用现有条件能表达的程度。
有的同学很干脆,“上帝啊,告诉我答案是多少吧?”(众大笑)上帝就把幸运之门关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