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曼谷的小象
【第一课时】第一部分
师:大家告诉我,今天我们讲什么课文?
生:《曼谷的小象》。
师:谁想上台露一手?(一学生举手)好,你来,请你把课题写在黑板上。大家看他那个“曼”字怎么写。先写一个……(生接:日)日下面是个……(生接“四”)最下面是什么字?(生接:“又”字)“曼谷”是什么意思?
生:曼谷是泰国的首都。
师:对,从这儿坐火车到上海,然后坐轮船一直往南走,进入南海,绕过越南往北拐,一进泰国湾,就快到曼谷了。但是,什么叫首都呢?
生:国家领导人住的地方就叫首都。
师:国家领导人住的地方,不一定吧?我们国家领导人住在中南海,中南海是我国的首都吗?美国总统住在白宫,白宫就是美国的首都了?俄罗斯总统住在克里姆林宫,克里姆林宫就是俄罗斯的首都吗?究竟什么是首都?
生:国家领导人办公的地方。
师:还不太确切,应该说国家最高政府所在的城市,国家领导人办公的那座城市叫首都。其实“首都”这两个字中,有一个字就是城市的意思,知道是哪个字吗?
生:“都”字。
师:对,用“都”字组个词,表示城市的意思。
生:都市。
师:对。
生:成都。
师:也能说得过去,可以理解为“成功之都”嘛!
生:首都。
师:当然对了,国家的第一城市,首要城市嘛!
生:都城。
师:可以,就是首都。过去也叫国都、京城,有时还可以叫京都。我们今天讲的这个故事发生在哪里?
生:曼谷。
师:再说一遍,曼谷是泰国的什么城市?
生:泰国的首都。
师:我们讲的是曼谷的什么?
生:小象。
师:(指在黑板上写课题的学生)她写字写得好不好?
生:不太好。
师:太苛刻了,我就觉得她写得不错。大家一起来读读课题。
生:“曼谷的小象”。
师:你们只是把这五个字读出来了,我从你们读的声音中没有听出来对这个小象的喜爱。能不能让我在你们的语言中听出来你们对这个小象的喜爱?
生:能。
师:谁来读一下?(一学生读课题)
师:好不好?
生:好。
师:谁能比他读得还好?(一学生重读)
师:这次读得不好,再读一次。(学生重读)
师:这次好。(多次让学生站起来读,都读得不错)很好,大家读。
生:曼谷的小象。
师:读过这篇课文没有?
生:读过。
师:还想不想读?
生:想。
师:还想读就打开书,听我说,读一遍课文就坐好,怎么读呢?想怎么读就怎么读。读完了,你得告诉我,你看到了什么?(学生各自读课文)
师:我告诉你们,读完了课文就不能悄悄坐着,应该想说点什么。你从书里看到什么了,想到什么了,想说什么呢?都可以说,谁想说话?
生:我知道了小象用它的长鼻子把汽车从泥坑里拉出来了。
师:对不对呀?
生:对。(教师请学生板书“拉汽车”)
师:而且她把这一课最主要的事儿说了,谁还想说?
生:我知道了小象先吸水,伸直鼻子把车身上的污泥冲干净了。
师:他又说了一个“洗汽车”,行不行?(请学生板书“洗汽车”)
生:行。
师:还有什么?
生:我知道了曼谷有一只能听懂人话的小象。(教师请学生板书“小象”)
师:对,它干了这两样活对吗?还有谁?
生:我知道了阿玲乐意帮助人。
师:对,阿玲乐意帮助人。(请学生板书“阿玲”)
生:我想知道“颠簸”这个词怎么讲。
师:你把“颠簸”这个词前前后后的句子读一遍。
生:(读)“清晨,我们乘坐的汽车在高低不平的公路上颠簸。”
师:在什么样的路上走啊?
生:在高低不平的路上。
师:你要是坐上汽车在平平的柏油马路上走,那种感觉你还记得不记得?
生:记得。
师:那你坐汽车下过乡吗?走过高低不平的路没有?
生:走过。
师:走在高低不平的路上是什么感觉?你过前面来,(让学生坐在台前的一把椅子上)这是汽车,我现在是司机,现在汽车走在平整的大道上,你是什么感觉?
