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这些行为,让孩子变得和你无话可说 (3)
3
该做的没做——
很多父母自己就没有交流的意识。
他们不善于、也不好意思去表达自己的感受,
更不知道怎样去倾听——
内心深处,他们也不觉得这件事很重要。
再往深里挖,可能在潜意识里,
这些父母们认为孩子是自己的一个附属物。
孩子出现问题,就像东西坏了要去修理一样,
把问题解决掉就行,不用谈什么感受不感受的。
无论孩子有多小,他都是一个人,
一个不同于你的、有自己想法和感受的人。
你必须通过交流去了解他的所思所想。
在孩子小的时候,
如果没有培养出和孩子交流的习惯,
没有形成一种坦诚、接纳的交流氛围,
那么,随着孩子渐渐长大,
他的心门也会向你慢慢关闭。
你再也无法看到他的内心世界,
无法知道他内心的冲突、纠结。
而对于孩子来说,当他遇到问题,
本能地希望得到父母的帮助,
却因为没有交流的习惯,而不知道怎样去说,
或者羞于去说,只能在内心的冲撞中挣扎自救。
不该做的做了——
很多父母误解了交流的意思,
认为只有给出评判、建议,甚至指责,
帮助孩子改进,才是有效的交流。
这些父母,他们只看到了“事”,
没有看到事情背后的孩子,
没有看到孩子内心的感受。
朋友的孩子上高中了,
学校要求每个学生要选修一门舞蹈课,
他选了交谊舞。
上了两次课,小伙子回来和妈妈说:
和女生搭伴跳舞太紧张了,
眼睛不知道往哪儿看,
看哪儿都觉得不好意思。
朋友开导他:这都是正常的,
年轻人就要慢慢学着和不同的人交往,
要学着克服紧张的情绪,大方一些……
巴拉巴拉讲了半天。
儿子听了半天没吱声,最后说:
“妈妈,这些道理我都懂,
我也知道该怎么做,
其实我就是想和你说说这件事,
你听听就好了。”
朋友一愣,随即反应过来,
自己过于焦虑了。一焦虑担心,
就容易去评判、去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