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奥数网

全国站
奥数网

沪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送小蚂蚁回家

网络 2009-08-03 22:15:24

  一、教材分析

  《送小蚂蚁回家》是一个情景交融的童话故事,讲的是美丽的夏夜,一只小蚂蚁不小心掉进池塘。在危险时刻,睡莲救它上来,蜻蜓、萤火虫帮助她回到了家。

  全文共16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描写了一个宁静的夏夜;第2-7自然段讲小蚂蚁掉进池塘,好心的睡莲主动救起蚂蚁,体现其爱心;第8-15段讲小蚂蚁想回家,蜻蜓放弃休息时间送它,萤火虫为它们照亮;第16段借景抒情,再次赞美了美丽的夏夜。课文围绕“美”这一中心,以生动的语言、拟人的手法,既描绘了夏天的美景,又表现了朋友的真情相助,旨在让学生感到夏夜的景色美,助人为乐的小动物们的心灵更美!

  二、学情简介

  二年级的学生基本掌握了汉语拼音的拼读方法,已经拥有了相当大的识字量,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凭着一年级已经掌握的识字方法和识字能力,比较自主地完成识字任务。也就是说,学生初步养成了课前预习的习惯,能熟练地根据拼音读准字音,运用“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形声字”、“字型结构”等方法识记生字, 并开始借助字典识字。

  二年级的学生大多能做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在阅读中初步体会关键词语、标点符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进行有感情地朗读。通过读的层层推进,许多学生也能说出一些自己读文后的感受。

  因此,二年级的教学重心是在阅读中自主识字,在识字中加强阅读,逐步完成从识字到阅读的过渡,进一步促进学生智力发展和阅读能力的提高。

  [达到预期目标的方法]:

  根据二期课改的课程标准,本阶段的教学目标以及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于三方面,并采用了一些达到预期目标的方法:

  目标一:借助拼音正确认读本课10个生字,重点学习“静、莲”在田字格中的书写。

  本课的10个生字没有很大的学习难度,本班学生可以自主运用多种方法识字。在学生自己练习拼读的基础上,我选择了几个较难读准的生字进行集体反馈,如:“静”、“萤”的后鼻音,“蚂”、“蚁”的第三声等,并在以后的学生朗读中注意及时倾听,随时正音。“感激”是由2个生字组成的新词,可以放在课文的具体情境中通过教师的引读进行理解并积累。

  每个汉字的字型结构不同,在田字格中的书写位置也不同。学生学习书写汉字不仅要了解汉字的笔顺、笔画,还要观察汉字的间架结构,归纳汉字书写的规律,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因此,在本课要求书写的5个汉字中,我重点指导了上下结构的生字“莲”,左右结构的生字“静”,让学生了解它们各部分、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目标二: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积累文中的好词好句。

  通过学习,大多数学生能做到正确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但二年级的阅读教学并不能仅此而已,本阶段的教学重在训练学生读了课文以后能抓住主要内容的能力。因此,在学生读通课文后,教师鼓励他们大胆说出自己对课文内容浅显的认识,并在板书引导下练习完整、简要地说出课文大意。

  这也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语文课堂上必须保证学生有足够的读书时间。教师以多种形式、不同目的的读书层层推进,让学生在反复读文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文章内容,巩固认读字词,理解重点词句,积累规范语言。

  目标三:根据提示说说蜻蜓和萤火虫一起送小蚂蚁回家的经过;在理解朋友们是怎样帮助小蚂蚁的基础上明白朋友间的真诚互助,体会这个夏夜的美丽。

  在反复读书,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说一说“送小蚂蚁回家”的经过,让学生在语言实践活动中学习语言,运用语言。与此同时,解决本课的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领悟到这个童话故事所蕴涵的深意:夏夜的景美,小动物们真诚相助的心灵更美。

  [教学过程预设与对策]:

  研究了教材,制定了教学目标后,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我对课堂教学进行了如下设计。整个教学设计从整体入手,是从大整体到小整体,最后再回到大整体的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环节1:画面导入,感受夏夜。