生:很舒服,想睡觉一样。(众笑)
师:现在汽车出了城,走在乡间的小路上,高低不平,你是什么感觉?(教师在后面上下左右晃动椅子)
生:很颠的感觉。
师:很颠是什么样的感觉?
(学生坐在椅子上一弹一弹地做样子,引起师生的笑声)
师:颠簸是什么意思明白没有?你给讲讲。
生:是坐在车上,走在高低不平的路上,颠……颠得屁股疼……(众笑)
师:是这个意思不是?(生答:是)谁还想说?
生:我想知道,小象为什么能听懂人话?
师:这个问题你先记住,一会儿课堂上会讲到,你就明白了,如果不明白再问,记住。谁还有?
生:我知道了有一辆汽车陷进了泥坑里。
师:对呀,要不怎么会拉它,洗它。你会写“车陷坑“三个字吗?
生:(想了想)会。
师:那就请你写到黑板上去。(学生板书“车陷坑”)
生:“潇洒”是什么意思?
师:你也记住,后面会讲到的。
生:我知道了雾有三种颜色。
师:三种颜色,很有意思,他说到了雾,另一位同学还说到了路。(板书“雾”“路”)那么我让你把课文的这个故事简单地讲一讲。你会讲吗?讲的时候要包含这些内容(指板书上所写的)谁能讲?(学生思考)互相练一练。(学生之间互相讲)
师:好,注意,想好没有?没有?那我给你们提个头,这样讲,先讲在什么地方,第二讲雾,这雾是什么时候的雾?
生:早晨。
师:地点有了,时间有了,具体的地点“路”也有了,第四讲阿玲,第五该讲谁了?
生:小象。
师:第六呢?“拉汽车”,第七呢,“洗汽车”把这些串起来,故事就成了,谁能串一下呢?
生:在曼谷的时候,我们乘坐的车在高低不平的路上,陷进了……
师:哎,这个字没说。(指板书“雾”)
生:在曼谷的一个早晨,大雾朦朦,我们乘坐的车在高低不平的路上陷进了泥坑里,这时候,阿玲带着她的小象过来了,她看见车轮陷进了泥坑里,就好像对小象说:快帮帮他们。小象好像听懂了她的话,就用它的长鼻子东一掀、西一撬,把汽车从泥坑里拉出来。接着阿玲又拉着它的大耳朵指着车身上的污泥,小象转身往金色的雾中走去,一会儿就甩着长鼻子回来了,一下子就把车身上的污泥冲得干干净净。
【第一课时】第二部分
师:讲完整没有?讲完整了,而且讲得很详细。你们能不能讲得再概括一些,再简单一些。能不能超过他?
生:早晨满天飘着雾,我们的汽车陷进了泥坑。正在这时阿玲和小象来了,给我们拉车又洗车。
师:又有点太简单了。地点也没有说,“给我们拉车又洗车”也说得不明白。既要简练又要说明白。
生:一天,我们在曼谷近郊开车,天上大雾朦朦,不小心车陷进了泥坑,正在着急,阿玲来了,她指挥她的小象帮我们把车拉出来,又洗干净,这真是个奇迹。
师:多简单多明白,现在都能说这段话了吧,好,有很多人能说了,你再来试试。
生:我在曼谷的时候,有一天早上,天上笼罩着彩色的雾,我们乘坐的汽车在高低不平的路上颠簸,忽然车轮陷进了泥坑,正在着急的时候,阿玲带着她的小象出现了。阿玲就指挥小象帮司机拉车,又指挥小象洗车。(学生说的时候,教师不时点头,说完后掌声四起)
师:好不好?
生:好。
师:就会说别人好,就会给别人鼓掌,你就不能给自己赢得一点掌声吗?
生:我在曼谷的时候,一天清晨,天上笼罩着彩色的雾,我们乘坐的汽车在高低不平的路上颠簸,忽然,汽车的轮子陷进了泥坑,司机正在着急,阿玲出现了,阿玲指挥小象把汽车拉上来,又指挥小象冲洗汽车。
师:现在谁还不能说的举手,我帮一帮他。(对一学生)你来找一个全班最不能说的。(学生无语,众笑)是不是你呀?我帮你说一遍?
生:我可不可以自己说?
师:好啊!
