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奥数网

全国站
奥数网

五年级语文教学论文:第七组“作家笔下的人”教学建议

奥数网 2013-12-20 10:20:08

第七组“作家笔下的人”教学建议

  本组围绕“作家笔下的人”这一专题,编排了3篇课文。其中《人物描写一组》这篇课文,首次采用从几个不同的作品中节选需要的段落,由这些段落组成一篇课文的作法,这是一种新的尝试。

  编排这一组片断,与其他写人的文学作品不同之处是:重在学习刻画人物形象、性格的表达方法。/人物的语言、动作

  训练的重点:感受人物形象,体会、学习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文学作品阅读的一个重要目标是感受人物形象;“中国名著之旅”已经作铺垫)

  五年级上册第六组“父母之爱”有一个训练点:外貌、语言和动作的描写体会人物情感。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是在此基础上的延续与发展。

  在《人物描写一组》里,教材在每个片段前,都编排了一段关于该人物形象选自何书及该书大致内容的介绍,有的还交代了片段的大致背景。三个片段所刻画的人物形象,从年龄上看,有儿童,有青年,有老人;从性别来看,有男的,有女的。从人物描写的方法来看,第一个片段侧重动作描写,第二个片段侧重细节描写,第三个片段侧重语言描写和外貌描写,三个片段基本包括了人物描写的主要方面。这样在有限的篇幅里展示了多种人物形象,让学生学习到人物描写的多种方法,这是在一个完整的篇章中难以做到的。

  一个基本的要求:拓展阅读,更好地感受人物形象/教材的篇幅所限,有条件可以让学生自己阅读;条件限制教师可以找出相关材料打印好让学生阅读。

  《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

  这个片段的后半部分还有精彩的描写,建议老师可以结合在一起,加深对小嘎子人物形象的理解。

  “哈!手枪归我啦!”

  小胖家伙直朝门墩跑去。

  “慢着!”小嘎子脑门上哄哄冒火,又羞又急,“咱们是三盘两胜,倒一回就归你啦?——还有两盘呢!”

  “又三盘两胜啦,你可真会耍赖!好,三盘就三盘!”小胖墩儿挺挺胳膊,乘着一股盛气,又骑马式当中一站。满头燥热的小嘎子,等不得他站稳,奇袭似地窜上去就是一腿,把小胖墩儿扫了个趔趄,可是没有倒。小嘎子紧接又一扑,搂住脖子就按。不料小胖墩儿一哈腰,抓住了他的两肋。小嘎子按了两下没按动,忽觉下半身发起飘来。急撒开脖子去救肋下,却只落得揪住了对方的胳膊,脚下接连又打了两个悬空。“手枪啊手枪!”险险乎就要不保!小嘎子这回真急了。

  他两眼一转,照对方肩膀上就咬了一口,只听“哎哟”一声,就在小胖墩儿一闪身的工夫,小嘎子顺水推舟,一个绊子把他扔倒了。

  这挺不光彩的一招,可惹恼了旁边一个看热闹的。只听瓮声瓮气一声大嗓子喊道:“嘿!怎么咬人哪?”小嘎子急扭头,是个四十多岁的黑墩子。

  由于片段只是这个篇章的一部分,因此,从片段中感知到的人物形象与原著相比,可能是零碎的、不完整的。拿《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来说,从片段的语句中我们能感受到小嘎子有一种孩子似的“狡猾”,好胜心强,挺有心计,这与小说中小嘎子机智、勇敢的性格特点有联系,但不完全一样。教学中,不一定硬要用原著中的人物形象去扣片段中的人物,而应该忠实于具体的语言文字。其实,正因为有差异,我们才能更真切地感受到语言文字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的作用,激发学生读原著的兴趣。

  如何解读《临死前的严监生》?

  有的老师说,咱们中国人历来都提倡勤俭持家,即使有金山银山,奢靡浪费也会败家。严监生如此表现,为什么就说他是吝啬而不是节俭呢?

  对人物形象的具体分析,应该放置在具体而特定的环境中考察。故事发生的环境是:“晚间”,本是点灯的时候;他“病重得一连三天不能说话”,“挤了一屋的人”,预示着要发生重要的事情;“桌上点着一盏灯”,这些都可以成为点两茎灯草的理由。再看严监生本人:课文交代“他是一个十分有钱的人”,在病入膏肓、已不能说话的情况下,他固执地伸出两个指头,不肯撒手西去。病床前众人纷纷猜测,但都猜不到他的心思,他“把头摇了两三摇”(一种不被理解的痛苦),“两眼睁的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愤怒、焦躁和痛恨),“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一种执着的失望)。他这样执着、顽固地交代“遗嘱”,可见此关系重大。最后,当终于有人知道了“两个指头”的含义时,他“登时就没了气”(放心了)。一个垂死的人,临终前没有想到自己的亲人,也没有留恋自己的生命,而是对两茎灯草耿耿于怀。这样的举动显然违背了人之常情,因此可以说,在片段里这个细节刻画是有一定的价值取向,或者说人物的性格特点是相对确定的。

 

点击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相关推荐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