掂量给孩子学特长值不值?
作为教育部审批的“推进素质教育,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试点地区”,安徽省将在未来5年内,将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作为重点工作之一。值得一提的是,安徽省出台的《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只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录取作出了限制,并没有完全砍掉高中录取的自主选拔权。也就是说,在幼儿园升小学、小学升初中阶段,严禁将各种学科竞赛、特长评级与录取相挂钩。合肥市的各所高中仍可招收各种特长生。而在大学的自主招生考试中,高校也乐意招收一些成绩优异,兼有一些个人特长的学生。
在今年合肥市中考招生中,高中阶段共有招收棋类、乒乓球、游泳、田径、击剑、射击、手球、篮球、排球、足球、管弦、民乐、科技创新、信息学、电脑机器人等15个门类的特长生。对于这部分学有特长的学生,在高中录取阶段均给予了降分录取的优惠条件。凡是综合素质评价结果达到普通高中录取要求的应届初中生,只要中考成绩不低于市区普高统招生录取最低分数线,都能被省、市示范高中录取。
除了高中能被降分录取,一位高中教师向记者透露,“学有特长甚至还能避开一、六、八摇号,使得考生提前在各所中学里做出志愿选择,报考心仪的高中。”
不过,算算这样一笔投入与回报的风险账,却不是教育主管部门的初衷。相比家长的苦恼,一些中小学教师却对这样的政策表示双手赞成。
在合肥市少年宫,每年都会有上千名中小学生在这里接受最早期的特长训练。昨日下午5点,当记者来到合肥市少年宫采访时,发现许多只有三四岁的孩子表情沉默地坐在楼梯里等待着培训班的开课。在三楼的过道上,一位全职妈妈刚买来热腾腾的蒸饺往女儿的嘴巴里塞。“孩子下了幼儿园,一会儿还要排练舞蹈,不吃点东西怕她跳舞身子支撑不住。”虽然母亲一个劲地往孩子嘴里塞,可是孩子却并不领情。
合肥市青年路小学副校长范丽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各种学科竞赛、特长评级纳入学生综合评价,但不与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录取相挂钩。这种做法实际上就是在为学生减轻课业负担。”范丽娟说,她本人就极端反对家长抱着功利心给学生学习各种特长。家长功利心会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埋下阴影,这反而不利于孩子未来的长远发展。在这道“禁令”出台后,反而能够过滤一批单纯“投机心理”为孩子培养特长的家长。
而对于这次上升至国家层面的全民减负行动,安徽省也列出了自己的“时间表”:到2012年,在全省范围内初步规范各类招生、办班、收费行为,并规范教材管理;到2015年,在全省范围内基本实现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建立起稳定的、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教育、教学秩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