生:在曼谷的一个清晨,天笼罩着雾,我们乘坐的汽车在高低不平的路上颠簸,忽然汽车的轮子掉进了泥坑,正在我们不知道怎么办的时候,阿玲带着她的小象出现了。阿玲指挥小象帮我们拉出汽车,又指挥它帮我们冲洗汽车。(众人鼓掌)
师:非常好,大家都知道课文的主要内容了吧?
生:知道了。
师:光知道这个不行,这是表面的故事,这故事背后还藏着东西呢?你们可能还不知道藏着什么东西吧?
生:不知道。
师:要想知道故事后面藏着的东西,得依靠想象,我下面要说一段话,大家一边听,一边想象。我说什么内容,你就想象什么内容,最后看看有什么感觉,跟着感觉走。好,大家闭上眼睛听,(教师轻柔徐缓地,极富描述性和追忆性地说)绿油油的禾田,绿油油的草地,草地上点缀着淡淡的紫色的野花。天上飘着彩色的雾,橘红色的、金色的、紫微微的。一个妇女,穿着绣花上衣,白底红花的裙子,微微一笑,满口洁白整齐的牙齿。小象身上的铜铃那么悠扬悦耳。阿玲和小象帮人拉汽车、洗汽车;人家谢她,她又是微微一笑,走了,走进了彩色的雾中。——好,睁开眼睛,告诉我,你感觉到故事后面藏着什么了吗?
生:我觉得这个故事处处都很美。
师:太棒了!整个故事所描述的环境,所描述的事件,和所接触到的人物,都给人一种什么感觉呀?
生:美。
师:大家很会想象,把故事后面藏的东西都给感觉出来了。大家既然感觉出来了,那我们就像刚才我说的那句话,跟着怎么样?
生:跟着感觉走。
师:你们各自拿出一支笔来,现在可真要跟着感觉走了。你好好地一句一句地往下默读,去课文中进一步寻找美、发现美,把“美”勾划下来,再有感情地读出来,欣赏这个美,好吗?先要好好默读,体会。(学生开始默读)
师:谁已经找到了美就坐好,没找到的继续看看书。已经找到的想想该怎么说,我叫谁,就站起来这样说:第一句话是我觉得什么什么很美,然后把你认为美的课文读出来。读得也要美,叫人感觉也很美,要有感染力,能做到吗?
生:能。
师:先别吹牛,我先听一听。
生:我觉得曼谷的野花、草地和海边都很美。(读)“绿油油的禾田……一直延伸到海边。”
师:大家认为他读得够美吗?
生:不美。
师:心里觉得美没有读美,发现你的缺陷没有?读课文差点,理解能力有,发现问题能力强,就是不会读,不会表达,这就是你的缺陷。以后这方面要努力。大家是不是也觉得这一段确实很美。
生:是。
师:谁能美美地把它读出来?
生:(读)“在曼谷近郊……延伸到海边。”
师:够美吗?
生:不够。
师:大家还不太满意。
生:(读)“在曼谷近郊,绿油油的禾田和点缀着……”
师:(打断)等一下,我有点迫不及待了,她读得是不是很美呢?
生:是。(教师请刚才读的学生继续读)
(此生继续读至“延伸到海边”,教师随机指点)
师:读得确实很好,只是有一点:你这“延伸”只能延伸五里,能延伸到十里吗?(学生答能。教师请她再读一次,要延伸到十里)
生:(读课文,但“延伸”仍没有读得很远)
师:大家想一想,绿油油的禾田和点缀着野花的草地,你喜欢这么小一片的呢?(做手势一小片)还是一望无际的一大片?(生答:大片的)能把这么美的景色读到二十里,让它延伸到海边吗?大家一起读,看着我的手。(生读,教师打拍子指挥)
师:嗯,好多了,快到二十里了,(众笑)再读一次,特别注意(范读)“一直延伸到海边”。
(学生再读)
师:好,够二十里了,这次一下子读到五十里!(众笑)行吗?
(学生再读,效果不错)
师:真的延伸了五十里。我问你们,我们从五里读到十里,又读到二十里,五十里,这正是这句话中的哪个词语呢?
生:延伸。
师:对,延长,伸展,好,我们集体再读一次。(生再读一次)课文上说“点缀着野花”这个“点缀”是什么意思呢?我想哪,是不是这样:(到黑板前解说)这黑板好比是那片草地,上面从这边到那边,密密麻麻地种满了花。“点缀“是这样的吗?
