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奥数网

全国站
奥数网

让孩子创造自己的世界——浅谈一年级新生的品德培养和习惯养成

网络 2009-09-02 14:52:31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现在入学的独生子女偏多,这些“小皇帝”、“小公主”在家里倍受父母的宠爱娇惯,在家里总是“九大行星围着太阳转”,不论做什么都得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久而久之,便滋长了他们娇气任性、固执蛮横的个性,他们和同学之间缺乏合作、宽容的精神。存在的问题也多种多样,出现了许多 “小霸王”,“小懒虫”、“小馋猫”、“小犟牛”、“小磨蹭”、“小马虎”…… 导致他们刚一跨入学校的门槛,就不能很好地适应集体生活,无法去克服学习上的困难和挫折,更不能严格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所有这些问题,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习惯养成的问题。“行动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有专家研究发现,学生的学习成绩好坏和他们的学习习惯是成正比的,凡是学习好的孩子,往往都是学习习惯好、道德品质高尚的孩子。培养良好习惯不仅是为了让孩子成才,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学会做人,为孩子以后走向社会奠定基础。针对目前刚入学的孩子身上存在的诸多问题,就迫切需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用自己敏锐的“眼”去发现、用迅急的“手”去捕捉、还要用睿智的“脑”去解决,对学生多一些理解,多一些信任,多一些关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放手让学生勇敢地去尝试,去实践,让他们大胆地去创造自己的世界。

  一、最好的搀扶是不扶

  半个世纪前,我国着名教育家陶行知曾给孩子们写过一首《自立歌》:“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父母,不算是好汉!”这首歌现在读起来,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可是现实的情况却不容乐观,目前社会经济飞速发展,许多家庭物质生活条件非常优越,一些家长由于自己过去曾经受过太多的磨难,他们不想让那段坎坷的经历在自己孩子身上重现,因此平时舍不得让孩子吃一点点苦,经受一点点挫折,什么事都替孩子包办代替,导致很多学生一旦离开父母,就变得无所适从,束手无策。某报纸上曾报道过这样一个事实:一学校组织学生假日到野外野炊,有个学生拿着煮熟的鸡蛋无从下口,别人问他怎么不吃,他说这鸡蛋怎么没有缝,应该从什么地方下口啊?此话实在让人既好气又好笑,这不禁激起了我们深刻的反思。

  古语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中,教师就应该格外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和自理能力,指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要让孩子们懂得,社会的竞争,绝不仅仅是知识的较量,更多的则是意志和毅力的较量,没有这种精神,是绝对不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获胜的。教育工作者作为学生的领路人,就迫切需要精心为学生营造一个“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成长环境,引导他们自己从小事做起,尝试着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让其逐步摆脱对父母的依赖,从不会到会,从生疏到熟练,慢慢养成独立自主、自我服务的习惯。那些刚刚跨入小学大门的一年级新生,他们年龄小,自制力又不强,就更需要教师时时刻刻提醒,监督,并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帮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此外,对他们的训练还必须做到持之以恒,比如说要培养学生认真仔细写作业的习惯就要天天检查,直至养成习惯后再放手。要知道养成教育是个长期工程,养成一个好习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形成的,需要长期抓,坚持抓,训练必须严而又严,要有狠劲,不见实效不收兵,只有经过痛苦的磨炼,才能养成好习惯。学生在接受训练时往往会有逆反情绪,你越严我就越不按照你说的去做,所以在训练中还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还可以在训练中增加一定的趣味性。

  二、赠给学生“温情苹果”

  在网络上曾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日本经济大萧条时期,许多中小企业纷纷破产,可有一家酱菜店老板不甘心就此失败,经过一番冥思苦想,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老板命人去苹果地预先定购一批苹果,成熟前用标签纸贴在苹果上,当苹果完全变红之后,揭下标签纸,苹果上就留下一片空白。酱菜店老板从客户名单中挑选大约200名订货大户,把他们的名字用油性水笔写在透明标签上,请人一一贴在苹果的空白处,然后随货送给客户。结果,当周围几家酱菜店终因无力支持倒闭之后,这酱菜店却销量大增、顾客盈门。

