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奥数网

全国站
奥数网

父母协助孩子管理情绪的步骤

新浪博客 2010-01-08 09:12:13

  每个人都有情绪,家长们可不要以为孩子小就忽略他们的想法和情绪哟,怎样帮助孩子有效控制种种情绪,以下的步骤父母们可要好好学习!

  第一步:察觉孩子的情绪

  要做敏感的父母,通过对孩子语言、游戏等等察言观色,察觉出孩子的异常情绪。孩子常常在幻想的游戏中,利用不同的角色、场景及道具表现种种的情绪,如果看到他们表达严肃的主题,如疾病、伤害或死亡时,敏感的父母能够从孩子游戏中表达的恐惧而获得提示,然后将这些恐惧提出讨论并让孩子得到慰藉。

  当父母感到自己的内心与孩子结合,知道自己感觉到孩子的情绪,就体验了情绪管理的基础,也是帮助孩子管理情绪的第一步。

  第二步:认可孩子的情绪

  对于父母来说,认识到孩子的负面情绪是亲近与教导的机会。父母应该了解,孩子的愤怒并非一定是对父母权威的挑战;孩子的恐惧也不是他们胆小或者父母无能的证据;而孩子的悲伤不一定表示父母“今天又多件麻烦事要解决”。

  一个孩子伤心或生气或害怕的时候,最需要父母。在面对一个坏情绪的孩子时,我们有时候免不了故意视而不见,希望这些坏情绪会自动消散,但其实并不然。可如果我们能够和孩子谈及他的情绪,认可他的情绪,负面的感受就会消散。因此,在情绪未上升到要爆发的危险前,趁早认可这些微弱的感觉是有意义的。

  几乎每个孩子都害怕打针,但有时候又不得不打。有一个家长很在意孩子的情绪,所以,去医院前会明确跟儿子说好:“你这次的病很重,估计十有八九要打针,忍一下就过去了,总比发烧舒服,你现在是不是特难受浑身疼?”儿子权衡了一下利弊,决定接受可能要打针的事实。

  家长说,只要是事先跟他说好的,打针的时候他都会比较配合。只有一次例外,是因为她承诺只打一针,结果医生给开的是青霉素,需要做皮试。小家伙不依不饶了:“明明说好就一针,干嘛非要多扎我一针?”

  这位家长的做法还是很值得借鉴的,她知道孩子对于打针很紧张,却没有回避孩子的情绪,而是跟他先行探讨这种恐惧,让孩子有备而来,恐惧也就减轻了不少。

  在情绪未增强前认可,也给父母一个风险较少的机会去练习倾听和解决问题的技巧。如果父母对孩子摔坏的玩具或轻微的擦伤表示关注与担心,就是发展亲子关系的基础。让孩子知道你是他的盟友。

  第三步:确认孩子的情绪

  这需要父母以同理心去倾听,并肯定孩子的感受。孩子能够洞悉父母的身体语言。我们的目的是要以轻松体贴的态度交谈,那就采取一个表明此种态度的姿势。坐在跟孩子同高度的位置,深吸一口气,放松自己,同时集中精神。我们的专注使孩子了解我们很认真地对待他的事,并且愿意花时间在这件事上。

  孩子表露他的情绪时,我们就回应所听到和留意到的事情。这样是向孩子保证我们在仔细地倾听,同时肯定他的感受。可以说:“我提起张老师的时候,你好象不太高兴。”然后等他的反应。

  第四步:协助孩子表达情绪

  情绪的描述伴随着父母的同理心。一位妈妈每当看到孩子掉眼泪就会问:“你感到十分伤心,是吗?”这样,孩子会感觉到妈妈的关爱,愿意用语言来描述他的感受。

  但孩子的语言能力还处于发展阶段,有时很难描述好自己的情绪,父母可以主动帮孩子提供一些描述情绪的字眼,如紧张、担心、伤害、生气、难过及害怕等,帮助孩子将一种无形的、恐慌的、不舒适的感觉转换成一些可以被定义、有界限,而且是每天生活里正常的一部分。

  孩子越能精确地用语言表达他的感受就越好,因此,父母还要设法帮助他说中要害。而且,人通常有混合的情绪,比如快乐的同时,又会感到恐惧,但对孩子而言就可能造成烦恼了。

  第五步:解决孩子的情绪

  一些开放式的问题很有帮助,比如“你觉得什么事情让你伤心?”“是不是今天发生了一些不好的事?”可以提供一些假设性的想法来帮助孩子找出原因。与孩子一起讨论解决问题的一些方法,父母的主意可能是一大帮助,尤其对于年幼的孩子,他们通常苦无对策。可是,重要的是避免越俎代疱,应该鼓励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并且选择一种或几种方法做尝试。

  如果孩子选择一个行不通的解答,就要帮助他分析,之后,可以重新开始讨论解决问题的办法。让孩子了解一个意见的取消并不表示这番努力完全白费的。指出这只是解决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一部分,每一次的调整只会让他们更接近成功。

 

相关推荐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