生:不是。
师:那就是在草地上从这边到那边整整齐齐地种了一行,是吗?
生:不是。
师:也不是?那点缀究竟是什么样子呢?(有学生举手)好,你过来,给你这支粉笔,你在这片草地上(指黑板)给点缀一下。
(学生在黑板上无规则地画了一些小圈儿)
师:点缀是这样的吗?
生:是。
师:啊,我知道了,(一边指着学生画的小圈)有的地方多一些,有的地方少一点;有的地方密一些,有的地方稀一些,没有什么一定的规矩。这就是点缀吗?
生:是。
师:谢谢大家,你们给我讲清楚了什么叫点缀。说到这儿,你们已经发现了什么美?
生:绿油油的禾田美。
师:对,这绿油油的禾田是很美,你把它写到黑板上去。(学生板书“禾田美”)除了禾田美,还有什么也很美?
生:野花美。
师:你读一下这一句“点缀着淡紫色野花的草地”,这句话是说野花呢?还是说草地呢?
生:是说点缀着紫色野花的草地。
师:你把那句话朗读一下。
生:(读)“绿油油的禾田和点缀着淡紫色野花的草地,一直延伸到海边。”
师:是写野花还是写草地?什么美?
生:草地。
师:对,什么样的草地?
生:点缀着淡紫色野花的草地。
师:(让刚才的同学上前来)你觉得在“禾田美”下面该写什么?
生:草地美。
师:对了,草地美。你来把这三个字写在黑板上。(学生写板书)趁热打铁,我们再读一次。
(学生齐读第一自然段)
师:还发现了什么美了?再看看。
生:颜色美。
师:什么颜色?读,读得美美的。
生:“在曼谷近郊……延伸到海边。”
师:你还是读这两句,禾田因为绿油油而美,草地美是因为绿色的草场上,有野花,所以她说颜色美,也对,不过都包括在禾田美和草地美里了。对不对?看看还有什么东西美?
生:我觉得泰国妇女穿的衣服也很美。
师:你读读,我听听美不美。
生:(读)“后面跟着一位……白地红花的裙子。”
师:这个阿玲糟糕透了,只是穿的衣服很美,你要是觉得还有别的美,就继续读。
生:(读)“走到车前……整齐的牙齿”。
师:对。阿玲是不是光是衣服美呀?
生:不是。
师:作者写她穿的衣服美,又让她张嘴微微一笑,露出两排洁白整齐的牙齿,美不美呀?
生:美。
师:那么可以整个儿说阿玲这个人怎么样啊?
生:很美。
师:(叫一学生上黑板写“阿玲美”)好了,这节课我们先上到这儿。
【第二课时】第一部分
师:刚才这位同学发现了阿玲很美,他读了阿玲的穿着打扮和她的笑容。大家打开书,再看看这一段。这一段他读了,读得还不够太美。你们再把这段练习一下,看能不能比他读得还美。(学生各自练习)
师:大家一起来读。(学生齐读至“整齐的牙齿”)
师:嗯,挺美,你们是不是觉得读一个妇女,就应该温柔一点?
生:是。
师:所以就太温柔了,再响亮一点,开始。(学生一起重读,教师时而指导)
师:阿玲就这么美吗?就外表美吗?还有别的地方没有?
生:她的心灵美。
师:读一读我听听怎么美。
生:(读)“阿玲绕着汽车……泥坑的轮子。”(其间,教师纠正了一个读错的字,并解释了读错的原因)
师:他读得比较吃力,谁能读好?(指一位学生起立)谁想当阿玲?(众笑)好,你来,阿玲来,到台前来。我当小象,(众大笑)啊!和这位阿玲站在一块儿,我不像小象,倒像只大象。(笑声)不管像不像,我还是小象。这是我的长鼻子,(指右臂)这是我的大耳朵,(顺手拿了一本课本,放在脸旁)你(指站起来的学生)来读课文,你(阿玲)做动作。她读一个动作,你做一个动作。读得慢一点,留给阿玲做动作的时间。啊,还缺一辆汽车,就用它代替吧!(搬了一个坐凳放在台边)好,开始。(学生慢读,阿玲表演,笑声不断)
师:阿玲一共做了五个动作:走一圈、沉思片刻、拍小象的鼻子、贴耳朵、用手指轮子。你觉得哪个动作最能表现她心灵美呢?
