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总复习训练题(语文S版附答案)
源 课件 w w
w.5Y k J.cOM
总复习强化训练
强化训练(一) 字词
一、下列词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D)
A.脍灸人口 悬崖峭壁 迫不及待
B.狂风怒号 骁勇善战 前伏后仰
C.惊涛骇浪 自做聪明 惊慌失措
D.抑扬顿挫 刮目相看 贪生怕死
二、选择多音字正确读音填空。
1.卷(jua?n jua?n) 上课了,老师拿着一卷(jua?n)数学试卷(jua?n)走进教室。
2.扇(sha?n sha?n) 天太热了,拿着扇(sha?n)子不停地扇(sha?n)也不行。
3.应(yi?ng yi?ng) 你应(yi?ng)该学会随机应(yi?ng)变。
4.调(tia?o dia?o) 自从调(tia?o)整了工作后,他就不停地要求调(dia?o)动。
三、看拼音,写词语。
ji? fu?
肌 肤
che?ng fa?ng
城 防
ji?ng ji?
荆 棘
ta?n hua?n
瘫 痪
mie? shi?
蔑 视
ju?n go?ng
竣 工
mi?ng me?i
明 媚
ji?ng ti?
警 惕
mia?n qia?nɡ
勉 强
四、近义词大练兵。
藐视(蔑视) 懒怠(懒惰)
欣慰(欣喜) 精致(精细)
乖巧(灵巧) 调皮(顽皮)
诧异(惊异) 竭力(尽力)
五、反义词集中营。
辛苦(轻松) 勉强(自然)
昂贵(便宜) 坚持(放弃)
颓丧(振奋) 浑浊(清澈)
愚蠢(聪明) 丑恶(美好)
六、补充词语,并填空。
大(惊)失色 (仪)表堂堂
响(彻)云(霄) 目(瞪)口呆
(肥)头大耳 自相(矛)盾
虎背(熊)腰 慢条(斯)理
虎(啸)龙吟 兴(致)勃勃
文(质)彬彬 画蛇(添)足
1. 神态的词语:大惊失色、目瞪口呆。
2. 声音的词语:响彻云霄、虎啸龙吟。
3.寓言 的词语:自相矛盾、画蛇添足。
4. 外貌的词语:仪表堂堂、肥头大耳、虎背熊腰、文质彬彬。
七、选词填空。
奇观 奇妙 奇异
1.从那块(奇异)的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一万年前的 的详细情形。
2.岩石生蛋是世界一大(奇观),它生蛋的过程是(奇妙)的。
即使……也…… 虽然……但是…… 尽管……还是……
3.(尽管)下着大雨,我们(还是)兴致勃勃地去登山。
4.(即使)明天下雨,我们(也)要去探望李老师。
八、连线。
九、用斜线划去每组中不是同一类的词语。
1.天津 南京 上海 北京
城市
2.语文 数学 英语 地理
课本
3.带鱼
鲸鱼
鲤鱼 草鱼 鲢鱼
4.勇敢 顽强 聪明
判断
机智
5.谷子 小麦
庄稼
高粱 大豆
6.学生
父亲
工人 教师 工程师
7.尺子
文具
橡皮 圆规 小刀
强化训练(二) 句子
一、判断感叹号的作用,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A.表示惊奇 B.表示祈求
C.表示希望和命令 D.表示赞叹
1.是男子汉吗?是,明天就跟我进东山去! (C)
2.巴迪,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D)
3.哟!我真的吃到了!(A)
4.求您了!先生。(B)
二、按要求做题。
1.苍蝇和蜘蛛被一大滴松脂整个儿包住了。(改为把字句)
一大滴松脂把苍蝇和蜘蛛整个儿包住了。
2.那隆隆的巨响,不正是轩辕黄帝披荆斩棘、所向无敌的战车轰鸣吗?(改为陈述句)
隆隆的巨响,正是轩辕黄帝披荆斩棘、所向无敌的战车轰鸣。
3.他走到秦王面前,说:“请您为赵王击缶。”(改为转述句)
他走到秦王面前说,请秦王为赵王击缶。
4.冼星海倾吐了渴求谱写大型音乐作品的愿望。(缩句)
冼星海倾吐了愿望。
5.《竹石》的作者是清朝诗人郑燮写的。(修改病句)
《竹石》的作者是清朝诗人郑燮。
三、为下列句子选择适当的 方法。
A.心理
B.动作
C.语言
D.神态
1.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那些外国人要讥笑我们,而且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A)
2.它小心地划动长长的腿,沿着树干向下爬,离小苍蝇越来越近了。(B)
3.她憔悴的脸现出央求般的神色。(D)
4.“我有把握把曲谱好!一定能!”(C)
