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奥数网

全国站
奥数网

亲子沟通方式,决定了孩子真正的起跑线

网络资源 2018-06-04 10:38:25

  一年一度的儿童节就快到了,回顾我国儿童节的由来,让我想到去年看的一部反纳粹题材电影《HHhH》。

  电影讲述的是一个反抗组织刺杀盖世太保的故事。

  具有犹太血统的盖世太保,被称为“布拉格屠夫”的党卫军头目海德里希在被刺死后,希特勒恼羞成怒,疯狂报复当地无辜村民,制造了震惊世界的利迪策惨案。死难者共400多人,其中包括99名无辜儿童。

  为纪念在二战中死去的所有儿童,部分国家把每年的6月1日订为儿童节,这也是我国六一儿童节的由来。

  本应快乐的儿童节,小编开篇为什么要如此沉重呢?

  那是因为,在21世纪的今天,中国大多数家长还是只重视孩子的身体健康、学习成绩,却严重忽视亲子关系中的情感沟通问题。漠视孩子天赋的多样性、差异性,暴力沟通,会让孩子长大进入社会后,产生严重的不安全感。而孩子幼年时期的安全感的缺乏,会严重削弱孩子的社会竞争力。

  在论述开始前,我们必须先认请一个事实,就是孩子的天赋是不容易被快速发现,大部分人都是长大后才找到合适的事业跟兴趣点。那么,我们能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自以为是的为他设计未来吗?

  受传统文化、习俗的影响,在亲子沟通中,我们时常看到:控制、放任、贿赂、威胁等方法。举一些常见沟通情景: “别人家的孩子如何如何优秀......”、“你再不听说,我就......”、“你考到前8名,妈妈就给你买个......”、“你必须每周六去学钢琴......”。

  暴力的情感沟通之所以无效、有害,不仅仅是在大多数情况下,家长们难以达到短期教导目标,更为严重的后果是:这种方式推毁了孩子的归属感以及来自原生家庭的安全感。

  当我们在孩子不愿意时候,以威胁的手段进行亲子沟通,孩子会怎么想呢?

  大家数情况下,他们并没有感受到你的爱与关注,只是在语言暴力下做出应激反应。而家长们仅仅是为了完成任务,并没有真正给孩子必要的爱与尊重,也没有正真的理解孩子。孩子们会觉得,你只是为了避免自已的麻烦,而大声的责备我。或者不明白妈妈为什么这么生气。

  举个例子:当你大声呵斥得叫孩子吃饭时(威胁式沟通),一种孩子会假装来吃饭,糊弄几口就跑了。一种孩子会在恐惧中吃光饭。无论那种,他们的表现都是人在没有安全感时的真实情绪。你怎么不多问一句,孩子为什么不想吃饭呢?

  孩子在受到语言威胁时,一般会有两种反应方式:

  一、因害怕而服从(自已强忍、憋屈)----导致长大后性格软弱、自卑。

  二、因害怕而有激烈的情绪反应(哭着吃或摔碗)----导致长大后性格叛逆、自以为是、情商低,不能与外界有效沟通。

  事实上,在我国的相当一部分地区,打孩子也很常见。

  至于长期控制孩子,会让孩子缺乏独立性。放任,会养出熊孩子,让孩子没有边界感,太自我,不利于孩子成人后与他人协作共事。

  童年时期安全感的缺乏,会对一个人造成巨大的影响,甚至会影响一个家族的好几代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看到很多人因童年安全感、归属感缺乏而造成的竞争力损失。

  例如:毕业后找工作,是快速找个工作凑合做,还是精挑细选自已喜欢的做?是继续学习以后赚更多的钱,还是高中毕业就打工挣快钱?面对他人不合理的要求,是无条件服从还是和善且坚定拒绝?面对困难的工作,是进行关键任务还是追求舒适?初三遇到难做的数学题,是有勇气排除难点,还是永远不敢面对难题?面对困难的人际关系,是勇敢面对还是选择逃避?

  很不幸的是,童年缺乏关爱、家庭动荡的孩子、父母不注重情感沟通的孩子。往往会本能的追求舒适,而卓越、有价值的工作,往往需要人们走出心理舒适区。童年缺乏安全感的孩子,会习惯性的选择能提供安全感的工作。他们在起跑点上,事实上已经输了。

  所以,让孩子好好过节,好好玩吧。孩子没兴趣的课外班,就不要乱报了。

相关推荐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