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新生入学怎么教育?(2)
(二)文明礼貌
1、离开家要跟家长说“再见”,看到老师要主动问候,见到同学要互相称好。
2、课间活动要文明友爱,不在走廊奔跑高叫、追逐打闹,任何时候不妨碍别人活动或休
3、要别人帮助要说“请”,得到别人帮助后要“谢谢”,不小心碰撞别人要道歉说:“对不起”,别人碰着你,向你表示歉意时要说:“没关系”
4、同学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遇事要气度大,明是非,讲道理。
5、对人要热情大方,客人来校参观或到家里做客,要主动上前问好。
6、上课、下课或在家大人跟你讲话时,你要起立,眼睛看着讲话人。
7、乘坐公共汽车要给老人及抱小孩者或孕妇让座,搞活动坐车要给老师让座,同学之间要互让。
8、自己出去玩要向家长请示,家长允许才可以,回到家要主动向家长报告。
9、在家里要尊老爱幼,懂得礼让。
不光是学校的班主任和任课老师要重视一年级孩子的养成教育,家长更应该培养好自己孩子良好的学习和自我管理习惯。具体怎么做,家长可结合以上学校的要求,然后参照以下几点建议来做:
1、品德礼貌习惯:
(1)孩子在家中的品德礼貌习惯,①出去,回来要向父母、老人问候或说:“我出去了,再见。”“我回来了”。②出门玩耍,有事都要告知父母或征得同意,并让父母知道去向。③对父母、长辈说话要恭敬,不许高声,不许顶撞。④不打扰父母。长辈工作,家人休息时要轻声说话做事。⑤吃饭时,长辈不动筷,自己不先吃,好的菜不一人独吃。⑥父母呼唤应即时答应。虚心接受父母的批评。⑦家里来了客人,要叫人,有礼貌。要问父母是否需要回避。⑧同学来了要欢迎,去了要送客。⑨对兄弟姐妹、亲属有礼貌。
(2)孩子在外边的礼貌常识和行为:①对人友好礼貌,懂得并学会使用“您、请、谢谢、对不起、没关系”等礼貌用语。②别人向自己问话,要热情明白地回答。不能低头无语或听而不闻。③别人对自己说话要注意听,不左顾右盼,心不在焉。④保持头发、衣服、仪表的整齐清洁,⑤不随地吐痰、大小便,不乱扔果皮纸屑,遵守“七不”规范,③坐汽车给老人和怀抱婴儿的人让座。
(3)口语文明。①不说脏话、粗话,不提别人绰号。②打招呼懂得老小与辈份,不没大没小,没老没少。③与人说话口气温和,不顶撞人,不高声喊叫。
2、守时惜时的习惯。
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从小懂得“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效率”,从而养成守时惜时的良好习惯。每天从早到晚要做到早上定时起床,晚上定时睡觉,不睡懒觉。不因看电视而影响睡眠。保证每天9-10个小时的睡眠。早上起床后要有充裕的时间整理床铺、洗刷、吃早饭,并确保上学不迟到,上学时间也不应太早,否则,校门尚未开启,孩子在马路上游荡,容易发生意外事故。上学迟到不仅影响孩子本人和班级的学习,还容易使孩子产生拖沓、不求上进的思想。放学后按时回家,不在马路上溜鞑玩耍。回家后,马上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当天事当天毕。家长指导孩子制定一张合理的作息时间表,并督促孩子认真执行。此外,还要培养孩子定时大便的习惯,大便时不看书、不玩弄其他东西。同学间交往,一定要守时,决不拖拉迟到,失去伙伴的信任。做作业时,不磨磨蹭蹭,浪费时间。
3、讲究卫生的习惯。
个人卫生:早晚要刷牙,勤洗手脸勤洗澡,勤换衣服,勤剪指甲,经常清洗书包,不乱扔果皮纸屑。
公共卫生:认真做好卫生值日工作;主动拾起地上的纸屑、杂物;集会后带走地面上的任何垃圾。平时无论何时何地如果发现有纸屑要立即捡起。坐在窗户旁边的同学负责开关窗户,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清新。
4、独立生活和自我服务的习惯。
有这样一则报道:一个独立生活能力极强的五岁男孩,能将自己的生活小空间整理得井井有条,还能主动帮妈妈干活。当记者问其母亲“你的孩子独立生活能力怎么这么强”时,这位母亲说:“不这样培养,将来他怎么能够生存!”
