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巢引凤支撑高峰学科建设
兰州晚报讯2019年注定是个极其不平凡的年份!这一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又恰逢西北地区最早的高等学府、地处祖国版图几何中心的兰州大学110周年校庆。借兰大校庆之契机,连日来,中央驻甘,省、市主流媒体聚焦兰州大学。3月25日,媒体们与该校化学化工学院院长梁永民教授、大气科学学院院长田文寿教授、生命科学院院长黎家教授、草地农业科技学院沈禹颖教授面对面零距离交流,了解该校“双一流”建设情况。
筑巢引凤支撑高峰学科建设
兰州大学创建于1909年,1996年成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01年成为国家“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百余年来,这所扎根在甘肃这深厚的黄土地上的著名学府,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具有胸怀天下、放眼世界远大抱负的兰大人,为我国特别是西部地区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知识创新做出了重要贡献。
“2017年,兰州大学成功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A类),化学、大气科学、生态学、草学4个学科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学校发展进入了新时代。”采访中,兰州大学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处处长李兴业介绍说,
据了解,“双一流”建设以来,秉承“做西部文章,创一流大学”的办学理念,学校坚持主动融入国家战略,探索在欠发达地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道路。学科建设方面,学校多措并举,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创新学科组织模式。据悉,兰州大学在化学、大气科学、生态学、草学等一流及特色学科的基础上,组建了7个学科群,有力地促进了学科间互相支撑与交叉融合,从而实现学科群内资源共享、协同创新。在高峰学科建设中,打破学科壁垒和固有藩篱,通过特殊的政策与精准的资源支持,筑巢引凤,支撑高峰学科建设。在资源配置上,加强学科建设的顶层设计与主动作为,实现权责一致的资源配置模式。此外,还通过绩效考核改革,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加强对学校“双一流”目标建设的引导,促使全校教职工聚焦“双一流”、服务“双一流”。
面向未来开创发展新局面
记者了解到,兰州大学以内涵建设为中心、以综合改革和条件建设为支撑,以“兴文、厚理、拓工、精农、强医”为学科建设思路。重点建设一批一流学科,挖掘培育一批有潜力冲击一流的学科,全力打造学科高峰,学科建设成果凸显。据悉,该校现有国家重点学科8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个,省级重点学科40个。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兰州大学有6个学科进入其所在学科前10名,其中草学进入前2名,生态学进入前3名。截至2019年3月,学校进入ESI全球前1%的学科达到12个,其中化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数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00名。
以化学为核心的物质科学学科群,围绕先进材料、新药研制、地方中药材开展研究,首次合成共价有机框架材料的大尺寸单晶,研究成果在Science(科学)发表。以大气科学、地理学为核心的地球科学学科群,深度参与第二次青藏科考祁连山关键区综合科考,在“一带一路”沿线布设激光雷达网,为祁连山生态安全保护与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等提供支撑,“亚洲中部干旱区多尺度气候环境变化的特征与机理”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以草学为核心的草地农业学科群,在草地退化治理、草地农业发展方面进行研究突破,率先提出“存粮于草”,推动我国从“耕地农业”向“粮草兼顾”转型升级,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政策咨询。出版的《中国农业伦理学导论》填补了国内农业伦理学研究与教学的空白……
培育新的学科增长极,成立“一带一路”研究中心、祁连山研究院、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生态学创新研究院、泛第三极生态环境与气候变化前沿科学中心等一批实体性创新研究机构,实施特区政策,吸引了一批真正干事创业、学养深厚的高层次人才。
“面向未来,兰州大学将以建成世界一流大学为目标,发扬‘自强不息、独树一帜’的校训精神,扎根西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开创学校事业发展的新局面,为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和民族振兴做出新的更大贡献!”李兴业说。兰州晚报全媒体记者马文艳实习生金赚马晓丹常庆庆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