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入学教育》教学反思
一年级是一个人学习的起始阶段,这一阶段学习质量的好坏,对孩子的一生有着无法估量的影响。孩子从幼儿园的小朋友变成一年级的小学生,这是人生道路上一个大的转折。幼儿园以保教为主,老师阿姨细心周到的照顾,让孩子生活得无忧无虑。
孩子的许多知识是通过游戏和接触实物等方式,轻轻松松地学到的。而进入一年级后,每天要上六、七节课,且上课要求思想集中,很多事情都需孩子独立完成。作为班主任,做好处于这一阶段的孩子的教育引导,让孩子更快适应新的环境,十分重要。
一、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习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在入学教育时就要有意识地去激发他们的兴趣,新生入学后,教师不必急于上课,可以带领学生去参观一下学校,让他们熟悉一下学校的环境。看看大哥哥、大姐姐是怎样上课?怎样读书?怎样做游戏的。让他们喜欢上自己的学校,知道学习也是很有趣的。从而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然后,教师在讲课时可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有条件的还可以运用电教手段,去强化学习意识,培养他们的学习热情,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明确学习目的树立远大理想
为了使小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做到学有所用,教师在讲入学教育第一课时,可指导学生认真看图,浅显的让学生自己说,稍难的老师加以指导,最后老师总结使学生懂得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大家庭,包括汉,满,回,苗等五十六个民族;我们的祖国很伟大,有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我们的少年儿童是在和平的环境里幸福成长的,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为了把我们的大家庭建设的更加美好,我们从小就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为了实现理想从小就必须努力学习,长大才能创造美好的生活,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然后联系实际,鼓励小朋友自己发言,我们为什么上学,长大了干什么?现在应该怎样?这样使学生对学习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
三、及早开展行为养成教育
低年级儿童的行为可塑性非常强,此时的行为养成教育非常重要。如果学生在低年级阶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他今后的学习乃至生活都有着不凡的影响;反之,如果错过了这一时段,那学生的好习惯很难养成。所以作为班主任,在学生入学之初,就要及时规范其行为习惯,如诚实守信、语言文明、爱护公物、不乱动别人东西、不乱扔垃圾、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等;生活上,引导其养成不乱花钱、少吃零食、爱惜粮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等习惯。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作为班主任一定要有一双慧眼去观察学生,通过一些细节去了解学生。有针对的、反复的去强调去引导。如要保持正确的坐、立、读书、写字等姿势,并对学生进行常规训练,编成儿歌加以巩固。如:看书写字,注意姿势,不弯不曲,离书一尺,坐得端正,预防近视.” 这样不但达到了教学目的,还培养了学生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