现在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他们生活条件优越,依赖心理严重,缺乏自我料理能力。(早上在校门口:喂孩子吃饭,一直送到教室里……)
有一句古话:“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我们不仅要让孩子在实践中学习一些生活劳动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的思想、习惯、吃苦耐劳的精神、有责任感、独立自主自强,并把这些品质习惯“迁移”到学习、工作、事业等方面,这对他们一生成长都有好处的。
(二)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注意的几点。
有以下几点,提供家长参考:
1、 要明确要求,不要轻易改变。
对孩子的行为习惯要求,家长应对孩子交待得详细明确,操作性强,让孩子清楚明确,决不能含含糊糊,使孩子看不见摸不着,不知从何入手做。在孩子了解清楚明确的基础上,就应严格实施,决不能只提要求,但在行动上却不加以督促。不要求孩子做到,或在遇到困难后就任孩子打退堂鼓。这样不仅不能养成良好的习惯,反而会加重他们的惰性,养成无规无矩的习惯。所以要求要么不提,一旦提出,就应严格施行,毫不退让,决不轻易改变,直到孩子良好习惯养成止。
2,要持之以恒,不要半途而废。
良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必须经过长期的训练。另外,据专家研究,一个良好习惯的养成,最起码需要3-6个月,有的甚至更长的时间。所以对每一个习惯的培养,家长都应坚持3-6个月或更长的时间。这对家长来说是十分艰巨的任务,但为了孩子的终身幸福,广大家长要不怕反复,持之以恒。下面虽是一个幼儿园小朋友的故事,但对我们也很有启发:
两岁半的萌萌喜欢自己拿勺吃饭,虽然吃的很慢,桌上、地上、衣服上常有菜汤、饭粒,但妈妈却不急不躁。她坚持每顿饭都让萌萌自己吃,并一边鼓励、一边教孩子进步方法。还常常夸孩子“真棒”、“真好”、“有进步”使萌萌非常开心。不久,萌萌不仅学会了自己吃饭,还学会了自己穿脱衣服。入幼儿园后成了班上小朋友学习的榜样。良好的习惯要经过不断的重复。反复地实践才能养成。只要家长坚持要求,日积月累孩子的大脑神经活动才能形成“定型”。这时孩子做起来会感到轻松、自然、舒服、愉快,主动地去做,慢慢形成了习惯。反之,他会感到紧张、压抑、难受不愿意去做,自然很难形成习惯。
2、 要防微杜渐,不要听之任之。
对孩子身上的不良行为习惯,家长不能听之任之,认为这点小事无关紧要,要防微杜渐,及时矫治。否则是“小洞不补,大洞吃苦”,等到孩子的坏习惯发展到违法犯罪行为时,就为时已晚了。所以家长一是要把坏习惯消灭于萌芽状态,防患于未然;二是要及时矫治,使孩子救失长善。
3、 要统一要求,不要各行其是。
在家里,爷爷奶奶和爸爸妈妈对孩子的要求应该是一致的。这就意味着相同的信息重复地转入孩子的大脑,容易使孩子形成神经联系,良好的习惯就容易养成。如果爸爸妈妈对孩子要求严格而爷爷奶奶放纵,或者施教者今天严格,明天放松。
学校培养孩子好的习惯家长不坚持,都是难以形成良好的习惯的。好习惯决定孩子的学习成绩,更决定于家长和老师的习惯培养。
点击查看更多:入学准备
试题下载:小学各年级试卷及答案下载
奥数网提醒:
小学试题、单元测试题、小学知识点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