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
杭州奥数网

杭州站
奥数网

重点初中被围 “小升初”收费上调难挡择校热

中国新闻网 2010-07-10 13:46:11

  “小升初”择校费上调的“传闻”,早在年初就有了。近日,武汉二中广雅中学、武珞路奥山中学等15所公办学校参与举办的民办初中(即“公参民”初中),今年都传出“择校费收费标准将上调”的消息。尽管如此,昨日,武汉各热门初中,“小升初”择校报名依旧火爆。

  现场目击

  家长凌晨排队名校保安“把守”

  “择校费去年是3年1.5万元,今年按规定会有所上调!”昨日上午,在一初慧泉中学“小升初”报名现场,招生老师强调“择校费”标准可能会上调,但这并没有把家长吓退,报名的家长依旧有序排队。“上午7点多,就有学生家长前来排队报名。9时,一楼大厅挤满了报名的学生和家长,学校现场报名点增至10个,报名进度加快,人流高峰才渐渐退去。”该校招生老师胡丰平说,与去年相比,今年报名人数明显增多,仅他这组一上午就接到100多人报名,衣服都湿透了。

  在二中广雅中学,报名点排起300多米的“长龙”。“凌晨4点多就有人来等着了,”现场一名保安透露,7点多时排队的家长就多了,学校只好提早1小时接受报名。9时许,记者在现场看到,报名“长龙”达300多米。报名点设在教学楼内,“长龙”却从楼前小道一直绵延到操场。为避免意外,校方特意在门口安排保安“把守”。招生老师通过“对讲机”发出指令,每隔两三分钟,依次让15名家长进去报名。但是,赶来报名的家长仍是源源不断,使得排队“长龙”是“有增无减”。一位陪孙子报名的万奶奶说,他们是举家出动,“也就是撞撞运气,就好比买彩票!”

  同样,武昌区的三所民办初中,昨日也迎来了3000余报名择校的家长。记者从多所“公参民”学校了解到,今年“小升初”,报名择校的学生大都比去年有所增加,只是增幅有大有小。

  “家长赚钱不都是为了孩子?”

  “今年,听说‘公参民’初中的择校费将上调,上调后最低幅度不低于2万元,这是真的吗?”在报名现场,择校费上涨多少,成家长们讨论的热点。

  择校费上调的“传闻”始于今年1月中旬。1月10日,武汉市教育局局长谢世腰在“政协”提案咨询活动上透露,今年,武汉将下狠心管理“公参民”学校,要彻底“断奶”,这些学校必须自给自足,并向所参与的公办学校缴费。一旦完全脱离政府资助,学校的办学成本不就转移到了择校的学生身上?谢世腰解释,过去的收费标准并没有按办学成本收费,且只试行两年。当年按规定,各校收费从1.2—1.8万元不等。规范办学后,收费必然会上涨,但“至少能让市民享受教育的权利公平点”。

  一所“公参民”初中校长说,如果真的彻底“断奶”,学费肯定要上涨。有人测算过,在纯民办学校,每名初中生3年培养成本约为2.7万元,比现在的3年1.5万学费高出近一倍。“如果转为纯民办校后,房租、水电、教师工资等都由学校承担,3年1.5万的学费是远远不够的,学费肯定要涨,但涨多少还不好说。”

  抬高择校费标准,能给择校热降温吗?在报名现场,记者随机采访了12名家长,没有一人打算因“涨价”而放弃择校。“现在每家就一个孩子,但凡有点条件的家长,都会给他们最好的教育,家长赚钱不都是为了孩子吗?”一家长说。

  背景调查

  近七成择校生家境普通

  “其实大多数择校的孩子,并不是有钱人家的孩子。”一位校长说。武汉市有关部门一份调查显示:在武汉市择校生中,近七成来自工薪家庭。“我们都是工薪家庭,省吃俭用甚至向亲友凑钱,无非想让孩子上一所好学校。”家住常青花园的刘爸爸认为,虽然择校费太高,但如果孩子能拥有良好的学习环境,这笔投资对很多家长而言是值得的。

  不过,也有家长认为不值。“上初中要掏2万多元,赶上高中的择校费了。如果这样,我就考虑放弃择校,让孩子就近读一所初中算了,毕竟这对于很多家庭来说,是一笔沉重的负担。”昨日,在“金报家长QQ群”上,网友“大雨”表态。但多数家长仍坚持择校,网友“紫苏”表示,“即使择校费涨到3万元,我也愿意让孩子读武珞路中学,只要对孩子今后的成长有好处。而且,收费标准提高后,学校更有实力吸纳一些优秀师资,而好的老师对学生最为关键。”