四、用下面加点关联词语仿写句子。
1.汉斯就在树上呆了许多年,一边吹着笛子,一边照看着他的猪。
他一边吃饭,一边听音乐。
2.我们之所以意志坚强,是因为我们心中拥有太阳。
他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是因为他努力过奋斗过。
五、句子理解。
1.《卖火柴的小女孩》中“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句中第一个“幸福” 指小女孩在临死前是在种种美好的幻觉中度过的,所以她是幸福的;第二个“幸福”指指小女孩死了就不再受这寒冷、饥饿的痛苦,所以她是幸福的。
2.哪里要开山,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陡坡铲平,哪里要把弯度改小,都要经过勘测,进行周密计算。
(1)这句话运用的修辞手法是排比。
(2)说说从这句话中你 到了什么?
我 到了:詹天佑的一丝不苟,对工作高度负责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3)仿写:
示例:哪里有美妙的鸟鸣,哪里有甘甜的泉水,哪里有晶莹的露珠,哪里有清爽的微风,都需要我们去感受、 神奇的自然。
六、根据提示在括号里填上名句名言。
1.魔术大师刘谦的表演让人叹服,这些都是刻苦训练的结果,爷爷看后感慨地说,真是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啊!
2.哥哥在离家很远的城里读大学,他说,每当过节的时候,他都会想起“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千古名句。
3.表妹学习效率低,总是浪费时间。舅舅常用“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来教育她。
强化训练(三) 课内外阅读
课内片段阅读
一、
?导学号72594055?
稻草人非常尽责任。要是拿牛跟他比,牛比他la?nda?i(懒怠)多了,有时躺在地上,抬起头看天。要是拿狗跟他比,狗比他顽皮多了,有时到处乱跑,累得主人四处去找寻。他从来不嫌烦,像牛那样躺着看天;也从来不贪玩儿,像狗那样到处乱跑。他安安静静地看着田地,手里的扇子轻轻摇动,赶走那些飞来吃da?osui?(稻穗)的小雀。他不吃饭,也不睡觉,就是坐下歇一歇也不肯,总是直挺挺地站在那里。
1.在文中的拼音处填上相应的词语。
2.该片段选自《稻草人》,作者是叶圣陶。他的主要作品有《倪焕之》《稻草人》等。
3.这段话采用了对比的写法,把稻草人和牛、狗作对比。
4.归纳 。
(1)牛的特点:懒怠。
(2)狗的特点:顽皮、乱跑。
(3)稻草人的特点:尽职尽责。
5.本段的中心句是稻草人非常尽责任,作者运用对比的方法突出了稻草人这一特点。
二、
她的一双小手几乎冻僵了。啊,哪怕一根小小的火柴,对她也是有好处的!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哧!火柴燃起来了,冒出火焰来了!她把小手拢在火焰上。多么温暖多么明亮的火焰啊,简直像一支小小的蜡烛。这是一道奇异的火光!小女孩儿觉得自己好像坐在一个大火炉前面,火炉装着闪亮的铜脚和铜把手,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多么舒服啊!哎,这是怎么回事呢?她刚把脚伸出去,想让脚也暖和一下,火柴灭了,火炉不见了。她坐在那儿,手里只有一根烧过了的火柴梗。
1.将下面四个词语按小女孩儿心情变化的顺序重新排列。
惊喜 失望 犹豫 满足
①犹豫 ②满足 ③惊喜 ④失望。
2.用“ ”画出这段话中想象的部分;想象部分说明了小女孩儿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3.画“ ”的句子是个疑问句,改为陈述句:
她不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
这句话说明了卖火柴所得是小女孩儿一家重要的生活来源,一根火柴对小女孩儿来说是非常珍贵的。一天里一根火柴都没有卖掉,心里的内疚和恐惧使她更不敢浪费一根火柴。
4.“她终于抽出了一根”,从“终于”这个词,我们可以 到小女孩儿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迫切渴望。
三、
?导学号72594056?
