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奥数网

全国站
奥数网

三年级语文教学文论:正确理解和运用“文中提示语”

奥数网 2013-12-20 12:46:12

正确理解和运用“文中提示语”

  一、“文中提示语”的特点和作用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教材进一步加大了改革力度,课文导学系统的改进尤为显著。本册教材在精读课文内部或结尾处,以学习伙伴的口吻、以“泡泡”的呈现方式插入了许多提示语,用来引导学生认真读书,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有重点地深入感悟和思辨,以培养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全册教材精读课文共24篇,除两篇《古诗两首》外,其余22篇都紧密联系课文内容插入了提示语,共有30例。这30例提示语,从语言形式上看,大部分是从学生的角度说出读书的心得和发现,表示要和学习伙伴相互交流。例如,“我知道草地为什么会变颜色了。”(《金色的草地》)“读到这儿,我读懂了‘五彩缤纷’的意思。”(《秋大的雨》)“从这句话我感受到……”(《孔子拜师》)“读了这个故事,我想到了……”(《陶罐和铁罐》)这类提示语,只说出在哪些方面有心得和发现,至于心得和发现的具体内容则有意藏而不露,为教师的启发诱导和学生们的讨论发言预留了活动空间。

  另一部分提示语,是从学生的角度提出阅读中产生的疑问,表示要和学习伙伴共同讨论。例如,“这时候,小男孩在想什么呢?”“列宁为什么不问男孩却问灰雀呢?”(《灰雀》)“为什么‘我’会这样推测呢?”(《蜜蜂》)“这句话这样写,好在哪儿呢?”(《赵州桥》)这类提示语,提出的问题是大多数学生都可能存在的,而且对于领会课文内容和培养阅读能力都有思考的价值。

  还有一些提示语,从学生理解和欣赏水平的实际出发,表达了学生阅读中的欣喜心情。例如,“我好像看到了这样的情景。”(《我们的民族小学》)“想不到,这项研究成果竟然和童年的疑问有关。”(《奇怪的大石头》)“他的做法真妙!”(《花钟》)这类提示语,有助于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和激发阅读的兴趣。

  这30例提示语,从内容上看,有的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含义,有的引导学生抓住某些重点词语、句子或语言片断理解课文内容,有的引导学生想象课文描述的生动情景,有的引导学生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或文章的表现方法,有的则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二、设置“文中提示语”是落实学段目标的具体措施

  三年级上册教材在精读课文中插入提示语,具有明确的方向性和目的性,它是通过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本,体现课程基本理念、落实“三维目标”特别是学段目标的一项具体措施。

  第二学段在阅读方面,提出了许多明显高于第一学段的目标,例如,“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等。

  从总体来看,第二学段更加注意让学生学会读书的方法和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为了与这样的学段目标相适应,教材编者在教材呈现方式、教材体例的改进上颇费一番苦心。可以看出,许多文中提示语是针对第二学段的学段目标有意识安排的。例如,“这时候,小男孩在想什么呢?”“为什么‘我’会这样推测呢?”“这句话这样写,好在哪儿呢?”这些问题都是针对“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而设置的;“我知道草地为什么会变颜色了”“‘奚落’是什么意思呢?我要往下读读看”,这些提示语都是针对“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而设置的。

点击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相关推荐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