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时评:小升初,证书最吃香
导语:从教育部到市教委,小升初就四个字,“就近免试”,政策很明确,可为啥执行起来就变了味道。原因也很简单,学校想挑个好学生,家长想让孩子上好学校,可好学校就这么多,政府号召就近免试,可赶上家门口是个次学校,凭什么我家的娃就这么倒霉。为了上个好学校,不仅得舍近求远,还得花大把的钱和功夫,让孩子考各种证,因为好学校都得看证收人。
正文:厚厚的足有30多页,里面不仅有每个学年的成绩以及老师评语,还有各种获奖证书,这么煞有介事的简历,居然是学生家长专为小升初准备的,其中,各种各样的证书加起来超过了20个。
家长:今年教委说不允许考试,如果说综合素质来讲,只能通过学了什么东西,得了什么证书、奖项来体现孩子的综合素质。
政协委员:教委规定不能拿这些证书说事,可又让招特长生,怎么证明人家是特长生,只能看证书,就是矛盾的。
正文:说白了,简历还只是包装的一种形式,那些获奖的证书、各种等级证才是真正的硬通货,因为它可以实实在在的得到学校的加分。奥数、公共英语、钢琴、国际象棋等各式各样的证书,没点一招鲜,凭什么得到重点学校的青睐。记者调查了广州44所挂牌示范中学,这些“优质校”里有8所已经在其学校网站上公布了今年“小升初”的招生计划,其中7所学校把三好学生、公共英语等级等各种“证书”当做报名资格的条件。
家长:有加分呀,比如说,市三好加20分,公一过了加几分,都加分,咨询会的时候,学校都会要求把这些证书尽量地附在后面,好打分用。
政协委员:义务教育就是最基础最大众的,它不负有培养文艺、科技人才的责任。
正文:掐着指头算算,广州市,所谓好学校的比例仅为12%左右,而且由于粥少僧多,往往是一大拨人全奔着重点校走,以至于比例严重失衡,拿某实验中学来说,今年初中部只录取120名学生,可报名的孩子超过8000名,这个竞争比高考还狠。所以说来说去,不怪学校牛,也不怪家长狠心,只能怪教育资源不均衡。
政协委员:我住越秀,吃顿麦当劳,就没必要往前门跑,因为它标准都是一样的。现在这学校不一样,应该学学麦当劳,什么是均衡,麦当劳就是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