  作为教师的我们被老板的成功之道折服,他靠赠给客户们富有人情味的新颖独到的“温情苹果”使得酱菜店东山再起,如果我们能将这一成功之道运用于日常教育教学中,又何尝不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呢?热爱学生是教育的润滑剂,是沟通师生思想情感的桥梁。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没有真诚的爱,就不会有成功的教育。特别是一年级的新生,刚刚从幼儿园步入小学有“断层”现象,教师就更应该加倍关心爱护他们,在教育过程中巧妙地送给学生“温情苹果”,让学生品尝其新鲜而甜美的滋味,传递其朴素而炽热的真情,促使学生更快地适应校园生活。

  目前总是我们成人在研究习惯,制定规范,强迫孩子们去遵守、去执行,这就使孩子们变得非常被动,因为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学生是主人,我们就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人翁作用。习惯养成的最高机制,是形成学生的自身需求,而不是外在的强制,这一点特别重要。养成一个好习惯,应该让孩子们觉得:这是我盼望的,我特别希望有这个好习惯,这对我的帮助很大,对我的发展很有用,好习惯多了,我才是一个好学生,才可以多交朋友,这对孩子们来说是积极自愿的,而不是强迫的,所以,就特别需要教师有足够的爱心和耐心,来帮助和教育学生。别林斯基说过:“爱,是教育的工具和媒介。”学生在学校、班级里开始积累做人的道理,同时也在积累心理上的健康和成熟,学生应该在一个健康、美好的班级情感文化的沐浴下成长。这种情感文化应该是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班级中的成员人人热爱集体,又被集体所爱,人人赞美别人,也被别人赞美。作为教师要善于不断地抓住时机,发现教育的切入点,激发学生的情感,理解尊重他们,平等真诚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让他们在班级中感受到母亲般的温暖,让他们学会关心他人,关心集体,从而形成良好的班级氛围。其次,教师还要充分发扬民主,尊重学生的“童言无忌”,保护学生的“异想天开”,理解学生的“盲目过错”,让每一个学生在老师面前能畅所欲言,勇敢地展示自己。当学生的行为出现偏差受到家长的批评指责后,稚嫩的心灵便会承受很大的压力,有时好像是掉进陷阱一般,开始灰心丧气,甚至“破罐子破摔”时,教师就不能视而不见,而应该给予适当的“诱导”、“点拨”,给学生必要的教育和安慰,鼓励其接受教育,并力争今后不再犯相同的过错。古人曰:“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只有教师善于去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时刻给学生送去关爱,送去支持和理解,才能让学生真正感悟到神奇的“温情苹果”所释放的魅力。

  三、抓准学生的“第一次”

  学生从呱呱堕地到长大成人,其间不知要经历多少个“第一次”。第一次叫“妈妈”,第一次叫“老师”,第一次戴上红领巾,第一次拿奖状……这些“第一次”都是学生人生道路上一个又一个里程碑。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很多家长往往忽略了对孩子的训练,把孩子惯得不像样,树大并没自然直,反倒长成了歪脖树,等孩子上了中学,家长又使劲卡,反倒造成了孩子的逆反心理。因此培养学生的习惯应该“小时严,大了宽”。幼儿园、小学时期,孩子还比较听话,好训练,容易养成好习惯,这时要以严为主,以后孩子长大了,进入青春期,独立意识较强,这时应以宽为主。孩子只要小时养成好习惯,大了宽松一点也出不了大格。这也就是人们经常说的关键期,任何教育都有关键期,在这个年龄段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最为有效,如果过了这个年龄段,再进行这种教育,效果就差多了。相关教育专家指出:养成教育的关键期是幼儿阶段和小学阶段,初中为辅助,关键之关键是小学一年级,它是建立常规、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最关键时期。这个阶段培养各种良好习惯最易见效,抓住这个环节就等于抓住了孩子的以后。作为教师,首先要尽快了解刚入学时学生的基本情况,掌握学生的心理活动,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了解,当学生第一次犯错误时,教师就应该引起高度重视,随即进行对症下药。对于学生不良行为的“第一次”,教师要深入了解,倾听学生的反映,作出冷静客观的分析后,及时进行教育,帮助学生明白道理,认清问题,才能将不良行为习惯消灭在萌芽阶段。通过一个又一个“第一次”的教育矫治,学生自然而然地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使教育收到出人意料的效果。相反,对学生身上随时出现的“第一次”,如果教师不去细心观察,就不可能被发现,便会错过教育引导的时机,使学生越陷越深,恶习难改。学生文明行为的规范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文明习惯的养成、道德修养的提高,必须从日常生活细节入手。我们教育工作者都有必要重新体味“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些古训给我们的启示,只有教师和学生共同重视“小节”,及时运用表扬与批评、肯定与否定等集体舆论手段,并与家庭教育达成共识,让学生真正“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才能逐渐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培根说过:“天性好比种子,它既能长成香花,也可能长成毒草,所以人应当时时检查,以培养前者”。变成香花还是毒草,关键是看教师有没有教会学生学会自我控制。因而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要特别注意从一些不良行为的蛛丝马迹中发现问题,并纠正好这些不良的“第一次”。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果这一个个的“第一次”都成为了学生的一个个良好的开端,教师就好比攻克了一个又一个堡垒,这样日积月累,积小成为大成,最终教育一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此时无声胜有声

