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节的来历和历史
春秋时期,齐国宰相管仲,非常重视林业,他有一句名言:“为人君而不能谨守其山林菹泽草菜,不可以为天下王。”他提倡奖励人工造林,“民之能树艺者”和“能树百果,使繁者,置之黄金一斤,直食八石”。他注重保护森林,防止火灾。他还主张少建宫室,制止滥伐,限制葬地,少占山林。
秦始皇“焚书坑儒”的事尽人皆知,但秦始皇不烧种树之书。在那次全国范围的烧书运动中,只有几种书不烧,其中就有“种树之书”。
汉时以务农为本,西汉文帝、景帝尤其重视农桑。景帝三年(公元154年)春正月下诏书说:“……令其群国务劝农桑,并种树,可得衣食物。”文景两帝在位39年,此类诏书下达9次之多。
南北朝时期,北魏孝文帝取消山泽之禁,给百姓分田植树,规定“男夫一人,给田二十亩,课蒔余,种桑五十株、枣五株、榆三株……限三年种毕。不毕,夺其不毕之地。”
宋太宗赵光义,选拔懂种树技术的农师指导种树造林。在太平兴国七年(公元982年)下诏书说:“明树艺之法者一人,县补为农师。”指每县选拔一名懂得植树技术的人为农艺师,指导植树。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以农桑为立国之本,他首创农桑学校和园林场。这个场在南京孝陵卫东面,现在还是有名的风景区。
清朝左宗棠任陕甘总督时,东起潼关,西到新疆,沿途种植树木,而且布告周知“有毁树者,即军法从事。”他在新疆戍边时,又令兵士自玉门关至迪化(今乌鲁木齐)阿克苏,沿途植柳,长达数千里,曾有“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之句。
到了近代,孙中山先生也热爱林业。1883年他从美国檀香山带回来一株酸豆树,亲手种植在自家的庭院里,现在这棵树依然生机勃勃,吸引着过往行人和游客的注意力。孙中山在公开的演讲中,曾精辟透彻地说:“近年的水灾为什么一年多过一年呢?古时的水灾为什么很少呢?原因就是由于古代有很多森林,现在的人民采伐森林过多,采伐之后不补种,遇了大雨,山上没有森林吸收和阻止雨水,山上的水便马上流到河里,河水便泛滥起来。所以,多种树木便是防止水灾的根本方法。”同时,他认为挽救旱灾的根本方法,也是种植森林,而且要造全国大规模的森林。因此,规定清明节为植树节。
建国后,党中央和国务院向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发出“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伟大号召,林业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1972年2月13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原则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试行)》,并确定了3月12日为我国的植树节。从此,我国各族人民每年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大规模的进行植树造林活动,并让这种精神世世代代传承下去,绿化祖国,造福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