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奥数网

全国站
奥数网

红军长征故事:血战湘江全纪录(2)

奥数网 2016-10-27 14:56:55


  至此,蒋介石精心设置的四道封锁线均被英勇的中央红军突破,对于其重大意义,正如当年亲历其事的李聚奎后来所说:“在赣粤湘桂边突破国民党军设置的第一道、第二道、第三道和第四道封锁线,是中央红军长征第一阶段的战斗,也是中央红军长征最艰难的时刻,历时一个半月。在这个阶段中,红军以‘久困之师’,连续打破了粤军、湘军、桂军和国民党‘中央军’三四十万部队的围追堵截,冲出了重重封锁,渡过了湘江,虽然付出了巨大的损失和牺牲,但粉碎了国民党蒋介石妄图消灭中央红军于粤湘桂边境的计划,充分显示了中国工农红军无坚不摧的英雄气概,在红军长征史上占有一席重要之地。”

  湘江战役是中央红军损失最惨重的一仗

  经湘江一役,中央红军从出发时的8万余人,锐减至3万余人。这是“左”倾冒险主义和逃跑主义造成的严重恶果,给中国革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通过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与前四次反“围剿”胜利的对比,各级指战员逐渐觉悟出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路线是正确的,部队中对现行路线的怀疑、不满和积极要求改变领导的情绪,在湘江战役后达到了顶点。

  长征究竟经过了多少次战斗?战果是多少?根据中央红军到达吴起镇与陕北红军会师结束长征时,由彭加伦记录、肖向荣填词的《远征曲》这样总结:“大小五百余战,计算起来,溃敌四百一十团。”这还只是中央红军的情况。

  中央红军的湘江之战是红军所有战役中最为惨烈的,这是确信无疑的。

  湘江之战,发生在中央红军突破四道封锁线时。经此恶战突围后,红军人数从出发时的8.6万余人,锐减为3万多人。

  湘江之战前红军折损大将损失2万余人

  湘江之战冠以“惨烈”之名,首先是言其损失的人多。

  中央苏区的第五次反“围剿”以来,红军的硬仗、恶仗、败仗并没有少打。

  黎川、浒湾、大雄关、广昌等战斗,红军连遭败绩。尤其是着名的广昌保卫战,红军血战18天,伤亡5000余人,最终却并未能守住广昌。

  湘江之战开始前,通过前三道封锁线时,红军也遭受了一些损失。

  红军前进方向上的四道封锁线,并非同时构筑,而是随破随构。亲自指挥第五次“围剿”的蒋介石虽然有时判断失误,但他作为日本士官学校毕业生、黄埔军校校长、北伐军高级指挥官,还有一定的战术素养,对红军初期的行动方向判断也是准确的。

  第一道封锁线在信丰河一线,红军对手是粤军陈济棠部,当地构筑了很多碉堡。尽管党中央已经与粤军有借道的协议,但因消息不畅,红军仍然遭到粤军一些抗击,损失3700余人,折损一员猛将洪超。洪超18岁参加南昌起义,身经百战,时任红三军团先锋第四师师长,牺牲时年仅24岁。

  通过第二和第三道封锁线,仍然战斗不断。战斗损失和掉队、落伍使红军分别减员9700余人和8600余人。如此算来,虽经沿途的零星补充,红军到达湘江河畔第四道封锁线的时候,不过6.5万人。

  中共中央在突围转移时,是想把根据地从江西搬到湘西,携带了印钞机、石印机等大量的“坛坛罐罐”。主力一、三军团为左右前锋,八、九军团在两侧掩护,五军团殿后,护卫着庞大臃肿的中央和军委机关纵队做甬道式行军,浩浩荡荡,场面蔚为壮观。

  彭德怀对把高度机动、善打能藏的红军精兵当做“轿夫”,只能被动挨打的做法非常不满,愤怒地说:“这样抬着‘棺材’走路,哪像个打仗的样子。”

  本来在8月上旬,萧克、王震率领的红六军团在江西界首地区顺利渡过湘。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相关推荐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