  曾经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一次由三好学生、学生干部参加的德育考试中,主考者特意在门口横放了几把笤帚,考生跨进门,不时踩得笤帚“劈叭”作响,却无人拾起。桌上摆着钢笔、铅笔、墨水、小刀、盛铅笔屑的小盒及备用废纸作为考试用具。考试结束后,发现只有极个别学生能够把削下来的铅笔屑盛在盒里,不乱扔废纸,离开考场时把墨水瓶盖拧上、笔帽套上。这个实验从一个角度反映了现代小学生道德行为习惯的某些状况,而类似这样的现象在生活中可以说屡见不鲜。它让我们不得不进行这样的思考:我们现在的教育不乏道德说教,为什么没有使公民的道德水平有明显的提高呢?目前小学生的品德误区及产生原因究竟是什么?如何走出误区,这个问题就显得格外重要。《论语》说:“不学礼,无以立。”《礼记》说得好:“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其实班规、家规、校规都是养成习惯的好方法。明末清初有个学者叫朱柏庐,他做的《朱子家训》是中国很有名的家训,那里面的一些话流传很广,我想这就是习惯养成。他讲到“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我们确实应该给学生制定诸如此类的规矩。学生是班级的主人,在他们开始正常的小学学习生活前,教师就要向学生讲清学校的规章制度和班纪班规,充分利用教室的每一块墙壁,对学生进行宣传和教育,让有限的教室空间成为无限的教育资源。然后给每个学生发一个“个人记载本”,记载内容包括个人的出缺考勤、纪律好坏、卫生好坏、受奖惩情况和家校信息反馈等,每周向全班同学宣读一次,每月交家长审阅一次。这个记载本好似一面镜子,时时刻刻督促、提醒每个学生自觉地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其次,低年级的学生表现欲很强,教师还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兴趣特长安排他们加入“管理小组”,如:通讯小组、体育小组、绘画小组、文艺小组、生物小组等,通过各自管理小组的正常活动,逐步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的能力,从而达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人人会做事”。

  刚入学的孩子自制力差,还有很多道理需要学习,教师可以在每天的教学和生活中对学生一点一滴地进行渗透,在遇到某一问题时,我们就可以针对这个问题对全体学生进行教育,并给学生赠送名言警句或者是电视里播放的公益广告。比如有的学生喜欢乱丢乱扔,教师就组织学生收看电视的公益广告宣传片:“举手之劳——我们能做的还有许多”;有的学生很聪明,就是学习不扎实,也不够勤奋,教师就可以送给他们“天才=1%的天赋+99%的勤奋和汗水”,用这句话来教育全班同学,帮助他们养成刻苦、勤奋的学习习惯;有的学生做事情总是很马虎,屡教不改,就可以送给他们“人不能在同一个陷阱里掉进去两次”,也就是“吃一堑,长一智”;学生站队总是乱糟糟的,自由散漫,那就送给他们“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还有的学生学习进步很大,教师就可以送给他们“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绣花针”,“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久而久之,学生耳闻目染、潜移默化地受到了深刻的品德教育,同时也积累了许多名言警句,领悟了很多生活和做人的哲理。

