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孩子在数学科普中的兴趣?
如何培养学生在数学科普活动中的学习兴趣
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兴趣都非常重要,因为兴趣是入门的向导,它能有效地激发大脑组织的机能,有利于发现事物的新线索,并进行探索创造。学习也一样,兴趣是学习的最佳营养剂和催化剂。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成功的秘诀,是获取知识的开端,是求知欲望的基础。由于数学科普中的题目灵活多变,方法也不唯一。如果老师采用“满堂灌”学生死记硬背,生搬硬套,那么学生在成绩不理想之后就会对自己失去信心,从而对数学失去兴趣。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运用教学上的艺术性、形象性、鲜明性、趣味性,以及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与合作交流等多种形式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到数学之美。从而使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乐学、会学、学好。
一、通过新颖的导入激发、用讲故事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数学教学中,如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有效地构建愉悦的教学情境,使教学内容深深地触及学生的心灵深处,诱导学生把学习新知的压力变为探求新知的动力,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教师对新授内容的巧妙的导入,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能动性、自主性,创设和谐的教学情境,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当然导入的方法很多,如:讲故事、猜谜语、做游戏、听音乐,简单的一个设问,普通的一声问候,甚至一句无声的体态语。总之,这一切都要围绕一个目标,那就是为学生学习新知创造一个愉悦、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唤起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创造性,让学生愿学、善学、乐学。
例如在学习“先否定,后肯定”的解题方法时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商人在沙漠中丢失了一只左眼瞎,右腿瘸而且掉了三颗牙齿的骆驼,在寻找的过程中遇到一位智者,智者虽然没有见过骆驼,但通过对路边被骆驼吃过的叶子的形状和骆驼脚印的深浅情况的分析,很快就说出了骆驼的特点。同学们听的津津有味,这时候我马上提问:“智者是通过什么办法知道骆驼的特点的?”学生们踊跃回答:“路右边的叶子都吃完了而左边的叶子却一点都没有动,可以肯定左眼是瞎的。”“通过吃过树叶的形状可以知道骆驼掉了几颗牙齿。”通过老师与同学的一起讨论归纳,在学生头脑中渗透了“先否定,后肯定‘的解题思想,在做相关练习时兴趣盎然,效果非常好。
在学习利用“借”的数学思想解题时,有这样一道题目:请比较20个的乘积与的大小。在解答这个题之前我给学生讲了一个学生非常熟悉的《乌鸦喝水》的故事。通过故事使学生明白聪明的乌鸦通过借助石子的力量使水面升高,达到最终的目的---喝到了水。通过故事在学生头脑中渗透了“借”的数学思想。
在讲故事的过程中,还可以给学生插上联想的翅膀。在学习“鸡兔同笼”这种类型的应用题时如果按常规的方法去做,步骤较多学生理解有一定的难度。我同样用了讲故事的方法,故事大意是:有一位神通广大的魔术师可以把东西变没。现在舞台上有鸡和兔共35只,共94只脚。在魔术师的命令下我们可以看到所有的鸡和兔都少了两只脚。讲到这我马上提问:同学们,现在我们看到的应该是一种什么情况?“鸡都没有脚了。”“每只兔子都剩下两只脚”“一共剩24只脚,这24只脚都是兔子的,共有12只兔子。”在同学们争先恐后的的讨论过程中,不仅找到了正确答案,而且还建立了假设、联系的数学思想。在做练习题时,每位同学都变成了魔术师。什么4分币值的邮票变成了2分,4轮车变成2轮车。一个小故事使学生们在愉快的气氛中较好的掌握了解“鸡兔同笼”问题的最佳方法,解题速度和正确率都很高。
通过研究发现,我国古代兵书中的三十六计有些计策和我们数学题中的很多数学思想是相吻合的。例如三十六计中的最后一计“走为上策”即是我们解题中运用的“欲进先退”的数学思想。通过给学生讲三十六计的故事,从中渗透了数学思想,学生兴趣浓厚,对各类数学思想印象较为深刻
二、巧设悬念,精心设疑,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动机是推动学生进行有意义学习的内在动力,这种动力又可称为内驱力。因此,教师必须依据教学目标,充分认识学生心理因素的能动作用,最大限度地利用小学生好奇、好动、好问等心理特点,并紧密结合数学学科的自身特点,创设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学习情境,激起学生心理上的疑问以创造学生“心求通而未得”的心态,促使学生的认知情感由潜伏状态转入积极状态,由自发的好奇心变为强烈的求知欲,产生跃跃欲试的主体探索意识,实现课堂教学中师生心理的同步发展。
