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择校,到底是为了什么?
小升初择校,到底为的是什么?择校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就意味着要花费精力、时间、金钱,但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会选择为孩子的小升初择校呢?
近期在家长论坛,众多小升初家长针对这个话题进行了讨论。一起来看看大家的观点吧。
家长:
孩子上小学,作业不算多,如果回家除了吃饭不做其他,一般八点之前可以完成,可是他们班有孩子到晩上十一点都做不完,家长在群里发牢骚,被老师斥责,说有什么话为什么不能私下说。
孩子后来上奥数班,周围都是优秀孩子,他压力徒增,考试也掉到奥数班中游,语文短板明显凸显。分班考试,他可以进一班,多番思量,选了二班。
可以看出,孩子能力是有差异的,无论是智力方面,还是意志方面。这种差异通过高压状态能改进吗?我持悲观态度。
上冲刺班去学校请假,校长对此表示了反对。她说你们这样压榨孩子,孩子始终在高压态势下,一个月两个月半年可以坚持下来,6年呢?
我现在的想法是,孩子考上好学校就上,考上后比较轻松就上,如果非常累,不如不上。这个世界,总有需要在路边鼓掌的人。人家孩子两个小时可以完成的作业,自己孩子要五个小时,有什么意义呢?时间精力全被挤占了。想想前段时间作业做到晩上十一点自杀的那个孩子,真是心痛。
大家对此有何高见?
家长:
想到了下棋,跟高手过招,可以学到很多,进步很快。整天和低手过招,三下五除二就获取胜利,进步欲望很小,学习意愿不大。这就是棋手掏钱都愿意找高手练棋的原因。这么小就将孩子定位于路边鼓掌的人,是家长责任心的丟失,送一句话:以为看到了全世界,我们家长只是看到了自己的内心,给孩子未来个机会吧,家长再努力一下,别轻言定性孩子的未来。
仅凭个别知乎案例就做出判断,草率了,要看大样本量是怎样的,大部分孩子都是普通智商,普通状态的普通孩子,家长努力一下,可能上个985,家长放松一下,可能就是普通学校。家长保持个积极阳光心态,尽可能让孩子往上够一够,许许多多的学校,许许多多的人生,差距就在一分间,家长一松懈,可能一分就没了。比如:A学生52分过西工大线,B学生51分的孩子按照今年政策名落孙山只能去片区学校,未来2个孩子成功的机率就大不一样(我只说概率,不说特例),试想6年级52分和51分的孩子差距到底有没有,但未来出路呢……所以为了孩子,努力吧家长们,别轻言偷懒……
家长:
择校跟教育孩子是一样一样的,确实很难。总的来说,还是要根据孩子的性格来确定。如果孩子抗压能力比较强的话好的学校当然是最好的选择。环境和接触的孩子不一样,有竞争才有动力嘛。如果孩子抗压能力不强的话还是选择适合孩子的学校。要不然会起反作用的。
家长:
有时候家长不一定看的清孩子,尽量给孩子机会,小学学习重要的是好习惯,和自觉主动的学习。小学的成绩只是参考,上了初中大不一样。上了一类初中,高中差一点也能去好点的二类,初中上了二类,高中想上一类比较难,差点的话就去更次的二类高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