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
广州奥数网

广州站
奥数网

广州华师附中两名学生跻身奥数国家队

广州日报 2017-04-05 10:33:17

  华附两名学生跻身奥数国家队,全国仅六人,七月代表中国参加世界赛。

  日前,刚刚结束了第58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国代表队选拔赛中,广东学子表现亮眼。经过为期一个月的集训学习和多轮测试,华师附中高三(1)的何天成、任秋宇分别以第一、第二名的成绩,在全国顶尖高手中突围而出,成为奥数国家队中的一员,将于今年7月代表中国赴巴西参加第58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

  “马拉松”赛制选出六名“顶尖高手”

  进入国家队到底有多难呢?何天成介绍,整个选拔耗时半年。首先是2016年开始的全国数学联赛。广东省从大约1000名奥数尖子中,选拔15人组成广东省队参赛,全国各地的参赛选手加起来约为三四百人,经过一轮又一轮的比拼,选出前六十名,进入国家集训队。今年三月,集训队在上海复旦大学附中进行为期近一个月的集训学习和选拔考试。整个考试采取“马拉松式”赛制,二十多天的时间里分两轮考试。第一轮要在60人集训队大名单中选出15人,第二轮考试,再从全国前15名中选出最终的6名优胜者进入国家队。两轮下来总共要经历十场考试,每场历时4.5个小时,全部分数加权相加,得出最终结果。连续高强度的考试,对体力、脑力、心态都是巨大的考验。比赛权重越往后越大,即使之前考得好,也有可能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被誉为广东高中第一牛校,广东奥林匹克尖子的摇篮,华师附中上一次有学生跻身奥数国家队,已经是13年前,此次独中两元着实不易,华师附中校长朱子平亦难掩激动。他表示,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是世界青少年展示智力的平台,全世界各个国家对这项赛事都是高度重视。但是华师附中对于尖子生的培养,竞赛并不是终极目标。而是希望培养孩子们的科学精神,自学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这才是他们受用终身的。中学阶段,培养的是学生的意识、精神和能力,并最终融入到他们的人格之中。“华附奥班的学生,并不是比其他孩子更聪明,而是他们真的付出了比同龄人更大的努力。华师附中的文化就是敢为人先、崇尚一流、追求卓越,这在学生们身上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朱子平说。

  奥数“后进生”铆足劲炼成全国顶尖

  何天成在初中进入华附奥班时,他的奥数水平在班上处于中下游的位置。说起那段“爬坡”经历,何天成显得很淡然。“当时没有焦虑也没有痛苦,现在并不代表未来,定好一个目标,把眼下的事情做好,一步一步往前走,哪怕达不到最终目标,结果也会比眼下的状况要好。”何天成说。华附奥班理科竞赛生云集,专注于科学研究的孩子,多多少少有一点小怪癖。而在许多同学眼中,何天成最大的特点,就是他一点也不怪,还是一个能言善辩的社交能手,人缘极佳。除了数学,他还喜欢研究中国古典文学。“人文素养能给我带来数学灵感,能够更深刻地感受数学之美,这种感觉只能意会,不能言传。”何天成说。在班主任龙芸眼中,何天成是一个敢想敢拼,决心很大的学生。“我们学校有十几年未能有学生入围奥数国家队了,何天成一直憋着一股劲,要突破这个困局,为学校争取荣誉。能够在这么残酷的赛制中拔得头筹,除了学科能力,他的意志力一定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龙芸说。