  上课伊始,伴随着音乐,出示一幅夏夜的画面。我通过优美的语言把学生带入课文特定的故事情境中。

  音乐结束,我请学生说说:你觉得这个公园里的夏夜怎么样?随机出示课文首尾两节,指导读好句子。并学习生字“静”,这里着重要求学生借助拼音,读准“静”的后鼻音。

  环节2:动画导入,揭示课题。

  1、播放动画,请学生边听边记:故事中有谁。

  说明:

  动画演绎,是最形象生动的教学手段。它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同时又是听说活动的有效抓手。我在看动画,听故事之前提出明确的要求:边听边记,故事中有谁;之后能完整、清楚地回答。这一设计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专心听、用心记、完整说的学习习惯。

  根据学生所说的,我把事先做好的词语卡片,依次竖着贴在黑板的一边。

  2、自主学习4个生字。

  接下来就是学习生字词。我把其中的3个带生字的词语搬到媒体上,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先是在生字上注明了拼音,请学生根据拼音,自己拼读;再去掉拼音,读字连词;然后要求学生观察这三个生字有什么特点?再来记这个“莲”。最后,打乱顺序,认读生字,并回到黑板上的词语卡片,引读四个词语。

  3、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二、以读为主,学习课文。

  环节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A自读课文,读准生字字音,读通每一句话。

  B读后思考:小蚂蚁、睡莲、蜻蜓和萤火虫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说明:

  前一个要求是读的基本要求,让学生能够读通课文,不加字,不漏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在开火车分节检查朗读课文中纠正难以读准的字音,难以读通的句子,为后面了解课文内容奠定基础。

  后一个要求是要学生在自读的基础上去感知课文内容。

  课堂上我是这样操作的:当学生说到“小蚂蚁掉进池塘里,睡莲如何帮助小蚂蚁”的时候,我移动黑板上的词语卡片,并添上箭头,板书一个字“救”;当学生说到  蜻蜓和萤火虫一起把它送回家的。”时,我又继续这样完成板书。如果学生仅仅说到“萤火虫照亮道路,蜻蜓背着小蚂蚁飞回了家。”教师可以及时点拨:“原来是蜻蜓和萤火虫一起把它送回家的。”同样继续完成板书。然后教师要求学生根据板书提示,用一两句话完整而简要地说说课文大致内容。

  环节2:仔细研读,深入理解。

  步骤1:学习第2-7小节,读懂睡莲是怎么救小蚂蚁的。

  在学习2-7节的时候,我安排了3次读书。这3次读的形式是不同的:第一次读是轻读课文第2-7节;第二次读是师生配合朗读对话;第三次读是同桌互相配合朗读对话。这3次读的目标也是不同的:第一读:轻读课文第2-7节,边读边找出小蚂蚁与睡莲各自说的话,分别用直线和浪线划出。第二读:师生配合朗读对话,学生校对自己是否找完整了。第三读:同桌互相配合,有感情地朗读小蚂蚁与睡莲的对话;然后,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说话练习。

  说明:

  这三次读大约花了我宝贵的7分钟。之所以这么安排教学,主要是出于以下2点考虑:1、语文教学必须以读为本,语文课堂应该是一个书声朗朗的地方。2、熟读课文既是课文语言文字的积累,又是为深入理解打下基础。因此,这三次读书缺一不可,必须留有足够的时间给予学生仔细研读,深入理解。

  在反复读文的基础上,我请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说话练习,用的是这样的句式:当小蚂蚁的时候,睡莲。

  (怎么样)(怎么说/做)

  说明:

  关于这一说话练习,也有3点说明:1、读懂课文内容是语文学习的基本目标。如何检查学生是否读懂,这节课中我是通过说进行反馈。睡莲真诚帮助小蚂蚁,分别体现在它主动关心、及时相救和热情邀请这几个方面。只有真正读懂了课文内容,才能从不同方面练习说话。2、读懂课文内容仅是浅层次的感知目标,语文课不能光停留在内容上,更需要以听说读写为依托,积累语言,培养语感,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3、练习说话的提示句式体现了语文学习的个性化发展。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说,比如“当小蚂蚁趴在水草上呜呜哭的时候,睡莲主动关心。”又如“当小蚂蚁脱险之后,睡莲热情邀请小蚂蚁在自己的莲叶上睡觉。”学生也可以用不同的表达方式说,比如,他们可以用自己的话简单地说:“当小蚂蚁遇到危险时,睡莲及时救了它。”也可以用课文内容具体地说“当小蚂蚁说自己掉进池塘,上不了岸的时候,睡莲弯弯腰,让小蚂蚁离开了水草,爬上了自己的莲叶。”

