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奥数网

全国站
奥数网

暑假,学习和玩耍的比重占多少合适?

网络资源 2018-07-23 16:56:09

  学习和玩耍的比重占多少合适?

  按照专家的建议,幼儿园的小朋友和小学生应该按照如下时间安排比例图执行:

  学习时间

  幼儿园学习时间占25%

  小学生学习时间占30%

  玩耍时间

  幼儿园玩耍时间占45%

  小学生玩耍时间占30%

  如何制定一个有效的假期计划?

  一定要把握假期的前几天

  很多学生在刚放假后的前几天不能安心学习,给自己找个理由“学了半年了,放松几天总可以吧,七天后我再开始学习”。

  但是,往往一玩起来,就收不住心了,离开学还有几天的时候,发现作业还没做一半。

  更可怕的是,很多孩子在假期玩散了心后,开学后也很难进入状态,成绩下滑就成了假期学习的必然结果。

  关键的是要给孩子制订一个有规律的“学、玩计划”,最好是每天都有玩和学的时间。

  即使需要拿出几天甚至十几天的时间去玩,最开始的几天也要严格按照固定的时间表先调整生物钟。

  小心,计划“玩”不下去

  假期按常理应该是孩子们离开学校,课堂,进行短暂休息、放松和调整的阶段。

  如果家长没有考虑到孩子们的诉求,仍把目光定位在学习上,让假期成为学校教育的延伸。

  如果假期学习强度太大,假期计划有可能执行不下去。

  换位思考,孩子才听你的

  对于孩子们而言,他们在假期里可以做很多事。

  比如可以和同学相邀去同学家玩、野外游玩,可以相约去电影院看电影,可以和家人去书店、博物馆、科技馆、动物园等处学习课堂以外的知识,感受丰富多彩生活氛围。

  而假期作业则是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之一,相信当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下面对假期作业时,学习的效率自然会不一样。

  共同制定

  很多家长在以往假期大都没有引导孩子制定合理的计划,很多家长制定计划融入了太多家长的意志。

  这对孩子执行计划是不利的,孩子缺乏执行的主动性。

  所以,建议家长要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通过交流和引导,让孩子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计划制定。

  主动权交给孩子

  和孩子一起订个假期计划,是以孩子的意愿为主,家长进行适当的引导和控制,让孩子的假期过得有意义,快乐而充实。

  做好假期计划只需5个步骤

  01

  从孩子角度出发

  学习强度从“0”开始引导,这个过程,很考验家长的耐心,认真倾听孩子的想法,不打断,不评论,即使孩子的想法太天马行空,也不要嘲笑和讽刺。

  一条条清楚地记在纸上,如果孩子太小,可以大人来写;如果孩子会写字,可以请孩子自己一条条写下来。

  “写下来”这个动作很重要,表明对计划的重视和认真。计划一旦制定,就要执行。

  而最重要的是,要找一个大人和孩子状态都好的时候,开始这个步骤。

  思维导图——假期计划表

  02

  再添加父母的想法

  把孩子的想法都列出来后,孩子心情大好。

  这时候父母可以在学习引导孩子添加一些项目,这时要求孩子认真听完家长的想法,不要打断。

  当然,也要一条条写下来。

  03

  留下可以实施的

  在讨论的过程中,要分析每个项目是为了满足什么需求和感受,哪些是可以做的?能够做到的?哪些是做不到的?没办法实施的?

  但为了满足同样的需求和感受,能不能找到替代项目实施。

  也许最后,我们并没有讨论出很多的项目,但在这个过程中,会了解孩子的很多想法和内心的需求。

  04

  列出具体时间表

  讨论具体的时间表,就涉及到每天的作息时间,有的家长会要求孩子几点睡觉?几点起床?什么时候做作业?作业什么时候全部写完?

  其实,请孩子自己制定具体的作息表,孩子更容易执行。

  同样,也可以让孩子先把大段时间的内容填进去,然后,再看小段时间怎么分配。也就是让孩子分清主次,进行时间管理。

  6岁之前的小朋友,还是以玩为主,所以不要把时间表排得太紧张,建议每天留一个大段的时间,让孩子玩。

  玩得尽兴,孩子的需求得到满足,孩子的感受好了,行为才会更好。

  05

  督促和鼓励

  计划的实施很重要。孩子需要大人的督促和鼓励,特别是在执行计划的初期,每天计划的进展,家长要有意识地与孩子讨论,孩子做得好的地方,要给予有效地鼓励和赞赏。

  另外,孩子的认知自我调控能力是逐渐发展的,在小学阶段初期,很多孩子还不能很好地将自己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进展进行评价和关联。

  特别是遇到局部困难时,孩子可能知道要把额外的注意力集中到特别难的部分,但是孩子往往做不到,比如,会从头到尾的练习钢琴曲,而不是多练习最困难的部分。

  这就需要,家长耐心的指出任务的重要特征并提出方法上的建议,由此,孩子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和监控自己的行为,才能让计划顺利进行。

  切记,把主动权尽量交给孩子!

相关推荐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