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奥数网

全国站
奥数网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学实录——发现美 感受美 表达美——“桂林山水”教学实录(第二课时)

网络 2009-11-20 23:07:33

  【教学思考】:

  语文教学与生活结合,最根本的做法是建立文本、文字与学生生活的联系,避免文本、文字与生活经验的疏远和隔离。《桂林山水》是一篇游记,是作者在一次旅游生活中对美的发现和讴歌。尽管作者不是“我”,桂林山水离我们也很远,但旅游离我们近,发现美、感受美、表达美,我们都需要。学习《桂林山水》,固然要认识桂林山水的特点,但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学习如何旅游,要学习如何在旅游中发现美、感受美、表达美。

  尊重语言文字,理解语言和文字的内在规定性,是学生通过语言文字这一工具了解他人、进入社会和理解历史的必要前提。我执教《桂林山水》第二课时,从检查字词入手,紧紧抓住文字语言分析,引导学生深入作者内心,体会作者的感情,观察、学习作者理解和表达生活的方法,口头交流游记的写作思路,目的就在于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够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获得前人的经验参照。

  在《桂林山水》中,作者超越了“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简单结论,用自己的眼睛发现了桂林山水独特的美。而对于学习《桂林山水》的学生,又该怎么办?答案也在超越——不仅超越“桂林山水甲天下”,也超越漓江的水“静,清,绿”,桂林的山“奇,秀,险”……“用自己的眼睛”就是对文本和作者的超越。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意识到,以后在旅游中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发现美,用自己的声音表达美,获得自我发现和自我表达的愉悦。

  【教学现场】:

  一、检查阅读和字词掌握,学生表现很好。

  二、感悟文本内容

  师:请大家看课文的第一句:“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板书:甲天下)……这是谁的说法?

  生:人们说。

  师(在“甲天下”前加上“人们:”):作者是否同意桂林山水天下第一?

  (师板书:“作者:?”)

  生1:在这里,作者是相信桂林山水天下第一的。但是作者没有直接表明,而是用“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这种方法来说明“桂林山水甲天下”的。

  生2:我也认为,作者是相信“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因为在第二、第三自然段里面虽然没有直截了当地说出来,但在描写山、描写水时暗示了“桂林山水甲天下”。

  师:请你读一读相关的文字,大家一起想一想,作者想说什么?

  生:“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我攀登过峰峦雄伟的泰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

  (学生还是坚持认为作者的意思是漓江的水比大海和西湖的水更好)

  师:作者的意思是漓江的水超过了西湖和大海的水?(生犹豫迟疑)有的同学在犹豫了。大家再看一看书,这里是不是说漓江的水天下第一?

  生:我觉得,作者并不是说大海和西湖的水比不上漓江的水。他看见过大海,也赏玩过西湖,却从来没有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意思是漓江的水很特别,它的水不同于大海和西湖的水。

  师:这位同学的意思是,作者想说漓江的水很特别。漓江的水、大海的水和西湖的水是各有——

  生1:各有千秋。

  生2:各有特点。

  (师擦“?”板书:有特点)

  师:作者认为桂林山水有特点,是什么呢?作者从几个方面描述了桂林山水的特点呢?

  (教师引导学生感受桂林水的特点,山的特点,山水结合的特点以及作者的表达和写法)

  三、体会作者情感

  师: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作者发现了漓江的水“静,清,绿”,桂林的山“奇,秀,险”,游桂林山水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这些特点。想一想,作者有了自己的发现以后,他会是什么心情?

  (生纷纷发言:激动、赞美、兴奋、自豪)

  师:为什么自豪?

  生:因为他发现了。

  师:发现了什么?

