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写作,兴趣第一,方法第二
一
孩子们为什么害怕写作?
目前,很多小学生是讨厌写作,害怕写作的。为什么这样呢?原因是多方面的。我归纳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阅读少 是指孩子的有效阅读少、优质阅读少。有的孩子也在读书,但是读的书不适合自己的年龄特点、兴趣特点,对阅读唤不起兴趣,这种阅读算不上优质阅读。有的孩子对阅读有兴趣,但阅读过于偏食,只读漫画书,对孩子的写作水平提高也没有什么帮助。
二是观察少 是指现在很多孩子生活单调,每天忙于写作业、到各种补习班上课,生活极其单调,好多孩子已经不会玩,更不懂得怎样去观察生活。而我们学校留的很多题目是对孩子来说又是需要深入观察领悟的,因此每逢写作时,就会感觉脑袋空空。
三是练笔少 是指优质的练笔少。在老师的布置下,有些孩子也在写作文,但由于缺少优质阅读,缺少丰富多彩生活素材的支撑,缺少有效写作方法引导,孩子的作文局限在老师留的那些单元习作和日记上,很多作文是空的、假的,难以写出优质作文。
四是鼓励少 是指孩子们太缺少鼓励。很多家长不会给孩子作文恰当的点拨,其实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有的家长不但不会给孩子点拨,还不会给孩子鼓励,给孩子的“棒杀”太多。一些看孩子的作文,看问题多,看不足多,看进步少,看亮点少,以至总是和孩子说,“你看人家作文写的。”“你怎么一点进步没有?”“就会写流水账。”“好词好句怎么这么少?”过多的横向比较和不专业的、负面的评价只会一点一点扼杀孩子的写作积极性,最终让孩子失去自信,讨厌写作。
二
写作兴趣比方法更重要
我认为,对小学生来说,写作兴趣比写作方法更重要。为什么呢?因为有了兴趣,孩子就会主动去阅读,去观察,去探究,去学习,去参与,去写作。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写作经验自然会积累,水平自然会提高。那么想要让孩子写好作文,就要对症下药,克服“四少”,做到“四勤”。
一是阅读勤 为孩子创造条件,让孩子爱上阅读。首先家长摆脱电视、手机的诱惑,有计划地带头读书,营造阅读氛围,每天至少保证30分钟以上的专心阅读。其次,适合孩子的读物,不超前,不盲从,选那些有趣味,有温情,有文采,有向上力量的读物。把阅读与编故事、做游戏、看相关电影结合起来,让孩子感觉阅读是件快乐的事。
二是观察勤 为孩子创造条件,观察丰富多彩的生活。走到野外,去观察草长莺飞、花开花谢,去观察风云变幻、山出日落,去观察雨打柳叶、雪落松枝……引导孩子运用一切能运用的感官去观察,用眼看、用耳听、用鼻闻、用嘴尝、用手摸、用脚踩,最主要是用心去联想。在家里也可创造条件去观察,去观察花盆里的花、去观察冰箱的构造,去观察不速之客——蜘蛛,去观察妈妈做饭……还可自导自演一些“事件”,如父母与孩子换换角色,换个视角,体验一种不同的生活,找到写作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