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面了。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长林伯渠宣布典礼开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位委员就位。乐队奏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正是这战斗的声音,曾经鼓舞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奋斗。接着,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1.“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这句话表达了对毛泽东主席的热爱,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
2.“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在文中出现过两次,有什么作用?
起强调作用,突出了宣告和声音的庄严性、神圣性。
3.当听到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时,你想到了什么?写一写吧。
今天我们铸就强大的“中国梦”,就是实现民族复兴,实现国富民强人民幸福,让每一个中国人都活得有尊严,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学有所教,劳有所得,住有所居。
4.今天,当你再次听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时,你有什么感想?
我们要为早日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四、
?导学号72594057?
……我们沿着曲曲折折的小路往山里走。在山阴处溪边一块潮湿的地上,我们挖到了好几棵烟袋锅花;而眼尖的二兰忽然又发现溪里有小鱼,她说老师是南方城里人,爱吃鱼,让我们抓。我和二牛干脆下了水,摸呀,捉呀,追呀,堵哇,一条条小鱼被甩上岸,二兰和石花就用柳条把它们一条一条地穿起来……
我们兴高采烈地抱着草药,拎着小鱼往回走,迎面碰上来找我们的大人、老师和同学。大人们一见我们,便挥舞着镰刀、棍子,吆喝着冲过来,真把我们吓了一跳。回头一看才知道,原来一只老狼跟在我们身后,而傻乎乎的我们竟然毫无所知。
在大人的责骂和追问声中,我们委屈地向老师献上了草药和小鱼。老师一下搂住我们脏乎乎的身子,哭了,泪水一滴一滴掉在我们脸上……
走出童年真的很久很久了,童年时代的启蒙老师姓什么我都忘了,唯有她那歌声像清澈的小溪,一直滋润着我童年的梦。
1.概括第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挖药、捉鱼。
2.文中画“ ”的句子形象、生动地 了“我”和二牛下水抓鱼的情景。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说明了捉鱼的困难,侧面表达了 们对老师的喜爱。
3.文中画“ ”的句子中,你认为用得最准确的一个字是献,因为这个字写出了 们对老师的敬爱之情。
4.选文第三自然段老师为什么哭了?从这个句子中你 到了什么?
老师被 们感动哭了。 到了 们对老师的爱和老师对 们的爱。
5.你是怎么理解“唯有她那歌声像清澈的小溪,一直滋润着我童年的梦”?
这句话不仅仅是老师的歌声留给“我”的印象很深,同时也看出了老师与“我们”那份诚挚的师生情。
五、
邻居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还有那个未成年的女儿……”
又是秋天,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1.在文段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内容。
2.文中 菊花绽放的情形是(B)
A.为了突出菊花的美丽
B.为了通过绽放的菊花,激励“我”坚强的活下去,乐观地面对困难
3.文中画线的句子体现了母亲怎样的特点?
体现了母亲对儿女的不放心和牵挂,突出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
4.结尾说“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写出母亲没有说完的话。
示例:我不在了,你们一定要好好活着!
5.“我”看到这些开得烂漫的菊花会想些什么呢?写一写吧。
示例:母亲,放心吧,现在我和妹妹一定会好好活下去。
六、
?导学号72594058?
