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奥数网

全国站
奥数网

现代战争伪装技术管窥

青少年科普网 2016-10-19 19:51:32

  现代战争常用的伪装是一种静态伪装方式,在初始条件下将伪装方式设置好后,随着时间变化,伪装状态一般不会发生变化。

  现代战争常用的伪装是一种静态伪装方式,在初始条件下将伪装方式设置好后,随着时间变化,伪装状态一般不会发生变化。这种伪装方式由于技术成熟,成本较低,使用方便,在世界各国得到了广泛使用。但随着精确制导武器和侦察技术的日新月异,静态伪装的不足逐渐暴露出来。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和伊军的各式作战车辆,均事先进行了伪装,但在背景变化时,如由城区进入郊区时,或由沙尘地区进入平原地带时,被识别的伪装本身反倒成了敌军的靶子。随着新材料和智能技术的发展,动态伪装技术有了实现的可能,如果将传统武器装备的伪装加以改进,并使之智能化,将大大改善其隐身性能和突防能力。

  一、 静态伪装技术的发展

  (1)可见光伪装阶段

  最早的伪装技术在远古战场就出现了,这一阶段主要是运用可见光伪装材料(如各种有色涂料、天然遮障等),一般是在目标外面(如面部、身体等部位)涂敷各种大小形态不一的斑点和条带等图案,或者是采用不透明的材料、或其它屏蔽物、植被等,从而改变目标的光学特性。火药的使用还促进了烟幕伪装的发展。这些伪装技术在古代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941年8月,德军包围列宁格勒,准备对军事目标进行轰炸,苏联蝴蝶专家施万维奇从蝴蝶身上图案受到启发,为苏军数百个军事目标覆盖了与背景相似的迷彩图案,有效保护了苏军目标。20世纪70年代中期,美军研制的四色伪装迷彩图案使目标被发现的概率减少30%。原西德也研制了一种三色伪装材料,以聚氨酯和丙烯酸为基料,添加棕、绿、黑三色而成,现已成为一种标准的伪装涂料被广泛运用。

  (2)雷达红外伪装阶段

  1942年6月,著名的中途岛海战中,日军曾借助浓雾的伪装袭击美军,但美军刚刚装备了一种新式武器——雷达,事先发现了日军动向。据战后分析,这是导致日军惨败重要原因之一。战后,雷达的应用和发展日新月异,伪装材料的雷达隐身功能也随之发展起来了。

  机械化在二战中的成功应用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因为常规发动机目标都有明显的红外特性,尤其在8~14μm的远红外大气窗口。加之以美国为首的联军在朝鲜战争等的失败,加速了红外技术的发展进程。现在,先进的热像仪的热分辨力可以达到0.1℃,空间分辨力可以达到0.1mrad,也就是说在10km的高空,其地面分辨力仍可以达到1m左右,并且不受炮火、烟尘、闪光的干扰。美军也由朝鲜战场上“怕夜战”变成了海湾战争中的“善于夜战”。1986年,美率先推出了具有热隐身功能的RBOCIII型红外诱饵弹,能够形成红外幅射并屏障。

  雷达与红外的伪装技术在上世纪90年代末达到了巅峰。现役的伪装大多具备了可见光、雷达、红外的隐身,广泛用于各式作战飞机、舰艇、导弹等,大大提高了装备隐身性能。

  (3)全波段伪装阶段

  随着雷达、红外技术的发展,雷达工作波段已覆盖到了米波~毫米波等,红外也发展到了近红外(<1.5μm,主要来自太阳照射)、中远红外(3~5μm,主要来自目标),提高了雷达、红外系统的探测性能。

  新的侦察技术不断出现使得单一波段的防探测性几乎没有实战价值,伪装技术的多频谱兼容成为必须考虑的内容。1999年3月,科索沃战争中,曾躲过无数雷达追踪的美军F117A隐形战机却没能躲过无源探测雷达探测,结果被南联盟军击落。

  近年来国内外不少研究机构不惜重金,开始了全波段复合隐身技术的研究。二十世纪末,瑞典巴拉库达公司研究开发的多波段超轻型伪装网BMS (ULCAS)代表着当时最先进的伪装网,在整个服役期内都能在电磁光谱的各个谱段提供保护,并且该网采用了独特的专利技术,其重量仅为具有相似性能的常规伪装网的50%。由于激光制导类武器的发展,促进了激光隐身技术的研究,尤其在1.06μm波长的激光隐身领域进展较大。现已有不少成果装备部队,如美军M1、M60系列坦克,装有车辆发动机排气烟幕系统,可有效进行激光隐身。另外,潜艇的消声瓦也是一种声波隐形技术。上世纪80年代,前苏联的“台风”级潜艇首次采用消声瓦技术,瓦厚150mm,能防主动声纳探测,使探测距离减少75%。现在,国外新一代潜艇普遍采用了消声瓦隐形。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相关推荐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