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奥数网

全国站
奥数网

专业工作者眼中的0-3岁教育

网络资源 2019-04-16 09:36:32

  学期末将至,我们幼儿园本学期的亲子课也将暂时告一段落。

  这几年,幼儿园招生形势紧张。几年前,上级主管部门就要求各幼儿园关闭园里开设的亲子班。有关部门的逻辑是这样的:幼儿园开设亲子班的目的是为了提前招收2岁左右的婴儿班。招生形势严峻,资源紧张,所以,可将这部分资源转移提供给3岁以上儿童。

  但我们却一直坚持开设亲子班。我们的逻辑是这样的:0-3岁这个阶段对一个人的影响巨大,人格基础就是这一阶段在家庭中建立的。幼儿来到幼儿园后,如果有问题,幼儿园往往需要花费很大的气力去补偿与调整。同时,这个阶段的儿童的可塑性更强。在我看来,这种坚持是我们作为专业机构的一种坚挺的姿态。

  我和众多专业工作者一样,在谈论自己的知识领域时,总免不了有些小心翼翼,因为我们获取的专业知识让我们了解到自己还有更多未知的东西。但目前,只要一提到早教,大家想到最多的是社会上各类高收费的早教机构。这些机构通常由一些商人和外行主导着,他们也为自己赢得了高额利益。

  一份有价值的研究:

  迈克·内格尔(MichaelCNagel),澳大利亚最著名的儿童发展问题专家之一。他在2012年初出版了新书《生命之始:大脑、早期发育和学习》(InTheBeginning:Thebrain,earlydevelopmentandlearning)。在这本书中,内格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了过去30年脑科学领域的进展以及这些研究结果给儿童发展学科带来的挑战与新知。他认为,大脑是一个复杂结构,而学习不仅是结果,也是过程。如果忽略这种复杂性而只选取一部分内容,孩子们便会在不自觉间掉入一个发展的陷阱中。

  在强调早期教育的重要性时,很多人会介绍这样的案例:一组小白鼠被放在摆满各种玩具、转轮和隧道的笼子里,另一组小白鼠则在空无一物的笼子里长大。结果显示,前一组小白鼠大脑的体积更大、认知能力也显著高于后一组。研究人员因此做出推论,充分外界刺激可以改变大脑的结构和能力。这之后,许多玩具厂商和早教机构从中看到商机,推出一系列所谓的益智产品和服务,引诱那些希望孩子赢在——或者不输在——起跑线上的家长慷慨解囊。然而,内格尔指出,在信息转播的过程中,这一系列实验的一个关键点却很少为人提及,那就是与生活在自然环境的小白鼠相比,即便是每日生活在人造老鼠乐园中、不断接受所谓“强化刺激”(enrichedstimulus)的实验室小白鼠,其大脑体积与认知能力也要远逊于在自然环境中成长的小白鼠。

  因此,除非是生活在极度与外界隔绝、极度贫困家庭中的孩子,日常与家人的互动和对周围环境的感知已经足以促成儿童健康、全面的身心发展。智商、情商、社交能力和运动能力根本就是相辅相成,互为基础,不可分割的。过分强调针对某一特定大脑区域的强化刺激,反而可能导致所谓的“神经挤迫”(neurologicalcrowding)现象。即大部分尚未分化、对于青春期和成年期的创造力意义重大的大脑功能区域在儿童期因为其他区域的侵占而萎缩了。这些孩子在起跑线上超前了几步,却要在整个人生之路上付出代价。

  在今天,大量的益智玩具、教育类软件和游戏充斥着儿童们的生活,这不仅让孩子们了养成静坐不动的习惯,更容易养成被动接受信息的学习习惯。事实上,人类的学习极其依赖各种感觉与周围环境。与大自然的丰富多样、瞬息万变相比,看似五彩斑斓的塑料玩具和功能炫目的软件实际上提供的可能相当有限,孩子很快就能穷尽并感到厌倦。而大脑对于不同外界刺激又有其长短不一的窗口期。要求孩子长时间接受某一种刺激,反而会将其与负面情绪相联系,从而导致此后潜意识中对该种“学习方式”的反感。大量研究显示,大脑中负责逻辑思维、数据和事实记忆的区域,其发育时间可一直延续到30岁之后,而且越到成年阶段效率越高,但与情绪和社交能力相关的区域却以儿童期最为关键。事实上,近10年中的众多研究结果显示,那些在儿时有机会多跑多动、多发呆、多做白日梦、多在自然环境中随意玩耍的孩子,在青春期的另一个大脑发育关键期中,如果有机会身处良好的教育环境中,反而会呈现出异乎寻常的爆发式学习能力。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相关推荐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