  步骤2:学习第8-14节,读懂蜻蜓和萤火虫一起送小蚂蚁回家的经过。

  1、读课文第8-14节,读读找找:课文哪些地方告诉我们是蜻蜓和萤火虫一起送小蚂蚁回家的?随机学习重点句子(第13小节):

  小蚂蚁爬上“飞机”,蜻蜓起飞了。萤火虫在前面点起了亮晶晶的小灯笼。

  说明:

  课文中有多处地方都可以看出是蜻蜓和萤火虫一起送小蚂蚁回家的。例如,蜻蜓和萤火虫说的话,又如第14节,蜻蜓把小蚂蚁送回了家。但是,我把教学重点锁定在这一句上(指第13节),意在引导学生关注句子中的关键词语,读懂“飞机”和“小灯笼”的特定含义,并能清晰、明白地表达自己的见解,达到训练学生思维敏锐性的目的。

  2、请学生看着这样几幅画面,根据下面的提示,试着说一说蜻蜓和萤火虫一起把小蚂蚁送回家的经过。

  说明:

  这里,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先自己准备说说,再课堂集体交流。

  环节3:整体感悟,总结全文

  我设计了这么一个想象说话的活动:星星看见了,高兴地眨着眼,心想:“。”请学生想想说说:夏夜中的这一幕被天上的星星看见了,它高兴地眨着眼,心里会怎么想呢?

  说明:

  这一环节的设计意图是抓住课文空白点,想象说话,感悟中心。这一想象说话训练丰富了他们的情感世界,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我想:语文学习不仅要教学生一些语文知识,培养一些语文能力,还要教他们学会做人。这应该是语文教育的真谛。

  三、巩固复习,指导写字。

  环节1:游戏识字

  说明:

  低年级的孩子最喜欢游戏。形式生动多样的游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还能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生字,有效提高学生课堂内的识字效率。因此,我在复习巩固阶段,设计了2个活泼有趣的游戏。

  游戏1:“吹一吹、比一比”认读泡泡中的生字,比比谁吹到的泡泡多。

  说明:

  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在做游戏时,也应给不同水平的学生提供难易程度不同的游戏,以满足他们不同的发展需求。认读生字,难度较低,这便给予班中后进学生主动参与的机会。

  游戏2:“猜一猜、说一说”:通过观察生字的不同组合,发现分组的不同依据,渗透汉字的基本知识。

  1)按字型结构分(上下结构/左右结构/半包围结构)。

  2)按形声字和不是形声字分组。

  说明:

  找出生字分组的不同依据,是带点难度的游戏。这可以激发一部分反应敏捷学生参与游戏,复习生字的兴趣。仔细观察字型结构,学习形声字的规律,这也将对学生以后的书写、查字典和自主识字受益匪浅。

  环节2:最后,我重点指导学写“静”、“莲”这两个字。

  先请学生自己仔细观察它们在田字格中的书写;接着教师边范写边口述字型结构、书写位置;然后学生认真在书上描写。

  说明:

  每堂课中,教师都有意识、有目的地选择几个不同结构的汉字,以一边在黑板上范写,一边“自言自语”的形式,把笔画、笔顺以及各部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逐步传授给学生。“熟能生巧”,学生在反复听记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就会记在心中,积累一些汉字书写的规律。

  课堂教学详细教案:

  [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正确认读本课10个生字,重点学习“静、莲”在田字格中的书写。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积累文中的好词好句。

  3、根据提示说说蜻蜓和萤火虫一起送小蚂蚁回家的经过;在理解朋友们是怎样帮助小蚂蚁的基础上明白朋友间的真诚互助,体会这个夏夜的美丽。

  [教学重点]:

  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学  习生字、积累词语、练习说话。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内容,明白朋友间的真诚互助,体会夏夜的美丽。

  [教学用具]:

  1、教学媒体

  2、班德瑞轻音乐“星空”

  3、《送小蚂蚁回家》动画媒体

  4、若干词语卡片

  [课前游戏]:

  1、上课前,老师和同学们做个“拷贝不走样”的游戏,好吗?

