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孩子素质
奥数网整理了关于怎样培养孩子素质,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一、塑造孩子快乐生活性格
快乐是一种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是一种善待生命的精神境界。人都期望、追求快乐,愿一生与快乐为伴,性格快乐就会热爱生活、热爱学习。遭遇挫折时,就不会灰心丧气,而始终积极进取,乐观向上。快乐是一种智慧的生存方式。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怎样在孩子的心灵深处营造一片恬静的绿洲?性格快乐,就能让孩子换个角度面对生活,自觉避开沮丧消极情绪的困扰,机敏地实现情绪上“多云到晴”的转换。培养孩子快乐的性格,应当注意这几方面:
1、提供快乐环境,营造生活和谐家庭
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性格,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孩子快乐的性格是在适宜的环境中熏陶感染形成的,是一次次快乐的情感经验浸润、积淀的结果。营造欢乐气氛的环境尤为重要。生活在不同的家庭环境,会使孩子形成不同的个性特征,那些民主气氛较浓,父母与子女平等相待,有事主动与孩子商量的家庭,其子女性格往往健康、开朗和活泼;而那些由家长说了算,孩子只能听家长的,不能有自己的主张和意愿的家庭,其子女的性格往往沉默、消极、畏缩。家庭消积情绪的信号,会给孩子脆弱的心灵造成极大的伤害。在幸福和睦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会在耳濡目染中体会生活的乐趣。因此,在家庭生活中,夫妻间应恩爱,相敬如宾,让家庭充满朗朗的笑声,让家庭充满和煦的阳光,让孩子在幸福快乐的大本营里健康成长。
2、给予真诚鼓励,培养孩子积极心态
对于孩子来说,没有什么能比真诚的鼓励,更能激励他们去热爱生活和追求成功了。作为家长,对于孩子成长中不可避免的错误和缺点,要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宽容,耐心帮助、积极引导,当孩子稍微有点进步时,要大声称赞,充分肯定,不能拿孩子和别人比,以为孩子的进步不值一提,与别人相差甚远。家长应常常关注孩子,及时发现孩子的“闪光点”,给予热忱的赞赏和鼓励,不断增强其自信心。好家长会让孩子明白,有的人之所以一生快乐,并不在于他们永远一帆风顺,而在于他们的适应能力强,拥有好的心态,能很快振作起来。家长也应以身作则,永不气馁。同时,还应注重对孩子的引导,帮助孩子及时得到心理上的调适,不断强化坚忍的心理素质,提高化解生活难题的能力。
3、放手追求快乐,给予自主权利
快乐的体验有助于培养孩子大方和开朗的个性。作为家长,应放手让孩子自己追求快乐。对孩子适度放权,让孩子拥有活动的安排权,学会管理自己,让孩子拥有零花钱的支配权,锻炼其理财的能力;让孩子拥有交往的自主权,提高其人际交往的能力,家长不过多地包揽孩子权利范围的事,而让孩子在独立生活的体验中享受生活的乐趣。家长所要做的只是适时引导,培养他广泛的兴趣,让孩子将这种追求快乐的习性保持下去,并将其带入今后的成年生活之中。
二、引导孩子树立学习动机
要使孩子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学习成绩,家长不仅要关心和重视孩子智力的发展,而且要重视培养孩子的非智力因素,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使孩子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增强兴趣,树立学习动机
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一种积极的心理倾向,是学习的催化剂,它表现为人对某一事物所产生的好奇心和吸引力。这种好奇心和吸引力能促进人的思维发展,成为学习、工作、事业上的一种强大的内驱力。
孩子不爱学习,大多数是因学习没有乐趣,所学的知识太陈旧。如果家长能够为孩子提供一些好玩的、有趣的、应用的知识,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就会大大提高。家长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用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考虑孩子的个性差异,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别人家的孩子学英语,自己的孩子也要学英语,别人家的孩子上奥校,自己的孩子也要上奥校,别人家的孩子学钢琴,自己的孩子也要学钢琴……。诸如此类,全然不顾孩子自身的特点。在孩子所学的知识中,总有这一项或几项是他比较喜欢的,家长要充分肯定、支持,对孩子的进步,要积极鼓励,大力表扬,使孩子产生动力。