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马上开始勘测线路。哪里要开山,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陡坡铲平,哪里要把弯度改小,都要经过勘测,进行周密计算。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他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扛着标杆,背着经纬仪,在峭壁上定点、测绘。塞外常常狂风怒号,黄沙满天,一不小心还有坠入深谷的危险。不管条件怎样恶劣,詹天佑始终坚持在野外工作。白天,他攀山越岭,勘测线路;晚上,他就在油灯下绘图、计算。为了寻找一条合适的线路,他常常请教当地的农民。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那些外国人要讥笑我们,而且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
1.选文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在上文中用波浪线把它画出来。
2.给这一自然段加一个小标题。
勘测线路。
3.詹天佑这样认真工作的力量源泉是什么呢?
他想为国家争气,不想让国家受到欺凌。
4.从这一自然段来看,詹天佑是一个怎样的人?
一丝不苟、高度负责的一个人。
七、
?导学号72594059?
4月13日晚上,抗敌演剧三队正式演出《黄河大合唱》。首次演出的地点是延安最大的礼堂——陕北公学礼堂。此时,正值春暖花开的时节,意气风发的光未然披着半身多长的黑色斗篷,站在舞台中央,担任朗诵人。他充满激情地挥舞着右臂,向黄河倾诉我们民族的灾难:“怒吼吧,黄河!向着全中国受难的人民,向着全世界受难的人民,发出战斗的警号!”队员们唱得那么投入,忘记了舞台,忘记了听众。
演出一结束,台下立即爆发出热烈而持久的掌声。延安的军民完全被这深沉、激昂的歌声打动了,完全被这部作品伟大的气魄感染了。因为这部作品,表达了大家共同的心声:怒吼吧,黄河!中国人民澎湃的抗日斗志一定能战胜侵略者,保卫家园!
1.《怒吼吧,黄河》这篇课文的作者是李海燕。《黄河大合唱》的词是光未然写的,曲是冼星海谱的。
2.黄河,中国第二长河,全长约5464千米,它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3.概括选文第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黄河大合唱》成功演出。
4.“演出一结束,台下立即爆发出热烈而持久的掌声。”为什么?
因为观众完全被这深沉、激昂的歌声打动了,完全被这部作品伟大的气魄感染了。
5.《黄河大合唱》这首歌曲表达了全国人民怎样的心声?
中国人民一定能战胜侵略者,保卫家园!
6.你还知道哪些反映全国人民抗日的歌曲?
示例:《大刀进行曲》《松花江上》。
八、
?导学号72594060?
黄昏的海岛,阳光仍很明媚。从龟巢到海边的一大段沙滩,无遮无拦,成百上千的幼龟鱼贯而出,很快引来许多食肉鸟,它们可以饱餐一顿了。
“天哪!”我听见同伴说,“看我们做了些什么!”这时,数十只幼龟已成了嘲鹰、海鸥、鲣鸟的口中之食。向导赶紧摘下头上的棒球帽,迅速抓起十几只幼龟,放进帽中,向海边奔去。我们也学着他的样子,气喘吁吁地来回奔跑,算是对自己过错的一种补救吧。
不一会儿,数十只食肉鸟吃得饱饱的,发出欢乐的叫声,响彻云霄。我和同伴们低着头,在沙滩上慢慢地走。似乎在我们中间,一切都寂然静止了。终于,向导发出了他的悲叹:“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根本就不会受到伤害。”
人是万物之灵。然而,当人自作聪明时,一切都可能走向反面。
1.文中向导发出悲叹的原因是什么?
当初不该抱那只小龟入海,让那巢中的幼龟得到错误的信息而丧身鸟腹。
2.结合全文内容,写出你得到的启示。
不能违反自然之道。
3.如果你就在现场,面对这样的一幕,你会怎么做?
示例:遵守自然规律,适者生存。
4.你还知道哪些违背自然之道的事?你认为怎样才会不违背“自然之道”?
示例:如《揠苗助长》。顺应自然规律。
九、
?导学号72594061?