  2、师逐句念儿歌,生逐句重复;共念三遍:由一句一组过渡到三句一组。

  太阳当空照,知了树上叫,荷花水中开,青蛙叶上跳,蜻蜓展翅飞,蝴蝶花间绕。

  3、猜猜这首儿歌念的是什么季节?

  4、看来,我们的同学个个都很聪明,自己给自己翘个大拇指!接着,让我们把这样的好心情带进今天的语文课吧!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出示夏夜画面,伴随音乐)一个夏天的夜晚,老师带着大家来到公园散散步,欣赏夏夜的景色。看——夜空中繁星点点,闪烁着迷人的光芒。公园里一片宁静,万物都已进入了甜甜的梦乡。

  2、(音乐结束)听着这音乐,看着这情景,你觉得这个公园里的夏夜怎么样?

  (生答,师引,出示句子,指读)

  出示:啊,多美的夏夜呀!

  夏夜,公园里静悄悄的。

  * 出示词卡静悄悄,这里有个生字。谁来拼读?指拼读,注意后鼻音,开火车读词。静悄悄就是非常安静,没有一点声音。谁能读好这个词?齐读词、句。

  3、在这个美丽的夏夜,公园的池塘里发生着一个美丽的故事。请大家认真看、仔细听:故事中有谁呀?——(播放动画)

  1)谁能完整地说说故事中有谁呀?

  生答、师黑板上竖排出示词语卡片:小蚂蚁睡莲蜻蜓萤火虫

  2)ma yi lian ying

  媒体出示:小蚂蚁睡莲萤火虫

  师:其中有几个生字,根据拼音,自己拼读;

  去掉拼音,谁会读字连词?注意读准生字——开火车读。

  3)师:看看这三个生字有什么特点?

  小结:昆虫的名字里大多带“虫字部”。

  师:再来记这个“莲”!

  小结:带“草字头”的字往往与植物有关。

  4)指读;齐读。

  5)师:认识了生字,我们再回到词语中。夏夜,公园的池塘里发生的这个美丽的故事中有——引读词语。

  4、这个故事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课文,齐读课题——

  出示:23 送小蚂蚁回家

  二、以读为主,学习课文。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读准生字字音,读通每一句话。读后想想:小蚂蚁、睡莲、蜻蜓和萤火虫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待会儿请你说一说。

  2、开火车分节读课文,师注意正音、小结。

  3、讨论:小蚂蚁、睡莲、蜻蜓和萤火虫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1)师关注语句规范;不必回答完整。

  随机板书:睡莲

  ↓救

  小蚂蚁

  ↑

  蜻蜓——————萤火虫

  送

  2)现在请你们把板书连起来,用一、两句话完整而简要地说说四位好朋友之间发生了什么事?(自说;指述)

  (小蚂蚁掉进池塘里,睡莲救起了小蚂蚁,萤火虫和蜻蜓一起把小蚂蚁送回了家。)

  二)仔细研读,深入理解。

  * 学习课文第2-7节。

  1、那么,小蚂蚁掉进池塘里,睡莲是怎么救小蚂蚁的呢?轻读课文第2-7节,边读边找出小蚂蚁与睡莲各自说的话,分别用直线和浪线划出。出示对话

  2、师生配合朗读这番对话,同时看看自己找完整了吗?

  师:夏夜,公园的池塘里,一只小蚂蚁趴在水草上呜呜地哭了起来。睡莲关心地问——

  小蚂蚁又急又怕,连忙说——

  睡莲一边弯弯腰,一边说——她让小蚂蚁爬上自己的花瓣,救了小蚂蚁。

  小蚂蚁非常——感激,这是生字,再读;睡莲好心地救了掉进水里的小蚂蚁,小蚂蚁心里很——感激。这不是一般的感谢,而是——非常感激。小蚂蚁——非常感激,连声说——

  睡莲热情地邀请小蚂蚁,说——

  可小蚂蚁摇摇头,还是很着急地说——

  3、同桌两人互相配合,有感情地朗读小蚂蚁与睡莲的对话,要读出它们不同的语气来;然后再看看课文,想想睡莲是怎么救小蚂蚁的?我们可以这么简单地说一说——

  出示:当小蚂蚁__________________的时候,睡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怎么样)           (怎么说/做)

  说话交流,师简单点评。

  4、小结:原来睡莲是这么救小蚂蚁的呀!

