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小学前应该做的准备工作
家长第一步应该做就是用半年到一年的时间,帮助孩子做好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因为帮孩子做些入学前的准备是最重要的。如果这个阶段过渡的好,你的孩子到小学学习将会非常顺利,如果过渡得不好,不但会给孩子在一年级的学习带来困难,甚至,会影响孩子整个人生的发展。
做好这方面的准备工作,可以带孩子参观未来的学校,了解学校的布局,可以给孩子讲讲小学学习的一些有趣的事情,激发孩子对小学学习生活的渴望和向往。此外,在这个时期家长还必须为孩子做好体力、注意力、自制力、自理能力 、独立学习生活能力、知识储备和语言交往能力等心理、生理、知识方面的准备工作。
1、体力准备。由于孩子们到了小学以后有一定的学习负担,还要从事比幼儿园强度更大一些的体育和简单的集体劳动等活动,这些活动都要求孩子要有较好的身体素质,充沛的精力,良好的体力。如果孩子身体过于孱弱,那将会给他(她)入读一年级带来一定的困难。
2、注意力训练。小学课堂教学时间是40分钟,而幼儿园一节课只有20~30分钟,这就要求孩子们注意力的维持时间要更长一些。一年级一般都要求在15~20分钟内完成新课的教学,其它时间则通过各种手段来进行新课的巩固练习。所以,家长们在孩子大班的下学期,可以通过要求孩子做一些需要通过意志努力的事(以专心听大人讲话为主),有意识的测评一下自己孩子的注意力维持时间,如果发现孩子的注意力维持时间过短,则可以通过一些有效的训练来提高孩子的注意力维持时间。比如:在满足孩子某些要求时,事先要求其专心地做一件事情;孩子在努力的做好一件事情以后要给予鼓励。
3、自制力的训练。学校很多规章制度需要孩子们遵守,如果违反了,会给班里带来损失,因为孩子不良的行为习惯长期得不到纠正,在班里会受到批评或其他孩子的职责。所以培养孩子们自觉遵守一些规则的自制力很重要。平时和孩子一起游戏时,要求孩子遵守规则和适当增加一些竞争性的游戏。其间,一方面鼓励孩子力争取胜,另一方面,要培养孩子对失败的承受力;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向孩子介绍上课的一般过程、形式和要求,还可在家里进行模拟训练,使孩子入学后的行动“有章可循”; 建立稳定的作息制度,使孩子逐渐形成时间概念,形成有张有弛的生活节奏。
4、自理能力、独立学习生活能力的培养。孩子入读小学后,不但要求自己能做的是自己做,如:独立完成作业,自己整理书包,检查文具书本是否齐全。班里也会有很多岗位需要孩子们去履行岗位的职责,如:值日扫地、整理桌椅、帮老师收好清点作业等等。这些都要求孩子要有较强的自理能力。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需从日常生活开始,孩子能做的尽量让其做,做不好则在旁指导,切忌包办代替,对孩子做好了某一件过去做不好的事,要给予鼓励。
5、知识储备:从幼儿园到小学,学习取代游戏成为孩子主要的活动方式。在入学前,认识和会写少数几个汉字还是必要的,起码要能认识和书写自己的名字。认识和写字不是学龄前孩子的任务,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会很自然地接触到一些最一般的汉字,作为家长可以有意识地让孩子认识数十个或上百个最常用的汉字,这样做旨在让孩子在学汉字以前能有一个适应的过程。但要注意,我们强调的是认识不是书写。小学的算术是从最简单的计数和运算开始的,许多在幼儿园学习过的知识在小学还要学,因此,大部分孩子进小学后学算术不会有什么困难。除非孩子对计数和运算有特殊的兴趣,否则没有必要再让孩子学更多的知识。 这个工作千万不要矫枉过正,在入学以前,教孩子太多小学将学到的知识是没有必要的,有时还会起到不好的作用。一个小学生坐在课堂里,如果他/她听到教师讲课的内容都是他(她)已经学过的,他(她)就不会有新鲜感,就没有学习的动机了。
6、语言交往能力的培养:目前,小学都要求普通话教学,所以小朋友听说普通话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他们能否很快的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平时家长必须有意识的多与孩子讲普通话,鼓励他们用普通话讲幼儿园发生的事情,介绍自己的朋友,讲得不准,讲得不好,千万不要讥笑,打击了孩子的自尊心。还可以多让孩子看一些普通话的动画片、儿童电视节目等来提高他们听说普通话的能力。
如果做好了学前的准备工作,孩子幼小过渡好,入学以后就可以尽快学的学习生活,缩短甚至消除入学不适所带来厌倦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