有一天,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骑着高头大马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蔺相如手下的人可看不顺眼了。他们说,蔺相如见了廉颇像老鼠见了猫似的,为什么要怕他呢!蔺相如对他们说:“诸位请想一想,廉将军和秦王比,谁厉害?”他们说:“当然秦王厉害。”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的利益,真不应该。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请罪,连忙热情地出来迎接。从此以后,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1.本课中的“将”指的是廉颇,“相”指的是蔺相如。
2.“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联系选文,这“话”指的是什么?请用“ ”画下来。
3.画线句子体现了廉颇知错能改 的品质。
4.廉颇为什么要背那些荆条去见蔺相如?
因为廉颇认识到了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的利益的做法是错误的。
5.廉颇与蔺相如各具风采,你更喜欢谁?为什么?
示例:蔺相如。因为他大度,有涵养,并且时刻以国家利益为重。
十、
?导学号72594062?
……程昱观望良久,谓操曰:“来船必诈,且休教近寨。”操曰:“何以知之?”程昱曰:“粮在船中,船必稳重;今观来船,轻而且浮,更兼今夜东南风甚紧,倘有诈谋,何以当之?”操省悟,便问:“谁去止之?”文聘曰:“某在水上颇熟,愿请一往。”言毕,跳下小船,用手一指,十数只巡船,随文聘船出。聘立于船头,大叫:“丞相钧旨:南船且休近寨,就江心抛住。”众军齐喝:“快下了篷!”言未绝,弓弦响处,文聘被箭射中左臂,倒在船中。船上大乱,各自奔回。南船距操寨止隔二里水面。黄盖用刀一招,前船一齐发火。火趁风威,风助火势,船如箭发,烟焰涨天。二十只火船,撞入水寨。曹寨中船只一时尽着,又被铁环锁住,无处逃避。隔江炮响,四下火船齐到,但见三江面上,火逐风飞,一派通红,漫天彻地。
1.《赤壁之战》选自《三国演义》,作者是罗贯中,你读过其中的 有三顾茅庐、草船借箭,人物有关羽、张飞。
2.选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火烧赤壁。
3.程昱如何看出黄盖是诈降的?
黄盖的船轻且浮,不像是装满粮草的船只。
4.东吴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原因是什么?
知己知彼,扬长避短,并利用天时地利。
课外美文欣赏
一、登山
?导学号72594063?
我十岁开始登山。我登上的第一座山峰叫泽恩阿尔施托克,我们的村子就坐落在它的脚下。在山顶,我头一回看到高山的惊险和美丽。①深壑,比比皆是的冰和雪水,绿玻璃般的冰川,丑怪的冰碛(qi?),高踞这一切之上的是高而圆、其状如钟的天空。②一个人被夹在高山和湖泊之间,又被近处的山峦团团围住,并在这狭小的天地里生活了十年,那么,这一天他是万万不会遗忘的。在这一天里,他第一次头顶宏大寥廓的天宇,面对无垠的视野。③在上山途中,我已经惊讶不已地发现,我在山下早已熟悉的崖坡峭壁竟是如此硕大无比。如今我全然被这瞬间制服了,又惧怕又欢呼,突然看到这寥廓渗入我的心里,世界竟是如此宏大!④我们的整个村落,远在谷底,迷迷蒙蒙,只剩下一个小光斑。从谷底望去以为是紧密相邻的山峰,原来彼此相距许多小时的路程。
⑤我开始预感到,我仅仅眯缝着眼看到了一线天地,还没有把世界看个真切,并且山外有山,或挺立,或倾倒,这可能有大事正在发生,而有关的消息从未传到我们这个与外界隔绝的山镇里来过。同时,我心中有什么像指南针一样的在颤动,以一股不自觉的力量拼命指向那辽阔的远方。如今,当我看到浮云向着无边无涯的远方流浪时,我才完全懂得了浮云的美和忧伤。
1.文中第一段“一个人”与“他”指的是“我”。
2.画线句子中“惧怕”与“欢呼”两个词矛盾吗?为什么?