  五、言传身教双管齐下

  一个人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最终必然落实到优良的外在行为上,衡量德育效果的真正标准,不是看其偶然出现的行为,更不是听其口若悬河地演讲,而是看其是否养成了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从这个意义上说,德育的目的,简单的说,就是良好习惯的养成。学校是学生教育的主阵地,学校工作的许多方面都有助于养成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如:教师组织学生学习《小学生守则》、课堂的基本常规,使学生熟知并达到学校生活中具体的行为要求;建立良好的奖惩与激励机制,并及时分析总结学生道德行为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在班级中创设产生良好行为的情境,形成健康的舆论,杜绝重复不良行为的机会;在课内外、校内外活动中,提供道德行为练习与实践条件,明确联系的目的、意义与要求,并使学生知道训练的成绩,懂得成败的原因……有了严格的他律,还要辅之以被教育者的内心自律,因为一个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通常都需要经过自觉地练习和实践才能定型。教师应鼓励并提倡学生进行自我教育,通过树立榜样,创设条件,让学生在实践中懂得人要做自己的行为习惯的主人,而不是奴隶。

  日前,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在开封体育馆作报告。报告结束,全场2000多名观众退场后,李阳发现身旁数百名开封求实中学的学生并没有随人群离场,而是自发地将场内外的废纸、垃圾捡拾干净后才离开。李阳激动地说,这是他在各地讲学中见到的“最好的学生”、“最好的学校”。当李阳竖起大拇指由衷称赞求实学生的行为时,求实中学的校长张建平却平静地说:“这是求实学生养成的一个习惯。”走进求实中学,不论是在操场还是在教室,很难看到一片纸屑。因为所有的纸屑都被第一个看见它的教师、学生捡起来,投进了垃圾箱。如果是教师和学生同时看到了地上有一片纸屑,教师一定是自己去捡这片纸屑,而不是吩咐学生:“把纸屑捡起来!”。所以,当教师不在身边时,学生看到纸屑的第一反应就是把它捡起来,投进垃圾箱。求实南校是一年级新生的学习集中地,教室内的窗口,有南校校长拟写的道德习惯警示语:“从窗口扔出的是你的良知和人品”。在学生离开后的教室里,桌凳永远都是一条线,墙壁永远是洁净的,地板砖和窗玻璃永远是一尘不染;求实办公室、教室的墙壁每一平方米都有自己的主人,主人不会让自己的“领地”玷污学校的荣誉。厕所里便池内外、挡板、沟槽的瓷片已经有很多年头了,依然洁白如初……这一切,都是求实学生自己打扫的。求实从她创办时的一个班到现在40个班、3000多名学生,从来没有用过清洁工。学校的每个教师都把养成良好的习惯放到学校工作十分重要的位置,从制定规范,到制度保证,到严格要求,最后形成自觉,深刻地体现了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的意识,体现了一种对社会,对他人,也是对自己的责任感。这个事例给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带来了强烈的震憾和深深的启迪,我们都应该重新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时刻做学生的表率,真正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六、高扬自信的风帆

  在众多的杂志、报纸上,我们时常看到这样的表述:中国目前的基础教育所培养出来的学生解题能力很强,可是成功与快乐的体验少,自信心不足,沉静、自卑、胆小、被动。古语云:“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就充分说明了教师的鼓励和赏识对学生的重要影响。为了让学生学会正确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促进学生的发展,挖掘学生的潜能,了解学生在发展中的需求,我们教师可以给每一个刚入学的新生建立“快乐成长档案袋”,装载学生每个阶段获得的成果,让学生从各个方面了解自己,明确自己今后努力的方向。这个档案袋将是所有学生成果的“展示台”,它不是平面的,而是立体的。虽然里面只有一份份优秀的试卷、一本本工整的作业、一张张烫金的奖状、一本本富有人情味的素质报告单......但它却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施展自己才华的舞台,创设了一个自我发展的空间。它不仅是一个学生经过努力获得的成绩袋,更是他们自信、勇气的象征。在这里,他们每个人都有一个位置,没有谁占的位置的多少,只有成果的多少,袋子的厚薄。在收集成果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帮助学生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式,使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同时,也满足了不同学生对展示才能的欲望,让学生感受到自信的气息,帮助他们深挖自身的潜力,引导孩子们自觉地去丰满自己的档案袋。此外,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教师也应该抓住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每一次小的进步,及时进行表扬,因为这对每一个学生来说都是莫大的鞭策和激励。教师要充分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可造之才,坚信“人人都有希望,个个都能成才。”即使学生偶尔犯错,教师也要转换一种角度去对待他们,不必太心急,更不能只想着惩罚和指责,而应该更加冷静地去对待他们。前不久,我们就曾读过一篇题为《迷路的飞虫》的文章,故事讲一只飞虫钻进了一个年轻人的耳朵,大人们只想着如何把飞虫弄死,把它掏出来,一个年幼的孩子却用手电筒的光把那只“迷路”的飞虫引出来了,这就在暗示我们每位教师平时都要给学生指引一个光明的方向,多给他们一些投奔光明的机会。