  心宽才有好心态

  看到儿子在镁光灯下侃侃而谈,何天成的妈妈直言有点晃神。“我从来都没觉得他有多优秀,就是普普通通的孩子,今天看着他,感觉像是看别人家的孩子。”天成妈妈笑言。尽管知道儿子数学很不错,但她一直没有额外“进补”,而是任其发挥。天成上到小学六年级,她才在老师的建议下,带着孩子参加了数学培训班,后来天成又考进了市奥校,整个过程全凭孩子喜欢,父母没有施加任何压力。每次考试结束,无论成绩好坏,天成妈妈都要请儿子吃一顿饭。何天成也曾问过:“妈妈,别的同学考好了就有奖品,考得不好就没有了。为什么我无论考得如何,你都要请我吃饭呢?”天成妈妈的回答是:“因为你尽了全力,就值得表扬。如果你没有全力以赴,哪怕成绩不错,我也不认可。”何天成极佳的人缘,也与父母的教导不无关系。尽管准备竞赛集训非常辛苦,但只要在班上,有同学向他请教,哪怕对方跟他在奥数上存在竞争关系,他也总是毫无保留,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天成妈妈一直教育孩子,与同学、竞赛伙伴之间要互相欣赏、互相学习,比赛中公平竞争,私底下不要小心眼。“我告诉他,他们现在的世界还很小,没必要把周遭的同学、队友当成对手。将来走上社会,天地广阔,这些志同道合的伙伴才是他最宝贵的人生财富。”天成妈妈说,孩子心宽了,心态才会更好。

  奥数之外另一大技能是“冲饭堂”

  任秋宇最为人所津津乐道的,是他争分夺秒的学习劲头。他做事情很麻利,一点时间都不浪费。作为住宿生,他每天早上6:15起床,洗漱完毕吃完早餐,经常是第一个到教室的。下课后他也是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跑到饭堂。“早点去不用排队,这样就能把时间节省出来做更有用的事情。”任秋宇说。他毅力非凡,众多学生避之不及的长跑,却是他的最爱,每天晚上都要跑上3000米,久而久之成了华附数一数二的长跑高手,同时还练就了一幅好身板,冬天里时常穿着短袖,成为校园里一道“异样的风景”。说起对长跑的热爱,任秋宇表示,他从深圳的小学考到华附,从初中开始住校,父母不在身边,遇到不开心的事情或者实在想不出的题目,就借着跑步放空自己,久而久之,内心就变得强大。高二的时候,他参加全国数学联赛,成绩不太理想,便在操场上跑了十多圈,停下来后,气喘吁吁地下了决心:高三卷土重来。

  “放养”式教育让孩子更有主见

  任秋宇表示,自己从小就对车牌号、门牌号这些带数字的物体感兴趣。“很小的时候,我在路上走着走着,看见路边停着一排车,就会驻足很久,挨个地念车牌号。”任秋宇说,无论他呆多久,父母都不会过来拉他,而是耐心地等着,让他看个够。对数字的敏感,慢慢地演变为对数学的兴趣。与许多孩子一样,任秋宇小的时候也上过许多兴趣班,钢琴、围棋等,都是他自己要求的。父母全力配合,但却不执着。任秋宇学了两年钢琴,觉得不太喜欢,想换围棋,父母二话不说就同意了。“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不喜欢就不要强求,强迫他学只会浪费时间。”任秋宇妈妈说。尽管数学很好,直到小学五年级,任秋宇才开始系统的奥数培训。升上中学后,遇到苦闷无法排解时,他也会打电话向妈妈倾诉。任妈妈总是温柔地安慰儿子,却很少给出什么建议。“孩子打电话来,无非就是想倒倒苦水,不是想听我指手画脚的,我需要做的,就是对他表示充分的理解和信任,告诉他无论做出什么样的决定,结果如何,爸爸妈妈都会一直陪伴他。”任妈妈说。而让任秋宇印象最深刻的,是高二参加全国数学联赛前夜,与母亲的一通电话。那天晚上,他辗转反侧至凌晨一两点都没睡者,心烦意乱下,他走出宿舍拨通了妈妈的电话。任妈妈没有给他各种排遣焦虑、快速入睡的建议,而是跟他说:“睡不着就算了,偶尔一个晚上睡不着也无所谓。你要是心烦,我就陪你聊聊天。”妈妈淡然的态度让任秋宇也平静下来,他放下电话走进宿舍,很快就入睡了。“父母的态度对孩子影响还是挺大的,我爸妈比较不焦虑,很多事情都让我自己拿主意,这对于我来说是一件幸事。”任秋宇说。
 

相关推荐

点击查看更多
重点初中
首页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