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最大的麦穗》说课稿(2)
3. 通过比较,领悟道理。苏格拉底想告诉弟子们什么道理?这里有两部分,一部分是苏格拉底的话,“这块麦地里肯定有一穗是最大的,但你们未必能碰见它;即使碰见了,也未必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因此最大的一穗就是你们刚刚摘下的。”这里的分号表示后一个句子有转折之意,要指导学生读出人物情感,以及苏格拉底这样做的用意。
而根据老师的做法和指导,弟子们悟出了这样的道理:“人的一生仿佛也在麦地中行走,也在寻找那最大的一穗。有的人见到了颗粒饱满的“麦穗”,就不失时机地摘下它;有的人则东张西望,一再地错失良机。当然,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这段话是全文的重点句子,也是学生理解上的瓶颈。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抓住几处比喻,如“麦地”“最大的一穗”“麦穗”“眼前的一穗”分别指的是我们的人生、树立的理想和眼前的、能实现理想的机遇,体会分号前后表示遇到机会不同表现对导致的不同结果进行比较,引导学生明白:我们的人生要有远大的理想,但在在实现梦想的机会面前,要有敏锐的判断力,不要犹豫不决或者轻易地放弃机会;总以为机会还有很多,最后可能就会两手空空,一事无成。
四、交流分享,学会方法
在这一模块里,我们想让学生在感悟道理之余,谈谈课文所学对自己实际生活的启迪。我们设计了,“如果苏格拉底的弟子们就在你的面前,你会怎么劝告他呢?”顺势引入练习模块。
五、科学练习,提高效率
看来大家都学到苏格拉底的精髓了,说话都颇有一番哲学意味,那我们也把自己的人生感悟写一写吧!
出示小练笔要求:
使用比喻手法写一写:
1.精彩纷呈的运动会结束了,赛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春季郊野,万木吐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我们刚刚举行过运动会和春游,这些活动中一定有让你印象深刻的经历和细致入微的观察,它们给你留下了怎样的感悟呢?你也可以写一写自己生活中其他经历给你带来的人生体验。如果能用上表示不同角度、或者表示对比表现的“分号”就更好了。5分钟练笔后全班交流,相互评议。
读写结合点渗透比喻这种写法,比较符合借事喻理的写作指导。
以上就是我们在“借事喻理”专题下,高效精读与阅读教学如何结合的一点思考,如有不当之处,还望各位同仁予以指出,愿大家都能“生本高效课堂”研究中有所收获。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