生:我觉得“沉思片刻”最美。
师:沉思片刻最能表现阿玲心灵美。为什么?
生:她在想,想办法,怎么往出拉车。
师:说得对,还有吗?
生:我认为阿玲绕着汽车走一圈最说明她内心很美。她走一圈是想看一看汽车出了什么问题,(师插话:要调查研究一番,对吗?)对,调查清楚了,才好想办法解决。所以“走一圈”最重要。
师:啊,又变成“最重要”了,说得过去。
生:阿玲拍小象的鼻子说明她办法想出来了,她让小象用鼻子去拉车。
师:我想知道这个动作能不能表现阿玲的内心美。
生:能。她想办法帮助别人拉车,肯帮助别人,很善良,就是心灵美。
师:这回说清楚了,还有吗?
生:阿玲用手指了指汽车轮子,让小象去拉车,这也说明阿玲心灵美。
师:对,还有一个动作,贴小象的大耳朵,美吗?
生:美。
师:怎么?这么一贴,心灵就美了?(众笑)
生:贴小象的耳朵说明她喜爱小象。
师:很好,阿玲很爱小象,人和动物这么亲密地相处,奇迹就创造出来了,(叫起一个学生)你刚上课时问了一个问题,小象怎么能听懂人话?现在你自己能答了吗?
生:能。因为阿玲爱它,它就听阿玲的话。
师:是的,阿玲虽然没有说话,但一拍它鼻子,一指汽车,它就懂了,课文还有什么美吗?
生:雾美。
师:什么雾美?读出来。
生:(读)“从橘红色的晨雾中飘来一阵悦耳的铜铃声。”
师:他读的这个雾美吗?
生:不美。
师:那么谁能读得让人真的看到眼前一片橘红色的雾?(一生重读这句)
师:还是不太美。这个雾所以美是因为什么?请大家读课文,用你的声调和语气告诉我。
(生读课文该句,突出了“橘红色”三字)
师:对了,那你就把颜色美体现出来了,再读一次。(学生重读)
师:这回更好了,让人知道雾为什么美了。
师:还有写雾的地方,再读下一句。
生:(读)“小象转身走进金色的雾中。”
师:好,大家一起来读读。(学生一齐读这句)
师:对啦,我也明白啦,你们通过声调的变化告诉我了,雾美还是由于颜色,而且由橘红色变成什么?
生:金色。
师:你们仔细体会一下,好好想一想,原来好像桔子皮的颜色,太阳越来越高,发亮了,雾就变成金色了,再读一读,开始。(学生齐读,之后分别让几位同学读,并给他们指导)
师:看看下一次雾,你读。
生:(读)“缓缓地走进已变得紫微微的晨雾里。”
师:好吗?
生:好。
师:一起跟他学一学,开始。(学生齐读这句)
师:太好了。(教师又分别让几个同学来读,并给予指导)
师:非常好,大家一起读,开始。(学生再齐读这句)
师:三次雾,你们觉得美不美呀?
生:美。
师:这是什么时候的雾?
生:早晨。
师:谁想上台来露一手?(一学生上台)
师:写什么?
生:晨雾美。(学生板书:“晨雾美”)
师:看看还有什么美,你们没发现的。
生:阿玲的脸蛋美。
师:读吧,我听听脸蛋是什么样的。
生:(读)“阿玲摆摆手,笑眯眯地用红润的脸蛋紧贴着小象的大耳朵。”
师:这是说脸蛋美?阿玲的什么美呀?她的动作美,动作体现了什么?体现了内心,这个内心想干什么呀?
生:她想感谢小象。
师:感谢小象,她爱小象,小象干了活了,她感谢小象,那你再把阿玲对小象的这个感谢读出来。(此生重读这句)
师:嗯,真爱这小象。还有什么美?
生:我觉得小象的心灵也美(众笑)
师:你连小象的心灵也看到了,那你读一读吧。
生:(读)“聪明的小象走到坑边……从泥坑中拉出来了。”
师:怎么心灵美呀?
生:因为从课文上看出如果小象的心灵不美,那主人怎么拍它,它都不会去干活的。
师:对了,它听话是吧?课文上怎么说的?
生:说小象“乖巧”。
师:“乖巧”是什么意思?
生:乖巧就是象小娃娃一样。
师:那么你说这“乖”是什么意思?
