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奥数网

全国站
奥数网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游园不值》说课稿(2)

网络资源 2019-01-26 16:01:46

  〈二〉学习古诗

  1、初读指导

  (1)揭示课题,简介作者。

  (2)学生自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标出停顿符号。

  (3)指名朗读,相机正音。

  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是了解古诗大意的第一步。读古诗要做到字正腔圆,这有利于培养语感。

  2、理解诗意

  (1)引导学生用以前学习古诗的方法(查字典、看注释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去学习古诗。

  (2)自由朗读古诗,交流感受。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儿童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源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已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这首诗比较浅显,教学时我就放让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互帮互助,再加上教师从旁组织、指导、点拔,使学生不仅能在主动参与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还能培养合作的精神。

  3、感悟诗情

  (1)理解题意

  通过问题“诗人去游园没遇到主人,心情如何?”“诗人看到红杏想到了什么?心情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引导学生体会诗人未遇主人时的扫兴,及看到“红杏”想到“春色满园”的喜悦。“每个学生都蕴藏着具大的潜能”学生通过“想一想,说一说,画一画”的学习方式,加深了对古诗的理解,潜能在诗情画意中从容释放,培养了想象、表达能力。

  (2)朗读体会

  《课程标准》强调,“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古诗教学更不能忽视读的重要性,所以我让学生在理解古诗内容的基础上放声朗读,领悟诗情;然后配图配乐诵读,使学生在读中受到美的熏陶,激发其对春天的喜爱。学生经过反复品读,吟诵,完全陶醉在诗的意境中,从而领悟到诗歌的艺术魅力。

  (3)合作探究:“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为什么能成为千古名句,流传至今?

  这是教学中的难点,我主要通过启发学生思考:“这两句诗除了字面意思外,还有没有更深层的意思?”再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体会“园子”和“红杏”的象征意义,然后引导学生从身边生活中寻找事例来说明这两句诗中蕴含的道理是正确的,并能在生活中学会灵活地运用这两句诗。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相关推荐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