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
杭州奥数网

杭州站
奥数网

万花筒看择校 聚焦国外小升初(2)

本站原创 2012-07-18 14:38:29

 

    德国:不同阶段看“择校”

  德国的中小学教育体制具有鲜明的特色,在制度设计上与世界上多数国家存在着较大差别,但德国并不存在家长想方设法为孩子“择校”的现象。

  小学就近无需择校

  德国的小学也叫“基础学校”,学制一般4至6年。由于没有重点与非重点之分,孩子上学不存在选择学校的问题,一般就近入学。只要孩子达到上学年龄,无论是本地人、外地人、移民或者外国常驻德国工作人员的子女,不经过任何考试就可申请进入距居住地最近的小学学习。

  德国的小学阶段,课业非常少。老师会经常组织学生们到野外散步,或者踢球、看电影、参观博物馆等。学生们通过这些活动,掌握了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宽松的教学方式不等于放任自流。每个孩子的平时表现和成绩都会被老师一一记录在案。期终,家长会收到孩子的成绩单。除各科成绩外,还有老师的评语。

  中学分流成绩决定

  在德国,学生们根据小学阶段的平时表现和成绩,选择进入不同类型的中学。主科平时成绩是选择中学的关键。另外,日常提问、回答问题、与同学合作、反应能力、动手能力等同样是决定所升中学的重要因素。

  德国中学主要分完全中学、文理中学和实科中学三类,还有少部分人进入综合中学。多数普通成绩的小学毕业生进入学制5年的完全中学,毕业后多接受职业教育,成为熟练的技术工人、技师、绘图员等蓝领阶层,也有较少人通过努力进入大学深造。小学成绩中等的人进入实科中学,6年毕业后就读专科学校。他们毕业后主要从事职业教育、护士、试验员或银行职员,也有的经过文化补习通过资格考试后进入应用技术大学,毕业后成为较高级的技术人员。只有小学成绩特别优秀、各种能力和表现良好的小学生才能进入学制9年的文理中学,这类学生比例只在30%左右。9年后他们通过毕业会考,获取直接进入大学的资格。也有些文理中学的毕业生并不急于上大学,而是根据自己的志向接受职业培训,积累一定实践经验后再上大学。

  职业教育选择多元

  在德国,大多数完全和实科中学毕业生选择接受职业教育。据中国驻德使馆教育处所作的调研报告显示,目前德国16-19岁年龄组的青少年中,60%-70%的人接受相当于中国高中层次的职业教育。德国的职业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是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以及就业之间的桥梁。

  职业教育形式和学制五花八门,其中“双元制”职业教育是最主要、最有特色和普及面最广的形式。“双元制”即学校和企业合作开展的职业教育,为期3年或3年半。根据要求,学生除在校学习理论课之外,还要到企业接受实训教师(师傅)的实践技能指导,他们的身份既是学生又是学徒。学徒期结束后,通过行业组织的职业资格考试,可以获得各州均承认的毕业证书。毕业生既可选择就业,也可接受更高层次的职业教育。

  日本:基本没有“择校”现象

  日本在义务制教育阶段大力实施平等教育,均衡各公立学校之间的教育资源,并通过一定的私立学校作为补充,基本上没有“择校”现象。

  教育资源分配公平

  日本也实施九年义务制教育,义务教育阶段的公立中小学全部免费并实施平等教育。所谓平等教育,就是义务制教育范围内的适龄学生享有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权利,由国家提供公平入学的机会,保证公平竞争的环境,保证各学校最基本的办学水平和质量。

  日本的基础教育基本上由市、町、村政府负责,但是国家补贴负担义务教育学校教职员工的人头费开支,以避免各地因经济发展水平不一而造成的不公平,保证全国的受教育者都享有平等的教育。

  学校基本教学设施也大体相同。只要有一所学校,无论这所学校的规模是大是小,在校学生是多是少,都必须具备办学的必备条件和设施。甚至有些残疾儿童的就读学校,如东京都立品川聋哑学校,仅有几十个学生,也同样建有游泳池和音乐、美术、劳动技术课等实践活动室,并且各类器材齐全,更让人难以想像的是还建有一座可容纳上千人的室内体育馆。

  教师队伍均衡规范

  日本公立学校的教师一般都享受全国统一的公务员待遇,因此为教师跨校际进行交流打开了方便之门。公立校长不得连任,连任者需在校际之间轮换。而教师在6年内一般都会流动一次。日本教师定期流动对提高教师素质和工作热情、积累丰富经验以及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保持学校之间的发展水平均衡等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特别是对偏僻地区薄弱学校状况的改善,作用更为显著。

  日本义务制教育阶段,执行统一、规范的教学要求。日本国家在调剂各地教育经费的同时,制定整个教育的大政方针,决定教学内容、颁布教学大纲、提供教科书,各学校学习的内容都根据文部科学省制定的《学习指导纲要》制定。每所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以此为基准,由教学科目、道德教育及特别活动三方面构成(特别活动相当于我国的第二课堂活动),这样就使得全国的基础教育基本上能保持一个比较齐整的水平,实现了全国各校之间的教育教学均等。

  区域择校空间不大

  日本公立义务制学校入学一般不需要考试,学生划区域就近就学。东京都区域内,虽然有文京区、品川区等开始引入了区域内择校的体制,但是由于各公立学校之间教育资源大体均衡,因此择校的空间并不大。

  日本平等教育整齐划一,但是也有问题。比如跟不上的学生勉为其难也要跟上,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学校吃不饱也不能“加餐”。同时由于在公立学校均衡教育资源以后,学校之间的竞争不足,加之普遍引入了“宽松教育”,公立学校学生学习能力普遍下降,引起了家长们的不满。为此很多家长除了让孩子上课以外,还得花钱让孩子参加各种补习班,而另外一些经济宽裕的家庭则会干脆选择收费较高的私立学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相关推荐

点击查看更多
重点初中
首页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