生:听话。
师:对,很听话。“巧”呢?
生:很灵巧。
师:什么活都能干,很灵巧,又听话,又聪明,又灵巧这叫什么?
生:乖巧。
师:对了,小象的行为动作很美,是不是?
生:是。
师:那我们就像读童话那样来理解小象的心灵美好吗?(让一同学上前来,问她)这段话写谁美呢?
生:小象美。
师:对,把它写在黑板上,(学生照写)大家很能发现,还发现了什么美吗?小象不是干了两次活吗?洗汽车,我们还没怎么读呢,谁来读读洗汽车?
生:“小象转身走进金色的……把污泥冲得干干净净,车身焕然一新。”
师:你们看这一段里有两个“冲”字,第一个读什么?
生:“冲”(chònɡ),“冲着车身”。
师:第二个读什么?
生:“冲”(chōnɡ),“冲得干干净净”。
师:“冲(chònɡ)着”是什么意思?
生:朝着,向着。
师:如果我这儿有水,“哗哗哗”(做一个冲水的动作)那是什么?
生:冲水(chōnɡ)。
师:很好,刚才有个同学问我“潇洒”这个词是什么意思,是谁提的?是你,那你注意听。书上在说小象潇洒之前有一个附带的动作是什么?
生;甩着长鼻子。
师:大家想一想,如果当时小象这样子走,(师演示:以右臂作象鼻,直挺挺地垂于身前,两肩耸起,拖小步向前挪动)还潇洒不潇洒?
生:不潇洒。
师:为什么?
生:这个动作太死板。
生:太拘束,一点也不自然。
生:像有病一样。
师:对,一点儿也不神气。那么小象这样走呢?(演示:“鼻子”微摆,小步向前)潇洒吗?
生:不潇洒。
师:还不潇洒,为什么?
生:动作还是太僵。
生:动作太小,不大方。
生:有气无力的样子。
师:你们刚才说了那么多不潇洒,是因为太死板、太拘束、不自然、不大方、不神气,是吧?(生答是)那么,反过来,又大方、又自然、又神气、不拘束、不死板就是什么啦?
生:潇洒。
师:那么小象“甩着长鼻子,潇洒地”走过来,是怎么走的?是这样吗?(师手臂很自然地模仿小象甩鼻子,幅度大,屈伸自如,迈大步向前走)
生:是。
师:(问提问的学生)“潇洒”懂了吧?
生:懂了。
【第二课时】第二部分
师:还有美吗?小象出现的时候……
生:(读)“橘红色的晨雾中飘来一阵悦耳的铜铃声。”
师:什么美?
生:雾美。
师:怎么还是雾?
生:铜铃声美。
师:铜铃声美。怎么美我还不知道呢,一起来读,哪儿美,通过读来告诉我,让我理解,这个铃声哪儿美?开始。
(学生齐读这句)
师:我一下就明白了,因为这个铃声怎么样啊?
生:悦耳。
师:什么叫悦耳?
生;就是听了不是很剌耳的声音。
生:就是好听。
师:对,声音悠扬,优美、很好听。课文上说“飘”来悦耳的铜铃声。如果这样说:从战场上飘来手榴弹的爆炸声。远处飘来火车的隆隆声。行吗?
生:不行,那些声音太大了,震耳朵,不悦耳,不能说“飘”,说“传过来”还行。
师:我再说:晚上我正在看书,从窗外飘来叮叮咚咚的钢琴声。行吗?(生答行)是这样。那我再问,刚才说的是什么美?
生:铃声美。
师:如果说铜铃美行不行?
生:不行。
师:为什么不行?
生:因为铜铃美是代表它的样子,铃声美是代表它的声音。
师:要说铜铃美,那是它的样子,铃声美是悦耳的声音。他回答得很好,我们给他一个鼓励。让他在黑板上写下来,到前面来,应该写什么?
生:铃声美。
师:对,写到黑板上,(学生板书:“铃声美”)大家拿起书,一起读一下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生齐读)
师:我们通过读书,寻找美、发现美、而且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欣赏了美。大家看黑板,同学们找到了禾田美、草地美、晨雾美、阿玲美、小象美和铃声美。那么总起来可以说是什么美呢?
(学生议论,但无人举手)
师:你可以这样想,如果你就处在这个故事所描述的情景中,你觉得怎么样?
