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奥数网

全国站
奥数网

矫正孩子做错事不肯承认的缺点

网络资源 2019-05-19 22:08:38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这是古人对待过错的看法。任何人都难免有过错和失误,重要的是勇于改正,如果有错肯承认、肯改正,那么就表现出了道德品质的优异。

  余涛是某中学初中二年级的学生,他好运动,酷爱足球,连在放学回家的路上,也经常踢着足球。有一次,当他回到自家小区的院内,见时间尚早,便索性与同伴们在院内踢起球来,不料,他用力过猛,足球直接飞向小区刘阿姨家的窗户,顿时,玻璃粉碎。碰巧,当时刘阿姨家没人,余涛抱着侥幸心理回家了。但此事却被别的孩子看到了,他将余涛踢球的事告诉了刘阿姨。第二天,刘阿姨问余涛:“我家玻璃是不是你踢的球碰碎的?余涛却拒不承认。

  不良行为

  唤醒孩子内在的责任心,才能让孩子在心理、思想上起深层次的变化。父母要有意识地教孩子学会认识自身的错误。在教育孩子时,父母要了解孩子的学习能力、兴趣爱好、性格及特有的心态,这样,才能对孩子循循善诱,使他们诚实,知错必改,少走弯路,早日成功。

  怎样教会孩子正确对待过失,智择优教育专家给了父母们几点建议。

  1、父母应及时进行教育。

  孩子做错了事应及时进行教育,事过境迁再进行教育,会便孩子失去真实感。

  2、父母应以理服人。

  孩子做错了事,父母在进行教育时,必须“晓之以理’,使孩子明白所做的事情为什么不对。

  3、父母的批评不应重复。

  孩子做错了事,应当避免多次重复教育。如父亲说过了,母亲又接着说;今天说过了,明天又接着说。这样容易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对性格内向的孩子更应特别注意。

  4、父母的教育应前后内外一致。

  父母切忌在目己心情好的时候,见孩子做了错事也不进行教育,心情不好时则进行责备、训斥。教育必须保持一致性。如果对一种行为表现,母亲说对,父亲说错;或者今天说错,明天又该说对,这会使孩子无所适从,只有看父母的脸色行事,分不清对错的界限。

  5、父母应注意“家丑不外扬”。

  孩子做错了事,能在家里进行教育的,不必拿到外面去。有的父母常吓唬孩子说:“明天我到学校去告诉你的老师。”这样使孩子产生恐惧或不信任感,其结果不会理想。

  6、父母应帮助孩子找出改正的方法。

  父母必须从爱护孩子的角度出发,严肃而又中肯地指出其错误所在、错误性质和危害,彻底揭穿其借口抵赖的心理,并帮助他找出今后改正的办法。这样做,就可以达到批评的目的。

相关推荐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