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奥数网

全国站
奥数网

和睦家庭利于孩子健康成长

网络资源 2019-06-13 21:40:52

  家庭和睦培养孩子自我价值感

  两颗小树苗在不同的环境中长大,他们几年后高度一样高,但一棵很粗,一棵很细,当狂风暴雨来临,哪棵树会首先垮掉?答案不言自明。

  那么,粗的那棵树吸收到的“营养水分”是什么?能让他不畏惧风雨?如果把孩子比喻成小树苗,那“营养水分”就是父母的爱。只有父母给予了爱的灌溉,小树才能茁壮地成长。

  何明谦认为,很多妈妈把关注点放在孩子的教育上,却不注意调整好夫妻关系,那么孩子便无法形成良好的人格模式,即使接受再好的教育,一切努力都等于白费,所以夫妻关系大于亲子关系。

  “一些孩子虽然有很好的学习能力,但如果其人格模式不健全,当他在未来的学习生涯中出现问题、阻碍时,便会缺乏能量、办法去处理和击破这些阻碍。而和睦的夫妻关系,是孩子成长最好的支撑。从中他们产生了安全的感觉、父母共同爱他的感觉。这些充分的爱滋养着孩子,让他们养成良好的人格模式,有着充足的能量去面对生活。就像那棵粗壮的树,能够抵御狂风暴雨的袭击。”何明谦说。

  广西米尔顿催眠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咨询师吴向东认为,在和睦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更具有安全感、归属感,性格也更乐观、自信、勇敢,遇到困难时不容易被困难打垮,也更拥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夫妻关系对孩子的影响很大。

  而在争吵、冷战、分离的夫妻关系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则更容易出现恐惧、自卑、逆反、多疑等负面情绪。

  爱的滋养健全孩子的人格模式,孩子感受得到的爱才是爱

  “我们都很爱他啊!”也许很多父母会这样说。但请先想一想:你对孩子的爱,让孩子感受到了吗?何明谦说:“你爱他,并不以你爱他多少为标准,而是以他接收到了多少为标准。”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这股爱的力量还会转化成他自己爱自己的力量。

  何明谦认为,爸爸妈妈在爱孩子的时候,如果孩子接收不到,孩子就不会产生被爱的感受,就无法得到爱的滋养。因此很多父母都应该反省:我爱孩子的方式正确吗?孩子感受到爱了吗?我是否为孩子搭建了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

  夫妻关系如何会为孩子将来的生活和婚姻模式奠定基调。吴向东认为,孩子对婚姻的看法往往源自父母。

  如果一个人从小在破裂、冷漠的家庭中长大,那么他们长大后可能会对婚姻产生恐惧的心理。当他的回忆总是提醒他婚姻就是一场“战争”时,他也许会拒绝走入婚姻的“围城”。

  另外,夫妻关系重于亲子关系,夫妻关系如何,还决定着孩子长大后与异性、配偶的互动方式如何。孩子在小的时候对父母之间的互动进行着观察和无意识模仿,父母之间的夫妻关系会成为他们成年后夫妻互动的参照。

  这时,父母这些不良的夫妻互动模式也许会被孩子在成年后延续,如果没有足够的理性和进一步的学习,他们也很难有一个好的婚姻质量。

  小编总结:和睦温馨的家庭,会使孩子感觉到温暖,家对他有一种吸引力,让他愿意在家里待着。在这样的家庭里,孩子心理发展会更健康。家庭和睦美满,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基本前提。在友爱和谐的环境中,孩子感觉幸福的同时,也能学会付出爱与和谐。

相关推荐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