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语文学习兴趣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奥数网整理了关于培养语文学习兴趣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在享受成功的快乐中,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一堂语文自习课上, 一名小女生懒得做练习册上的那些机械重复的题目, 只对造句和看图作文感兴趣。不知什么时候教师突然来到她身边, 并抽走了她的练习册。霎时间, 她惶恐不安, 如临大敌。然而教师并没有因为练习册上大片大片的空白而大发雷霆, 却对小女孩造的句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句子是这样的: “花骨朵们正在聚精会神地倾听春天。”
教师看了以后, 轻柔的朝小女孩一笑, 夸赞道“非常好, 很有想像力, 多有灵性啊!” 随后又问道:“为什么不说‘倾听春天的脚步’呢?”小女孩第一次受到如此夸奖, 心头一暖, 胆大了起来, 反驳道:“有时候春天来时是没有脚步的, 是披着绿纱乘着风来的。” 教师没有说话, 只是轻轻地拍了拍她的头, 走上讲台, 她的练习成为讲造句题的范本。欣赏和鼓励带给小女生无穷无尽的动力。由此说明: 十次说教不如给学生一次表扬, 十次表扬不如给学生一次成功。
在质疑过程中,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思考和质疑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 质疑是动脑思考的结果, 也是学生创造的起点。爱因斯坦说过: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例如《诚实的孩子》一文, 在讲到第三自然段时, 有个细心的小女孩提了个问题: “为什么姑妈问花瓶是谁打碎的时候, 表兄妹回答‘不是我’ , 句末用的是感叹号, 而列宁回答 ‘不是我’ 却用的是句号呢?” 这个问题提得很好, 我马上做了个小实验, 指着一块本来破碎的玻璃问一学生: “是你打碎的?”
学生不假思索地说: “不是我!”这时学生明白了文中感叹号表示表妹没有打碎的语气十分肯定, 列宁的回答用句号, 表明了他撒谎, 语气不十分肯定。 这时学生感受到了自己提问与自我解决问题的乐趣, 于是纷纷举手提出自己心中的疑问, 共同讨论并得出了较满意的答案。可见在教学中, 教师鼓励质疑, 会大大增强学习的积极性。总之, 只要我们巧妙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 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促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点击查看更多:兴趣培养
试题下载:小学各年级试卷及答案下载
奥数网提醒:
小学试题、单元测试题、小学知识点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