生:很舒服。
生:心中很高兴。
师:你愿意过这样的生活吗?
生:愿意。
师:这样的生活美不美?
生:很美。
师:那么归结一句话,所有这一切,表现了什么是美好的?
生:生活。
师:对,生活是美好的。(板书“生活美”)可是,我又有一点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和你们商量吗?
生:可以。
师:那就是:道路高低不平、泥泞不堪、汽车陷进泥坑、溅满污泥,弄得人们那么烦心。这样的生活也美吗?
生:不美。
师:你们不是都同意说“生活美”吗?
生:这个不美只有他们几个人,人不多,别人还是挺美的。(笑声)
生:他们的困难被阿玲帮助了,不困难了,所以他们的生活还是美好了。
师:虽然话说得不太利索,但道理说出来了。阿玲为什么会去帮助司机他们?
生:阿玲心灵美。
生:阿玲是一个善良的人。
师:我们绕个圈子来考虑,大家想一想,小象为什么那么听阿玲的话呢?
生:因为主人是它最好的朋友。
师:这观点我同意。
生:因为她驯养了它很久,所以很听话。
师:那驯养的过程中是用鞭子抽着驯养,还是怎么?想想课文那个字。
生:贴。
师:为什么小象听她的话?
生:因为她很爱护小象。
师:很爱护,对不对?
生:对。
师:阿玲对小象充满了一个字,什么字?
生:爱。
师:对,大家再想想,阿玲看见别人有困难了,一点没有犹豫,马上指挥小象拉汽车,洗汽车,这就表现了阿玲对这些陌生人的什么?
生:她的热情。
生:表现了她乐于助人。
师:热情、助人、善良都说明她有一颗什么样的心?
生:爱心。
师:有了阿玲的爱心,司机他们的不愉快最后变成了喜悦和赞叹。所以说,生活中暂时出现了让人烦心的事,大家只要有了爱心,生活依然是美好的,对吗?
生:对。
师:这正像一首歌里唱的:“只要人人都献上一点爱,”后面怎么说的?
生:“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师:真好,那么大家想一想,这篇课文除去总的表现了生活美、还表现了什么美?
生:爱心美。
师:非常好!(板书“爱心美”)可是,我还是有一点遗憾,阿玲是一个外表内心都很美的人,但她从一开头出现到最后走进雾中,一直就没说话,我觉得美中不足,说两句话多好呀,你们的看法呢?
生:我不同意。
师:说一说。
生:她不说话,因为她的表情已表达出来了。
师:她用表情指挥小象,司机跟她打招呼她都没理人家呀?
生:司机向她问好,她微微一笑。
师:这是面部语言。
生:很有可能她是个哑巴。(众笑)
师:先把你这个说法存档,一会儿再跟你算帐。(众笑)
生:因为泰国的语言,我们中国人听不懂。
师:这还有点道理。可能语言不通,说了也白说,就用手势和表情来代替了,是吗?
生:是。
师:或者她生来就不爱说话,这算缺点吗?
生:不算。
师:你还要说什么?
生:我觉得阿玲害羞。(众笑)
师:你怎么觉得她害羞?书上怎么说?
生:她的表情……
师:有一句话你没抓住。
生:因为阿玲抽回了手,笑眯眯地摇了摇头。
师:对,司机握她的手,她抽回去了。虽然不是在大街上,但也是公共场合,这司机老握着她的手,她觉得怎么样?
生:害羞。
师:还有什么发现?
生:也可能泰国人不爱说话。(笑声)
师:那不一定,这一点你们说服不了我。我还有点看法,愿意让我说吗?
生:愿意。
师:课文上光说了阿玲穿的衣服美,笑容一出现牙齿也美,但就是不知道她长得什么样。作者要是描写一下她的长相多好呀,不是显得她更美吗?这回同意我的看法吗?
生:不同意。
师:为什么不同意?
生:因为课文主要写曼谷的小象。阿玲的长相不重要。
师:长相不重要,但是牙齿很重要!(众笑)
生:因为作者只注意到笑容了。
师:没注意她的相貌,只注意她的牙了。(众笑)
生:因为课题主要写曼谷的小象,别的就不必写那么清楚了。
师:还是没说清楚,为什么只写牙呢?人们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脸上最重要的器官是眼,作者不写眼,专写牙。(众笑)
生:书上写的是阿玲的衣服和牙齿,可能人很丑。(众笑)
师:这儿又出现了一个假设,那儿说阿玲是个哑巴,你这儿说她很丑。同样给你记一笔帐,等会儿再清算。(众笑)还有别的看法吗?
