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奥数网

全国站
奥数网

小学语文说课稿——我被孩子牵着走了

网络 2009-11-07 12:58:58

  《自然之道》这篇课文以作者一行人在海岛上所闻、所见、所做、所想为线索,描写了小海龟群离巢入海被食肉鸟啄食的惊心动魄的冲突场景。揭示了大自然万物都有生存之道,躲避灾难之本能的秘密。

  其实对于本课的教学,我并没有理好思路,不是我没有去备课,在上周六时,读着课文,我没有思路,没有找到切入点,尽管我也上网搜索了别人的教学设计,可是觉得并不满意。也不是觉得他们的设计糟糕或者吹捧自己,而是觉得他们的设计并适合自己的教学,或不适合自己的班级。

  周日晚上,我再读课文,说来好笑,我的床头就放着自己的教学课本,睡觉前读读,寻找一些灵感。“勤能补拙”,因为有时无法给备课留太多的时间,于是就这样来弥补。

  还是理一下头绪吧,即使什么都没有,就带着孩子去读一读课文,说一说感想,只要思从文中来,想从文中来,那么总能吸收语言,感悟文本。

  释题入手

  《自然之道》,那么先解决课题吧。课始,我说:“孩子们,放眼我们周围,自然界一切变得奇妙。你们有否觉察?”他们说了现在春季的动物、植物的特点。

  “是呀,春暖花开,燕子归来,这是自然现象,也是自然——(学生齐答:之道),那么你们能明白自然之道是什么吗?”

  “本来就是这样的。”“必须这样存在的。”“原由的规律。”

  他们能意会了,我想在课后再让他们说说还有什么现象也是自然之道,那么他们就会领悟了。

  初读置疑

  我对孩子们的读书很放心,学习有困难的孩子,他的困难也不在朗读上,最困难的一个也能在我上课前就将课文读熟的。但是这课的字词有些麻烦。解决“拦路虎”,他们也应该没有问题。

  有时,我布置:自己将课文读读,想想你在预习中碰到了哪些困难?有什么问题?好了,与同桌一起交流字词。

  他们很快地进入了学习的状态,我到那几个孩子身边去,不过他们的同桌已在提示他们了。

  然后,朗读课文,我觉得第一课时先保证读书的时间,不管怎样,只有将书读好,才能进行其他学习。

  读完课文,我让孩子们将他们的疑问在小组内解决,还不会的提出,在全班同学中交流。这样,字词方面就比较少,有些也可以在结合课文学习进行理解。

  释疑学习

  小组学习好了后,我请小组长将本组不能解决的问题提出来。除了几个是一些“豆芽为什么会长出叶子“这样无聊的问题,有两个问题我让学生讨论交流。

  问题一:向导知道“自然之道”,为什么要抱起那只幼龟想大海走去?

  问题二:向导既然知道这是一只“侦察兵”,为什么不干脆将这只幼龟重新赶回巢穴。这样后面的幼龟就不会出来了。

  问题一我在上课之前考虑过,本来就决定让孩子们自己去讨论解决的,主要的是我心里也有底,这样才能引导他们。

  孩子们的讨论也比较深入:

  看法一:向导是知道这是“自然之道”,但他的同伴们不知道,反过来指责他,为了让他们见识一下这样的规律,所以就这样顺他们的意思去做了。

  师:对呀,他们本来就是来见识幼龟是怎样爬向大海的,现在就让他们看看这中间的挫折吧。

  看法二:向导被指责“是见死不救的人”,在面子上觉得过不去,就抱着幼龟朝大海走去了。

  师:人的面子有时真是害人。

  看法三:他们这样自作聪明,就让他们看看这样的后果吧,破坏自然规律就没有好结果。

  师:你的想法有总结作用了。

  ……

  最后,我还是根据“向导若无其事地说‘叼就叼吧,自然之道’”这句话来理解,不过也觉得这样都有道理。

  可是针对问题二:我没想过,让他们讨论,他们也觉得是向导考虑不周,要不可以有两全其美的办法。

  我只能说:我们下课后再想想吧,可能是向导没有我们小孩子聪明。

  今天继续上第二课时,我觉得这个问题还是没有好的方法。学习完了课文,我就拓展12课的《大自然的启示》来学习了一个章节。

  后续:这样的课文,我真的还是有些问题,主要是自己备课的不足,可能太粗糙了。这单元是说明性的文章,那天看了二月兰的有关说明文的教学反思,我也仔细琢磨了一回,我的悟性不怎么样,让他山之石也攻不了玉。

  不知大家有什么好的建议?朋朋救命呀!

 

相关推荐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