例如在学习“二进制数”的时候我在黑板上画了一个表格,表上写了一些数据(每行第一个数都是二进制数的计数单位)然后我根据同学们针对自己实际情况对表中数据的回答,我很快的说出了每位同学的生日。同学们很想知道其中的奥妙,在同学的追问下,引出了课题“二进制数”。
还有一次,上课时我拿了一只装了半瓶水,用软木塞塞住的瓶子。我问到:如果不拔出软木塞,不击碎瓶子,不用任何工具,谁能喝到瓶子中的水?开始时同学们非常踊跃,可试过一些方法后没有一个成功者。在同学们浓厚的兴趣中我按住塞子,把软木塞按进了瓶子中。同学们恍然大悟。这时我解释了同学们喝不到水的原因:由于同学受规律思维的支配,只知道塞子离开瓶子的方法只能向上,不能向下,这就需要我们换个角度去多方面的思考。同学们从实验中受到启发做练习题时方法灵活多样。记得有这样一道练习题:某人每天都从上游的甲地坐船去下游的乙地然后按原路返回甲地。有一天由于下大雨河水流速变大那人还是从甲地坐同一条船去乙地然后再返回,求这次和平时哪次用的时间短。这是一道“流水问题”的应用题,用常规方法解,又要设船速,设水速求出顺水时间、逆水时间,过程很烦琐。但班上有一名同学很快就找到了正确答案。原来他设想如果第二天的水速大于船速,那么船永远也无法从乙地返回甲地。所以水速变大后用的时间长。这名同学恰好是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从一般联想到特殊从而使问题化难为易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充分发挥教具的最佳效益,加强直观教学,培养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数学的产生和发展依赖于人们的实践活动。因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首先要坚持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一观点,在引导学生获取知识的同时要为学生提供具体形象,生动的感性材料,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在学习立体图形这一节时,我没有一味的叫学生死记公式,而是创设条件,通过实践引导学生认识“体”从而使学生正确灵活的运用概念。在课堂上,我在一个装满水的鱼缸中放入一块砖,让学生观察到水溢出来,这样学生就直观的认识到立体图形占据一定空间这一特征,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和归纳出砖和溢出水的体积是相等的。在实践之后,学生就按捺不住探索新知的欲望。主动的去计算溢出水的体积,从感性角度得出了计算液体体积的多种方法。学生能够主动的借助于固体体积去研究液体体积,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而且渗透了转化思想。又如在学习求最大值这个问题时,有这样一道题:用1—8八个数字写两个四位数,使这两个数乘积最大。在新授之前,我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发给一些等长的铁丝,要求围成一个长方形,测量后计算出各自长方形的面积。我把学生的结果依次写在黑板上。同学们通过观察归纳得到:周长相等的长方形面积不一定相等,长和宽越接近面积就越大。在老师的启发下,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把结论推广到“和一定,两个数越接近乘积就越大”这一理性认识。
有些教具做起来非常简单,但效果却非常好。
迎春杯决赛有这样一道题:一个四位数与一个三位数的和是1999,且右面算式方格中的七个数字各不相同,这样的四位数有多少个。
解答这个题需要运用乘法原理的知识和“对应”的思想。通过观察、讨论,学生发现四位数的首位应是1,而且在个位、十位、百位相加的时候都不会进位。在学生充分理解题意的基础上,我出示了准备好的五张卡片,每张卡片的正、反两面都写上一个数字,分别为:(0、9),(1、8),(2、7),(3、6),(4、5)。这时我请一名同学自己选择其中的一张卡片撕掉,学生很自然的就想到了应该是写有1和8的那张。这时还剩下4张卡片共8个数字,根据对应思想,四位数的百位数字不能是9,否则三位数百位数字就要是0不符合题意这样可知四位数的百位上的数应有7种选法,通过演示学生明白了这时拿走的应该是一张卡片,所以四位数十位上的数字应有6种情况,个位上的数字应有4种情况。根据乘法原理的知识可知这样的四位数共有7×6×4=168(个),小小的卡片,突破了难点
向这样的例子在教学实践中还有很多:在学习行程问题中的火车过山洞问题时用火柴盒做教具,外壳做山洞,内壳做火车进行抽拉,真实的再现了火车过山洞的情景使学生在操作中悟出了山洞长度+车身长度=火车行驶路程这一结论。还有向利用长方形面积进行移多补少解决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在线段图上分解后找对应的方法来解行程问题等等。