父母可以充分利用与孩子在一起的时间,通过玩耍、游戏等活动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还可以经常带孩子走出家门,在大自然中学习,使孩子对科学知识有一种向往,对文化学习产生兴趣,从而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有了动机,人就会有奋斗的方向,就会朝着这个方向自觉地努力。家长不能忽视孩子的心理需要,根据自己的“意图”设计孩子的学习目标,使孩子把学习视为别人强加在自己身上的负担,被迫而学,即“为父母学”、“为教师学”。因而在学习上缺乏上进心,这是许多孩子成绩不如意的重要原因。因此,家长要重视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动机,懂得学习重要性。孩子一旦懂得了学习的重要性,便会自觉主动地去学习,这比家长天天催逼孩子去学习的效果不知强多少倍。
2、养成习惯,磨炼坚强意志
良好的学习习惯指的是在学习中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它可以使孩子自觉地、主动地寻求获取知识,同时,还有助于思维能力的发展和综合能力的全面培养。作为家长应让孩子学会独立思考、独立阅读、独立完成作业。定期、定量设置练习,布置作业等都是在养成教育方面经常运用的具体措施。在此过程中,要让孩子懂得良好行为的养成,来自于控制自己的需要和感情,来自于勤奋刻苦、持之以恒、来自于自我忍耐、自我调节。在这样的引导下,孩子逐步强化了自我教育的意识,提高自我能力,加速良好习惯的养成。学习是一种艰苦的事,即使是聪明孩子,想不费力气便取得好成绩,那也是不可能的。何况现在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就是家中的“小太阳”,缺乏艰苦和独立生活的锻炼。家长平时应注重锻炼孩子的坚强意志,该让孩子做的`事一定要让他做,孩子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正是磨练其意志的绝好机会。家长应抓住机会,鼓励孩子顽强拼搏,用自己的努力去解决问题,如果孩子从小就培养成一种良好的意志品质,那么,无论今后在学习、工作、生活上遇到什么艰难曲折,他都能经受得住考验。
三、培育孩子探究创新意识
众所周知,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孩子的探究创新精神
和实践能力。学校虽然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家庭教育也是能否顺利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因素。那么,家长在培养孩子的探究创新意识方面,该做些什么呢?
1、带领孩子接触新事物
知识是一切能力的基础,没有知识,对外面的世界一点儿也不了解、不熟悉,即使智商再高,也是不会有创新能力的。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大小和生活环境,经常利用节假日带领孩子接触各种新鲜事物。身处农村的,可带孩子去城市,让他们认识认识城市的建筑、交通等设施;还可以逛动物园、公园等。住在城市的,可带孩子去农村走走,让他们认识认识农作物、家畜家禽以及欣赏欣赏田园风光,了解花鸟草虫的生存特性等。认识事物越多,想象的基础就越宽广,就越有可能触发新的灵感,产生新的想法。那种只想把孩子关在家里,只想让孩子写字、画画、背诗的方法,只会把孩子培养成书呆子,绝不可能培养成有创新能力的人。
2、正确对待孩子提问
提问是一种思考和钻研,是具有探索意识的表现。孩子从会说话起,就开始会提问,年幼所提的问题往往十分荒唐,有的可能无法回答,但不管问得怎样,孩子都是渴求得到解答的。对孩子的提问,家长有的可直接回答,有的可启发孩子自己去寻找答案,家长如不能回答,可实话实说,也可和孩子一道探索,不时启发孩子多角度思考问题。在日常家庭生活中,要经常引导孩子多角度看待事物和分析事物,逐渐养成换一种思路想的好习惯。这样可以防止定向思维的形成。其实,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中的每一事物,都可以作为启发孩子多角度思维的内容。多角度思考问题,实际上就是进行发散性思维的训练,是培养创造能力的前提。
3、有意训练孩子想象力
想象是创造之母,没有想象就没有创新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有意识地训练孩子的想象能力。
训练的方法一般有:
1、多给孩子提供一些富有幻想色彩的书籍,比如:童话、科幻作品、神话、寓言等。
2、许多家长平时都给孩子讲故事,不妨在讲到一半时,戛然而止,让孩子根据前面的情节续接故事。
3、看文字画。可提供一些文字(或口语),让孩子把文字的内容用图画的形式画出来。
4、鼓励孩子直接编创故事。孩子平时都爱听故事,听到一定数量后,可让孩子自己来编故事。
点击查看更多:性格培养
试题下载:小学各年级试卷及答案下载
奥数网提醒:
小学试题、单元测试题、小学知识点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