  七、家校携手育英才

  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孩子从学校给父母带来欢乐,父母更能够帮助你们进行工作,这样比你们专通知父母去学校迫使孩子成为好孩子的办法要好得多。” 教育学生要各种教育力量协调一致,还要求前后一致,绝对不能前后矛盾。经研究证明:以学校为龙头,学校主动和家庭、社会相联系,从而建立的教育网络是比较好的模式。教师要经常和家长保持联系,包括家访、信件往来、电话联系、网络联系、家校联系卡等,通过多种手段,经常与家长交流信息,提出要求。让家长对自己的孩子从“爱”字入手,以“严”字当头,用“德”育人,让家长明白“宠子未有不骄,骄子未有不败”,“寄托有时意味着断送”(雨果语)的道理,从而要求家长多配合学校教育学生,严格要求学生,共同把孩子培养成言行规范,遵守礼仪的好学生。此外,要善于利用好家长会,采用生动活泼、变化多样的形式让家长了解班级各个时期的教育活动及中心,全面了解孩子在校的各方面情况,还抓住时机把家长讲上讲台,请上擂台,请上咨询台,让其现身说法,介绍其优生、优育、优教的经验,帮助家长提高家教水平,以便家长能更好地配合学校对孩子进行教育。同时,教师也要努力为学生改造成年人的世界。日本教育家福泽谕吉说:“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教师。”现在培养孩子的习惯是一件非常困难的,最大的困难在于孩子们的父母,甚至爷爷、奶奶,本身可能就有很多不良的习惯。教师要注意帮助家长认识到自身的问题,及时纠正,帮助孩子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道德风范,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在学生家里,也很容易出现不一致的情况,爸爸要严管,母亲要溺爱;父母要严教,爷爷奶奶要娇惯。这样会使孩子无所适从,有的孩子还学会了钻空子,甚至制造矛盾。出现这种情况后,家庭一定要统一教育思想,家庭成员之间要主动配合,出现矛盾后也要在孩子背后协调,切不可把矛盾暴露在孩子面前,尤其不要把孩子当作筹码去责备对方。家庭和学校之间也要经常保持联系,保持一致,家长可以主动到学校去拜访老师,谈谈孩子的学习、思想生活等,要有意识的和学校教育协调统一,向学校正确的教育观念靠拢。

  有人问一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您认为是最主要的东西呢?”这位白发苍苍的学者说:“是在幼儿园。”“在幼儿园学到些什么呢?”学者答:“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把东西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了事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周围的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这个故事让我们不禁想起着名教育家乌申斯基的话:“好习惯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放的资本,这个资本会不断地增长,一个人毕生就可以享用它的利息。而坏习惯是道德上无法偿清的债务,这种债务能以不断增长的利息折磨人,使他最好的创举失败,并把他引到道德破产的地步。”道德行为习惯是与一定的道德需要、道德倾向联系的自动化的行为动作,它是一个人由不经常的道德行为转化为道德品质的关键因素。因此,重视学生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对提高他们的综合道德水平具有重要作用。一年级的学生犹如一张白纸,正期待着教师们为他们描绘最美丽的图画。教师要切实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帮助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认识事物,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这样他们才能有所建树,才能更好地创造自己的世界。

相关推荐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