  家长择校实质是择师资

  2008年,武汉一批改制初中恢复公办“身份”,整体对口接收部分小学的毕业生。但记者发现,一些有幸入围这些优质公办初中的学生,也放弃“低价读优质初中”的机会,还是宁愿掏“择校费”到民办校就读。

  在一所“公参民”初中校门口,一位姓刘的家长介绍,今年小升初,她的女儿被分配进一所优质公办初中(以前为改制初中)。同时,该校还参与举办了一所民办校。“‘公参民’学校收费提高,老师收入肯定高,好老师当然会向这些学校‘转移’。”她告诉记者,“再三考虑之后,我还是决定多掏点钱,让孩子读‘公参民’学校。对孩子来说,好老师最关键,择校其实是择老师。”

  “‘热点初中’的师资好,生源好,中考时成绩‘漂亮’;而中考成绩好,初中招生时,会吸引更多优质生源。”一位区教育局负责人坦言,目前,“小升初”已进入一种“另类循环”——“好初中”越来越热,薄弱初中生源流失严重。“如何均衡生源和师资,仍是一个难题。”

  分配生“导向”助推择校

  分配生,也是一个重要的“杠杆”。在二中广雅中学门口,一名家长说,近年来,分配生的名额一直向热点初中倾斜,薄弱初中渐成点缀。“选初中时,当然首选热点初中。3年后,孩子拿到分配生指标的几率也高一些。”

  按政策,中考时,分配生可享受所报考高中“指令线”下5个位置值优录,且属于“指令生”;高中招录时,可免交2万余元的“三限生”择校费。而记者查阅2010年高中招录分配生候选名单发现,武珞路中学(含奥山)的分配生名额达83人,二中广雅中学的名额达62人,七一中学和六中上智中学的名额也多达50多人。而谌家矶中学分配生的名额仅2人,四十一中学的名额仅4人。二者对比,热点初中显然是大“赢家”。

  今年,武汉市重点高中分配生“扩容”,由去年占学校指令计划的25%调整为30%,总人数由3000余人增至约4000人。指令计划少了,报的学生并不少,这意味着,中考“裸考”进名高中变得越来越难。对此,一所初中校长表示,分配生名额向“公参民”初中倾斜,只会助长“小升初”择校热。因为,家长们会发现,进入“公参民”初中后,中考时拿到分配生的机会大得多,此举与教育均衡的目标背道而驰。

  负面影响

  优录“门槛”提高助推“培优风”

  “对外宣传说择校费的标准没定,为何有的学生交了6000元就报上名了?”在某“公参民”初中报名现场,一批“小升初”家长提出质疑。校长解释,该校今年计划招540人,其中270人是电脑派位,270人是由学校通过测试等方式“自主招生”,“一批优生有获奖证书,可享受从1万多到数千元不等、甚至全免的优录待遇。”

  据了解,去年“小升初”,学生只要多拿几个奥赛一等奖,一些“公参民”初中就能以“自主招生”名义录取,并减免1.2—1.5万元的择校费。而家长们反映,今年,有的初中要凭语数外三科竞赛一等奖,才能享受减免择校费优录的好处。“看样子,只能让孩子多参赛,多拿点奖,也许能抵一笔高额择校费!”

  今年3月20日上午10时,记者曾在汉口“学用杯”数学邀请赛考点外,采访过家住常青花园的家长邓莉,她的女儿正在考试。“听说小升初择校费要上涨到2万多元,我们怎么付得起哟?女儿如果多拿几个获奖证书,也许能少花点钱,顺利进入武汉一所“公参民”初中,我们一家困窘的局面也许能找到突破口。”她说。此前,已有一所普通中学愿意接收她的女儿,而且是进快班,但孩子还是想上重点。

  “择校门槛和收费标准提高,只能助推培优风、竞赛风。除了‘学用杯’外,女儿还参加了‘走进数学王国’、‘创新杯’、英语(论坛)能力竞赛。”邓莉说,为了进名校,小孩已经3年没过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假期了,包括双休日。

相关推荐

点击查看更多
重点初中
首页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