生:因为人不能光看面貌,还要看心灵。
师:你说看人要看她的心灵,但是写了她的衣服、她的裙子和牙,偏偏不写她的脸,为什么?
生:作者是抓住阿玲的几个特点写的。
师:那你的意思是说阿玲脸上除了牙好看,其他部位就没特点了?好啦,大家这么想,刚才说哑巴的同学站起来,说很丑的和说没特点的站起来,该和你们算帐了。(众笑)我问你们三个,其实,我倒不一定反对你们三个人的说法。你们想一想,退一步说,即使阿玲真的很丑,真的是哑巴,真的除了一口白牙以外其他都很普通的话,你们还觉得她美吗?
生:美。
师:她仍然是一个十分美好的人物。大家认识都一致了,至于阿玲是不是真是哑巴,长得很丑而且没什么特点,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阿玲怎么?
生:心灵美。
师:那么既然心灵美,为何不写别的,只写衣服、裙子和牙呢?是不是真的很丑,用衣服来打扮打扮呢?
生:因为她的衣服跟我们的不一样。
师:跟你的不一样,但跟所有的泰国妇女一样。(还有几位同学列举了几条理由,但都不正确)你们想想,一个人把自己打扮得整整齐齐的,漂漂亮亮的,把自己的牙刷得白白的,说明她爱什么呀?
生:美。
师:美,太笼统,她热爱她的什么?
生:她热爱她的牙齿。(哄堂大笑)
师:不是。
生:她很讲卫生。
师:是不是她热爱自己的生活呀?
生:是。
师:她打扮得漂漂亮亮、干干净净,要好好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是不是?
生:是。
师:对,世界上的道理就是这样,既复杂又简单。阿玲热爱生活,她就能深刻地感受生活的美,她越能感受到生活的美,也就更加热爱生活。你们说是这么个道理吗?
生:是。
师:到这里我们可以总结一下了,不管阿玲是不是那两位同学假设的那样,我们看一个人,主要是看他的外表呢?还是看他的内心?
生:看内心。
师:同样的,看一个人主要是听他说什么,还是看他做什么?
生:看他干什么。
师:对,这些道理你们都懂了,我很高兴。对这一课,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
生:老师,“片刻”是什么意思呢?
师:注意啊,咱们的课不讲了,我去喝口水,大家休息片刻。我这话的意思是叫你们休息多长时间?
生:一小会儿。
师:明白了没有?要休息一个钟头,叫片刻吗?
生:不叫。
师:我只让你休息两分钟,是不是片刻?
生:是。
师:片刻就是时间短,不长的一段。
生:我不明白的是,课文主要写的是小象,为什么最后写了“生活美”、“爱心美”,而且黑板上所写的提到小象的不是很多。
师:如果你要不提这个问题,我也正要问了,你先替我提出来了。这篇文章的课题是《曼谷的小象》,可是我们没有重点地研究小象,这篇课文题目是小象,实际上写的是谁?
生:阿玲。
师:没有阿玲,有没有小象?
生:没有。
师:没有这样充满爱心的阿玲,会不会有这么乖巧的小象。
生:没有。
师:帮助别人这件事本身就充满了爱,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类的美,这个爱又发生在这样美的景色中,使你感到充满了诗意,充满了美。整个故事一读,就让人感到美极了。明白没有?
生:明白了。
师:还有什么?
生:课文写的主要是阿玲,为什么课题写的是小象,而不是阿玲。
师:这样的课题有很多,你看看过去的书,题目不一定就是里面的主人公。比如《小摄影师》,写的不是那个小孩,却是高尔基;《一个粗瓷大碗》,不是描写那个碗,而是表现赵一曼。课题里写小象,我给你变一下,不写“曼谷的小象”,我改为“曼谷的阿玲”也同样可以。用阿玲作题目也行,但你觉得这两个题目,哪个更引人思考?
生:阿玲。(众笑)
师:那这个问题,咱俩下课再讨论,好吗?别的同学有没有疑问?
生:没有。
师:那咱们下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