通过利用线段图,实物,列表等多种“形”来表示实际生活中的内在联系,把学习中的数与形一一对应,从而抓住对应通过比较,分析,转化,通过数与形的结合使学生面前展现一种不是实物而胜似实物的“形”,这样学生就会在做题时有“形”可视,有“物”可比,有“理”可推。做数学题成为一种享受,学有所思,乐在其中。
四、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培养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常常遇到理解概念、法则、认识数学规律这类内容,这些内容逻辑性强,也比较抽象。而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多以具体形象为主,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这样,知识的特点与学生的思维特点之间就形成一定的距离,学生理解就会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我们教师要设法最大限度地缩小这个距离。《新数学课程标准》中说:“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在教学中,教师要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动手操作,让每个学生都参加实践操作,运用多种感官参加学习活动。
例如在探求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引导学生通过操作发现规律,自己找出特征。操作过程如下:
1.先在黑板上按顺序写出一列数:216、843、12、5001、7398、9687,指导学生用计数器上的珠子在相应数位上摆出来。
2.让学生观察每张数位表中珠子的总数是多少。
3.在观察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讨论:用几颗珠子摆出的数能被3整除?学生通过观察和讨论发现,用3颗、6颗、9颗……(3的倍数)摆出的数能被3整除。
4.让学生不改变数位表中珠子的总数,任意交换或调整珠子的位置(可增大或减少位数,如把216变为五位数,把5001变为三位数)。看能不能摆出一个不能被3整除的数。这一步既是技巧性操作,又是兴趣性操作,是学生操作的高热阶段。操作完毕,及时组织学生讨论:通过这一步操作我们发现了一个什么规律?引导学生总结出:只要珠子的总数是3颗、6颗、9颗……(3的倍数),无论怎么摆,摆出的数总能被3整除。
5.教师再引导学生抽象概括出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然后结合各种形式的练习,学生就能牢固地掌握这部分知识。
不是所有的题目都适合学生合作,教师为学生设计恰当的题目是非常关键的。有这样两个算式:77×15=115577×29=2233,两个算式共同的特点是77乘一个两位数,乘积是一个四位数,且四位的前两位数字相同,后两位数字相同,这样的算式共有8个请把另外六个找出来。
这个题如果一个人做,不容易在短时间内把答案找全,方法也有局限性,很适合学生合作完成。在分组合作完成的过程中,有的小组根据个位数字的特点,转化为竖式谜的形式,进行分类枚举。有的小组通过对两个算式的观察利用乘法分配律的知识,例如:77×15+77×29=77×44=1155+2233=3388,77×44-77=77×43=3388-77=3311……。还有的小组根据77的特点,把77分解为11×7,而11乘一个中间为0的三位数,乘积便是一个前两位数字相同,后两位数字相同的四位数,这样可以把题目转化为用7乘一个两位数使得乘积是一个中间带0的三位数,从而把难题变容易。通过合作交流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变化之美,对称之美,解题方法之美。
学生在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中学会了知识,发展了能力,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同时又可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在竞争中激发学习兴趣。
竞争是触发学生学习激情的情景之一,竞争心理一旦形成,就有不可阻挡之势非一决高低不可。在每一次练习时要求学生不仅要把每道题的解题过程写清楚,还要知道每道题的类型及解题思想。这就意味着学生不仅是会做的问题,而且方法要新要巧,并要求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和全体学生交流。通过各种形式的竞争,培养了学生表达及创造能力,学生在竞争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
学生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体会到数学的真、善、美,就会引发起波澜壮阔的思维活动,在课堂上就会积极主动的思考,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从而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实现从知识到智慧的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