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六种家庭的孩子最容易出问题(2)
三.爸爸隐形甚至缺席
在成长中,妈妈会带给孩子爱和情感,而爸爸会让孩子拥有安全感并学会承担责任。所以,父母应携起手来一起教育孩子。
四.妈妈强势、焦虑
作为女人,回到家请记得及时卸下在外保护自己的面具,温柔对待丈夫和孩子,和他们好好说话,而不是颐指气使。
中国的妈妈都是负责孩子教养的主力军,基本孩子从小的吃喝拉撒到教育的重担都落到妈妈一个人的头上了。对于有一部分职业妈妈来说,单位里上有上司,下有下属,家庭里上有老下有小。每天都在这种关系里来回折腾,疲惫不堪,因此对孩子的耐心也少了许多。一个人的精力确实有限,如果加上孩子出现一系列行为问题,那对于妈妈来说,这种焦虑就更重了。而这种焦虑的负面情绪无形中也带给了孩子。
五、暴力沟通、对孩子非打即骂
现实生活中,相当多的孩子从小遭受父母的暴力。只要孩子犯错甚至仅是因为父母心情不好,就对他们非打即骂。提醒大家,语言暴力比起行为暴力杀伤力也不小,有时候甚至更大。
六、家庭情感沟通障碍
情感沟通是家庭心理环境重要的组成部分。不良的沟通对孩子人格的形成与发展不利。
(1)指责埋怨型沟通
指责埋怨型沟通使家庭问题往往在相互指责和埋怨中不了了之,问题最终并未真正解决。这是一种很具破坏功能的家庭沟通模式,被指责者要不逆来顺受,要不逆反、攻击性强。
(2)迁就讨好型沟通
迁就讨好型沟通的家庭,缺乏一种家庭成员之间真挚的爱,而且会养成一些依赖而又固执、软弱而又任性等不良人格特点。孩子在这种迁就讨好型沟通模式中,更容易形成的是任性,只要父母迁就自己,自己却很少迁就父母。
(3)唠叨罗嗦型沟通
唠叨罗嗦型沟通主要表现在母亲以及一些过于注重琐事的父亲身上。一般情况下,这样的父母不太关心别人真正的情感,自己被许多意义不大的琐事缠绕,给孩子最大的感觉是唠叨、烦人。这种沟而不通的表现是表面上双方都在说话,而且可能持续较长时间,但信息根本没有交流,反而会造成孩子出现逆反和抵触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