不矛盾。“惧怕”的是渗入心里的寥廓,“欢呼”的是看到如此宏大的世界。
3.请用几个词语概括作者在登山过程中的感情变化:惊讶、惧怕、欢呼、颤动。
4.文中标序号的句子有真实的景物,有作者产生的联想。请把句子序号写在下面。
真实:①④。联想:②③⑤。
5.文章末尾,画“ ”句子中浮云的“美”和“忧伤”指的是什么?
“美”和“忧伤”指的是浮云向着无边无涯的远方流浪。
二、听诊器古今谈
?导学号72594064?
一个圆圆的金属探头,连接着一根橡皮管子,然后分叉,分别通过两个金属耳塞一直接入到医生的耳朵里——这就是听诊器。听诊器作为医生的诊断设备,从它诞生的那天起,就从没改变过这一形象。①今天,听诊器终于要旧貌换新颜了。
200多年前,法国医生雷恩?郎内克想通过听病人脏器所发出的声音,来帮助自己作出正确的诊断。于是他动手制作了24节圆纸筒,组装成一个能够帮助他听清病人脏器声音的简易器具——这就是人类医学史上的第一个听诊器。200多年过去了,不论是在外形上,还是在功能上,听诊器都没有发生决定性的改变。
在人类即将迈入21世纪的时候,美国一家公司推出了全新概念的电子听诊器。传统的听诊器无法捕捉到脏器发出的一些微弱但却非常重要的生物声,使医生无法及时做出诊断,②电子听诊器正是针对传统听诊器的这一不足而研制开发的。电子听诊器配置的电脑芯片,能够使脏器等发出微弱的生物声放大14倍,从而使医生不会错过任何有价值的线索,更加易于判断心肺等器官可能发生的病变。
以前,在杂乱的事故现场、繁忙的急救室以及嘈杂的救护车上,使用传统的听诊器来进行有效的诊断,几乎是不可能的。随着电子听诊器的产生,③外科医生们的这一烦恼将成为历史。
1.根据拼音和句意写出汉字。
电子听诊器可以在ca?o(嘈)杂的救护车上进行有效的zhe?n(诊)断。
2.联系文章内容说说题目意思介绍从古到今听诊器的演变。
3.文中的破折号起解释说明作用。
4.请你分别用一句话概括出传统听诊器与电子听诊器的特点。
传统听诊器:能听清病人脏器的声音,但无法捕捉到一些微弱却非常重要的生物声。
电子听诊器:能使脏器等发出的微弱的生物声放大14倍。
5.理解句子:
(1)画线句①中听诊器的“旧貌”“新颜”各指什么?
“旧貌”指用24节圆纸筒,组装成一个能够帮助他听清病人脏器声音的简易器具。
“新颜”指一个圆圆的金属探头,连接着一根橡皮管子,然后分叉,分别通过两个金属耳塞一直接入到医生的耳朵里——这就是听诊器。
(2)画线句②中“这一不足”是指什么?
“这一不足”指的是传统听诊器无法捕捉到脏器发出的一些微弱但却非常重要的生物声,使医生无法及时做出诊断。
(3)画线句③中“这一烦恼”指什么?“成为历史”是什么意思?
“这一烦恼”指在杂乱的事故现场、繁忙的急救室以及嘈杂的救护车上,使用传统的听诊器来进行有效的诊断,几乎是不可能的。
“成为历史”指成为过去的事实,现在对这个问题有了解决办法。
三、榆树
?导学号72594065?
我喜爱花草树木,但在众多的花草树木里,我更爱榆树。每当春暖花开的时候,那满山遍野的榆树,就好像与鲜艳的桃杏争艳竟美似的,柔软碧绿的枝条上挂满了微红的小骨朵,在春风的吹佛下,骨朵中间吐出嫩嫩的、圆圆的,惹人喜爱的小榆树荚。
榆树的生命力是很强的,人们捋完它的叶,扒光它的皮,难道你认为它再也不能活了吗?不!榆树只要有根,就能战胜死亡,倔强地生长。
榆树从不夸耀自己。在百花争艳的公园里,它并不招引游客,但它像哨兵一样,往往生长在公园四周,似乎在为百花挡风,驱赶寒冷。
榆树在不见人烟、一望无际的沙丘上,也能顽强地生长。它经得起寒冷、暑热和干旱,能在那里愉快地安家落户。
榆树的品格勇敢、坚强,我赞美榆树!
