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一定要知道与家长沟通的方法指南:和家长沟通的误区
和家长沟通的误区
1.在家长面前比较孩子
入职之初,不止一次听到有人跟我强调教师岗位的神圣——“你手中的每一个孩子,对每个家庭来说,都是整个世界”,作为教师,我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影响着每个家庭的整个世界。一位教师的一个班级里有很多学生,免不了会有横向对比,但在与学生家长沟通时,切忌与其他学生比较,比如:“你看班里的刘同学,上课状态好,作业质量也高。”“这个要求一般同学都能做到,为什么您家孩子做不到呢?”教师本想通过这种方式给学生家长一点儿压力和动力,但却适得其反,家长和学生都会因此有负面情绪。就像前面提到的,对某个具体的问题,教师可以给出具体的建议,切忌拿别人家的孩子来压制学生和家长。
2.一味批评
对承受能力较强的学生和家长来说,适当的批评能够促进其进步。但如果沟通中只有批评,未见表扬,甚至连一点儿改善建议都没有,那无论承受能力有多强,学生及其家长都有可能会失去进步的信心和动力。所以,正确的沟通方式应当是以积极的态度为主,同时分析孩子存在的问题。以下是几种可能会受欢迎的谈话方式。
①在学习方面,您家孩子值得表扬;但是在有些方面,他(她)还需要改进。比如……
②您家孩子的优点不少,他(她)……但是也有几个小缺点,比如……如果能够戒掉这几个小缺点,就会更优秀。
③您家孩子的优势在于……不足之处是……正视自己的不足才能取得更大进步。
3.通过家长向学生传话
您可能遇到过类似的情况:“老师,您对孩子有什么要求?我一定叮嘱他。”“老师,今天的作业是什么?我转告孩子。”“老师,做这一类题的方法是什么?我回家跟孩子讲一讲。”
这种交流方式反映出一个问题:家长把自己当成了传话的中介。事实上,家长所问的几个问题都是可以而且必须由教师传达给学生的。因为师生每天都要在课堂上见面,这些教学信息学生必须一清二楚,而不是通过家长提醒,否则会给教师和家长都带来不必要的负担,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不会得到提升。家长需要从教师那儿得到的信息是关于自己孩子的更个性化的信息,而非这种普遍性的教学信息。当然,个别自制力较差的学生,其家长可以从教师那儿获得教学信息,以便对孩子加以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