  生:漓江的水“静,清,绿”,桂林的山“奇,秀,险”。

  师:我们现在来读一读第一句。读出作者的心情。

  (生读)

  师:“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在这里“真”字和“啊”字有什么作用呢?如果去掉“真”和“啊”,改成“漓江的水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大家读一读。

  (学生对比朗读后,老师范读)

  师:这是作者游览中发现了美,发现了别人没有发现的东西,而由衷表达的欣喜和赞美。要读好这篇文章,首先要“入境”,头脑中要有这些美境,有这些画面,多美呀!第二要“入情”,作者在这里游览着,发现着美,他抑制不住地想表达美,歌唱美。

  现在请一位同学入境入情地把全文读一读,其他同学可以闭上眼睛,体会作者的心情,随着作者的指点和描述去观察美,发现美。

  (一生投入地朗读全文,师生共同鼓掌感谢)

  四、引导学生超越文字和作者

  师:现在,我们有了作者眼中的桂林山水。那你呢?你到桂林后怎么看?(板书“你:?”)

  生:我到桂林,还想去观赏那里的树木,体会树木的茂密和生机。

  生:桂林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一个风景区,那里居住着很多少数民族,我对少数民族的服装、人文风情感兴趣。所以,我到桂林,不仅要观赏作者写出的山、水以及山水结合的特点,也要观察那里的人文风情。

  师:好!说得真好!注意,两个同学都有一个想法值得陈老师学习,也值得我们大家学习。这就是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师板书“用自己的眼睛”,一生插嘴:发现美),对,用自己的眼睛发现美(板书:“发现美”)。我们要向作者学习,旅游的时候不是重复别人的发现,而是发现自己心中的桂林。当你用自己的眼睛发现自己的美的时候,你的心情是什么——

  生:激动、欣喜和赞美。

  师:对,我们可能就和作者一样激动、欣喜和赞美,这就是旅游的乐趣。这是诗人贺敬之对桂林山水的发现和歌唱:“云中的神呵,雾中的仙,神姿仙态桂林的山!情一样深呵,梦一样美,如情似梦漓江的水!”(生鼓掌)这首“桂林山水歌”大家下课以后找来读一读,琢磨一下,两位作者心中的桂林山水有没有不同。

  五、指导学生习作

  师:文章的开头:“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想一想,它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两个学生都认为是总写,并阐述了理由)

  师:还有其他意见吗?

  生:我认为,“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是在写游桂林山水的原因。

  (老师让学生阅读,学生读后还是坚持认为是总写)

  师:想一想,作者听到这一句的时候,他已经去过了,还是没有去过?

  生:没有。

  师:对!是听人们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我们才乘着木船荡漾在漓江上,来观赏桂林的山水。注意“来”观赏,才来了。想一想,第一句是原因,还是总写?

  生:是原因。

  师:陈老师的看法,也是写原因。它就像我们听到某个人说,某个地方好玩,我们就去了。这实际上就是一种写游记的方法。有哪位同学最近出去旅游过,用这种方法来开一个头?

  生:我去的是青海湖。我们学过一篇青海湖的文章,我的印象比较深。回去跟爸爸说想去看一看,出乎意料,爸爸竟然答应了。

  ……

  师:容中尔甲唱的:“神奇的九寨——”

  生:“人间的天堂。”

  师:于是,我们就去游九寨沟了。把这个过程写出来,就可以写成游记。它的写作思路就是,我听说某个地方好,我就去了,去了以后,我发现了什么,走的时候感受是什么,这样写出来就很清楚明白。但要写精彩,重要的是什么——

  生:用自己的眼睛。

  师:希望大家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大家回去以后,可以照着这样的方式写一写自己最近的一次旅游,当然除了景物,大家还可以把旅游的过程、旅游的心情写得生动一些。

  这篇文章开头“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是引起游览的原因。那还有没有其他开始的方法呢?下一课是《林海》,大家下来研究一下,它的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又起什么作用?

  大家再读一读《桂林山水》这篇课文,这一次,你可以体会着作者的感情读,也可以用自己的判断和思考读。

  (生读课文)

  师:陈老师想知道,你们认为这一节课陈老师最想让大家明白的是什么?

  生:用自己的眼睛。

相关推荐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