1.根据拼音,找出文中相对应的词语。
(1)luo?(捋) (2)jue?jia?ng(倔强)
2.作者为什么说“在众多的花草树木里,我更爱榆树”?
因为榆树美丽、坚强、勇敢,从不夸耀自己。
3.第一自然段有两个别字,请改正。
(1)竟改为竞 (2)佛改为拂
4.文章第二自然段中“难道你认为它再也不能活了吗?”改成“它也一样能活。”你认为好吗?为什么?
不好。因为原句运用了反问,强调指出榆树的生命力是很强的。
5.画出写榆树的生命力很强的句子。
榆树只要有根,就能战胜死亡,倔强地生长。榆树在不见人烟、一望无际的沙丘上,也能顽强地生长。
强化训练(四) 综合拓展
一、数学课上,刘笛的同桌趁老师板书时交头接耳,老师误以为是刘笛在捣乱,当即严厉批评了刘笛。刘笛感到很委屈,他下课后主动找到老师解释这件事,下面是他与老师的对话,请你把它补充完整并在人物后的括号中填上表示语气或神态的词。
刘笛:(委屈地)老师您好,今天您误会我了。
老师:(淡淡地)好吧,你把当时的情况仔细说说。
刘笛:(委屈地)我今天并没有 ,是我的同桌在和别人讨论,并不是我。希望老师不要误会了。
老师:(惭愧地)嗯,是我错怪你了。老师向你道歉并向全班同学说明真相,你看,行吗?
刘笛:(高兴地)不用了老师。班上那么多人您也搞不清楚,我不怪您。
老师:(笑着)再见!
二、
网络已逐渐走进我们的生活。对于小学生能否上网众说纷纭,下面是某一辩论会上就此话题展开辩论的一段记录,反方的 记录翔实,请补充正方的 。注意阐明自己的观点,指出对方见解中的欠缺处。
正方:我认为小学生应该上网。因为:示例: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利用网络是一种很好的学习途径,足不出户,尽知天下事,能使我们的眼界开阔。
反方:我方认为小学生不能上网。小学生是非观念较为薄弱,自制力差。小学生上网很容易沉迷于网游,既影响学习成绩,还极易造成视力下降。
正方:我们可以通过网络查阅大量的资料,快捷方便,这对我们的学习极其有利。这怎么会影响我们的学习呢?如果你为了查找一点资料,埋在书堆里苦苦寻找,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才更容易影响学习,影响视力呀!(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
反方:我请对方同学注意,我们身边因为上网而荒废学业的事情还少吗?我这儿就有一个典型的例子。某某小学的某某同学原先成绩优异,可就因为沉溺于网游,后因交友不慎,开始逃学,最终被学校开除了。
正方:反方的例子固然可信,但是不能以偏概全。小学生上网还是利大于弊的。对此,我们也想用事实说话。
事实列举略。
三、
音乐课上,师生正在欣赏四川民歌《川江号子》,忽见一学生埋头大睡,老师叫醒他说:“你怎么把《川江号子》听成了‘摇篮曲’?”学生面带愧色,却不失幽默地自我解嘲道: 。
(1)老师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你怎么在上课时睡觉?。
(2)如果你是那名学生,你解嘲的话是:我被这优美的音乐陶醉了;我已经被《川江号子》倾倒了。
四、
小明生病了,妈妈要带他去医院检查,需向班主任老师请一天假。于是,小明就让同学小军代他向老师请个假。小军在路上碰到了王老师的女儿小菲,他让小菲代小明向她妈妈请假。请问:小军、小菲该如何转述小明请假的事?
小军对小菲说:你妈妈班的小明生病了,小明的妈妈要带小明去看病,所以向你妈妈请一天假。
小菲对妈妈说:你班上的小明生病了,他的妈妈要带他去医院,向你请一天假。
源 课件 w w
w.5Y k 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