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奥数网

全国站
奥数网

历史学习路径:原文(文言文)阅读、整本书的阅读

网络资源 2018-07-27 09:33:03

  原文(文言文)阅读、整本书的阅读

  我认为,到了小学高年级,孩子的历史阅读就要过渡到文言文的阅读了,也就是我叫做“原版书的阅读”。除了这个之外还要过渡的“整本书的阅读”。

  其实文言文也是一种语言,它是需要原汁原味的去吸收的。翻译过来的作品再怎么好,那是别人嚼过的东西,它的味道和营养价值都会流失。这就是说,为什么我们要学习另一种语言。我们学英文,妈妈会让孩子们读原版英文作品对不对?因为那是原汁原味儿的语言。其实我们文言文也是这样的,我们有很多很好的作品,比如像《史记》,里面会有很多经典的描写,现在文字是不足以表达这样的一些精彩片段的。

  这是大家最熟悉的一段鸿门宴的描写。但我想说,这就是非常洗练的一段描写而已,你会发现真的是力透纸背!我们去读这样的文字的时候,脑海中自己就有一幅画,项庄怎么去拔剑舞剑,此次宴会如何的杀机四伏,沛公如何的命悬一线。还有樊哙的吓人的气势,眼睛睁得那么大,大到要裂开的程度,每根头发竖起来,每根汗毛都时刻准备着一场恶战。——这样的文字不去读原文的话,多少是一种遗憾,会逊色很多。只有原文当中,我们才能够去体会、才能够去理解、才能够去反复回味。

  这是我在反反复复强调的原文阅读。有好多的家长,会给孩子报国学课。我就国学课的认识可能就不太一样。因为目前市面上主流的国学课,可能都把国学去理解成了经典的诵读,或者我觉得他把国学理解成了以前的经书,比如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

  古代,清朝的时候,国家编纂了《四库全书》,把天下所有的书籍分成了四大部:经、史、子、集。经部,就是经书。现在的国学课的开设,基本上就在经书那一类当中打转转。我当然得承认这些都是国学经典,但是我想说,经书只是博大精深的国学当中的那么一丢丢罢了。

  真正的国学,其实还是得从历史当中,也就是从“史”部当中去吸取营养。我们会碰撞的那些可爱的古人,去感受到他们所拥有的气度和风范,我们也会去阅读那些精妙的古文所带来的这种美感和磅礴的气势。所以,我认为,国学课,就是要讲历史,讲历史还是在讲故事,但是呢,一定要去读原文!

  我们要读《史记》的原文;我们要读《三国演义》、《水浒传》。不是小人儿书,不是连环画,更不是现在的名著简化版、儿童版。其实到了小学高年级,在老师的带领之下,孩子是完全可以读整本儿的《水浒传》的。不是整本儿书都由老师都带着读,而是把经典的篇目以及人物关系梳理清楚,带领他过渡一下、扫清障碍,整本书他自己就读完了。

  大家觉得,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孩子,这个很难吗?不难!为什么?因为这些历史事件,真的发生过。不管多么的离奇,但,确实存在过。这些事件本身就具有极大的魅力,它会带给孩子无穷无尽的想象。因为有这样的兴趣和铺垫,再让孩子去读古文,他不会觉得难,他特别想知道事件的结局是什么。然后,读几篇之后自然就通了、懂了。字词的障碍会越来越少。实在不成,就像他们读英文一样,不需要每个单词都会,也能把这篇文章、整本书“啃”下来。这才是原汁原味的国学。

  四大名著真的可以从小学高年级开始,到初中读完。高中是深度学习,第二遍阅读才差不多。只要方法得当,完全可以做到,而且对孩子来说,只要有兴趣,语言不是问题。

  从这个角度来看,其实读四书五经里的那些经书,还是比较次要的。因为那些经书,很多是带有文字启蒙、行为规范启蒙的教育意义的,它比较直接的去规定一个人的行为规范和思维规范,所以它的时代性特别明显。也就是说,它跟我们当代的很多东西,已经不太符合了。当然作为国学经典、作为传统文化是可以去学习的。

  但是我觉得比“经书”更重要的,就是“史书“,也就是历史的学习,它才是跨越时空的存在。我们今天再去讲,古人的这种担当、这种责任感,完全是没有隔阂的。比如我们整体地学习孟子,学习孟子的舍身求全、舍生取义,学习孟子的这种担当、这种责任感,学习孟子的这种大丈夫精神,这些才是历久弥新的主流价值观。

  这是我要说的第二点,真的是要进行原汁原味儿的史书的阅读,这种阅读所带来的美感,是不能替代的。这才是我们语言的精髓,我们文化的精髓,也是历史的精髓。

相关推荐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