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沟通的重要性 (2)
再比如,当孩子说:“唔,我知道了,妈妈你别再说了。”这说明孩子已经有点反感了,如果父母再继续这个话题,孩子也听不进去了,明智的父母就应该停止教育,把话题转到其他方面去。
五、与孩子沟通时,要注意孩子的非语言反应
与孩子沟通的时候,父母不要自顾自地说,一定要注意孩子的反应,尤其是孩子的非语言反应。比如孩子开始出现左顾右盼,注意力不集中,父母就应该停止沟通或者转换话题了。
对于年幼的孩子,这种非语言反应更加重要。许多孩子还不会用语言来拒绝父母,只会下意识地用行动来表示。如果父母不了解这一点,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养成“父母说父母的,我做我的”的习惯。于是,父母在孩子面前的威信也就失去了。
六、父母要学会做孩子的朋友
一般来说,孩子的成长过程可以分为保护、指导和自立几个阶段。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父母更重要的是保护他健康成长。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父母的角色应该从一个保护者,转变为一个指导者和教练,千万不要再拿家长的权威来干涉孩子,一定要与孩子交朋友,耐心地引导孩子,让孩子乐于与你交流。
某作家曾经这样写道:
就做父亲的起码责任而言,我必须着手按女儿的年龄段去设计她的美好前程,我应该教她,教她如何生活、如何做人、如何学习、如何……施教方法,其实也不必我费神,书店里购买,同龄人家里有书借,且版本繁多,照着做就行。
但是有一个矛盾出现了,假如我端着一个父亲的架子去设计孩子,去按我的意图教她,不断地去纠正她、改变她,那我设想的将与女儿做朋友的初衷便会受到损害。
朋友之所以能成为朋友,皆因彼此之间是默契的、心照不宣的、平等的、没有框架和设定的、不会有相互的约束,更不会有居高临下和勉为其难。
思想斗争的结果,是我最终选择了和女儿做朋友,放弃了当教官和做尊长。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学生不愿意把自己的欢乐和痛苦告诉老师,不愿意与老师开诚相见,那么谈论任何教育总归都是可笑的,任何教育都是不可能有的。”
可见,沟通是一种艺术,有关的时间、地点、环境和方式都要考虑到。父母只有从孩子的角度来思考,用孩子喜欢的方式来交流,放下父母的架子,才能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灵。与孩子沟通,尽可能真诚,这样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