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奥数网

全国站
奥数网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教案(3)

网络来源 2022-03-08 13:00:12


  五、课堂小结。

  作者不写军队如何出击,也不告诉你追上敌人没有,他只描绘一个准备追击的场面,就把当时的气氛情绪有力地烘托出来了。“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这并不是战斗的高潮,而是迫近高潮的时刻。这个时刻,犹如箭在弦上,将发未发,最有吸引人的力量。你也许觉得不满足,因为诗歌没有把结果交代出来。但唯有如此,才更富有启发性,更能引逗读者的联想和想象,这叫言有尽而意无穷。神龙见首不见尾,并不是龙没有尾,那尾在云中,若隐若现,更富有意趣和魅力。让我们再次吟诵这首边塞诗——《塞下曲》。

  板书设计

  塞下曲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 第三课时 -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出示墨梅图)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与梅花相关的诗,跟老师一起写课题,注意“墨”的写法,上“黑”下“土”。

  2.理解“墨梅”。墨梅就是用水墨画成的梅花。这首诗就是题在墨梅图上的,我们叫它“题画诗”。

  3.了解作者。作者是著名的书画家,他叫王冕。

  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近王冕,走进他笔下的《墨梅》。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提出读书要求:自己小声读课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2.指名读生字新词。

  着重指导:洗砚(yàn)池 乾坤(qián kūn)

  3.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着重分析指导“砚、乾、坤”,并在黑板上的田字格中示范。(“砚”是左右结构,右边是“见”,注意最后一笔是竖弯钩。“乾”右边的“乞”,不要写成“气”。“坤”是左右结构,右边“丨”出头。)

  4.自由读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出诗的节奏。抽生读诗,小组赛读,师生点评。

  三、再读课文,品读感知。

  1.同学们,古诗是凝练的,寥寥数语常常给我们丰富的想象空间,请你自由朗读这首诗,想想这梅长在哪里,又是什么样子的。

  2.同桌互相交流,指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颜色很淡,梅花开得茂盛,朴素淡雅。)

  3.质疑:你在读诗的过程中,有什么疑问?“好颜色”是怎样的颜色?(鲜艳的色彩,枣红,玫红……)“清气”是怎样的?(淡淡的,清幽的,清淡,清雅……)

  4.说说这是一株怎样的梅。(色淡气清)

  5.你觉得王冕只是在写梅吗?还在写什么?(借物喻人)我们来了解一下王冕这个人,他出身贫寒,自学成才,被称为“画梅圣手”。他不愿意为达官贵人作画,有官员和大财主亲自下乡见他时,他还躲起来。你觉得王冕是怎样的一个人?(淡泊名利,清高,不虚荣)那么,王冕就像这梅花一样不追名逐利,孤芳自赏,一身正气。他把名利看得“淡”,洁身自好,有骨气。

  此时此刻,你眼中的“清气”还仅仅是梅花的香气吗?(气节,气度,骨气)

  “清气”是怎样的气节?(淡泊名利,洁身自好)

  这首诗表面写的是墨梅,实际上在讲述作者自己的志趣、志向。让我们咏起这首诗的后两句。

  6.拓展:诵读《白梅》。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从这首诗的哪一句,你体会到了作者淡泊名利、洁身自好的气节?(“不同桃李混芳尘”)配乐,吟诵。

  四、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找出令你感触深刻的词语。

  2.出示诗句,标注关键词语。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指名读一读,并说说自己的体会。

  3.背诵积累。

  五、课堂小结。

  像《墨梅》这种托物言志的诗还有很多,比如《竹石》《青松》。让我们吟诵起这些千古名句,体会诗人的精神品格。

  板书设计

  墨梅

  王冕 题画诗

  色淡 淡泊名利

  气清 洁身自好

  教学反思

  本课叩开诗歌的大门,步入古诗的殿堂,欣赏送别诗、边塞诗和题画诗,领略中华民族瑰丽的文化遗产,从知诗人、释题目、诵古诗、悟诗意、品诗情、拓展读几个环节,诵读感悟。

  (1)小组合作交流学习,引导点拨,进行学法迁移。

  (2)通过联系背景、了解诗人,感悟古诗表达的情感,领略诗歌的魅力。

  点击查看更多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奥数网提醒: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相关推荐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