  * 学习第8-14节。

  1、可是,睡莲救起了小蚂蚁,却没办法送它回家。于是,蜻蜓和萤火虫一起送小蚂蚁回家。课文哪些地方告诉我们是它俩一起送小蚂蚁回家的?读课文第8-14节,读读找找。

  自由散说,说明依据:

  (蜻蜓送§10、14/萤火虫照亮§12/蜻蜓和萤火虫共同送§13。)

  2、随机出示写蜻蜓和萤火虫共同把小蚂蚁送回家的句子:

  小蚂蚁爬上“飞机”,蜻蜓起飞了。萤火虫在前面点起了亮晶晶的小灯笼。

  1)师:这句话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是蜻蜓和萤火虫一起送小蚂蚁回家的。其他同学懂了吗?再读读这句话,想想蜻蜓和萤火虫是怎么送小蚂蚁回家的呢?

  (“飞机”就是蜻蜓,小蚂蚁爬到蜻蜓的背上,蜻蜓背起它飞起来;萤火虫用自己肚子后面的发光器官给蜻蜓照亮。)

  师:晚上,天太黑了,光靠蜻蜓送小蚂蚁可不行;幸亏萤火虫飞来了,说——。

  2)师引读/述:小蚂蚁爬上——,蜻蜓——  这里的飞机打了引号,说明这不是真的飞机,而是(蜻蜓)。也就是说,小蚂蚁爬上蜻蜓的背,蜻蜓起飞了;而萤火虫在前面干什么呢——(小灯笼)这灯笼不是真的灯笼,而是萤火虫肚子后面的发光器官在发光,为蜻蜓(照亮)呢。

  3、蜻蜓和萤火虫各有各的特长,它俩齐心协力,一起把小蚂蚁送回了家。

  引读第13、14节:

  小蚂蚁爬上“飞机”,蜻蜓——。萤火虫——。蜻蜓飞呀飞,飞过——,飞过——,飞到——,小蚂蚁到家了。

  4、老师这里有几幅图,看着画面,根据提示,试着说说蜻蜓和萤火虫一起把小蚂蚁送回家的经过。(出示画面和提示)

  小蚂蚁爬上“飞机”,蜻蜓_________。萤火虫_________。蜻蜓飞呀飞,飞过_________,飞过_________,飞到_________,小蚂蚁到家了。

  指名说。

  三)整体感悟,总结全文。

  1、师:看,夏夜中的这一幕被天上的星星看见了,它高兴地眨着眼,心里会怎么想呢?自己想想说说。

  出示:星星看见了,高兴地眨着眼,心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集体交流.

  2、师:夏夜的景色多美啊!有了睡莲帮助小蚂蚁,有了蜻蜓、萤火虫一块儿把小蚂蚁送回家,这个夏夜更美丽啦!(师指画面述)

  三、巩固复习,指导写字。

  今天,你们学习得太棒了!下面,让我们一起开开心心,玩吹泡泡的游戏。注意泡泡中的生字,认识的就大声读出来,比比谁吹到的泡泡多。

  1、逐一出示本课10个生字

  2、瞧,字宝宝聚在一起,分成了三组。自己读读,想想为什么这样分组?(出示分组的生字)

  1)按字型结构分:上下结构为一组,左右结构为另一组,半包围结构为一组。

  * 淘气的字宝宝又重新分组了,这回又是为什么呢?

  2)按形声字和不是形声字分组。

  3、最后,我们要重点学写这两个字。

  出示:静莲读字。

  1)仔细观察第72页上,它们在田字格中的书写。

  师边范写边述字型结构、书写位置.

  2)生描写在书上。

  4、今天,我们学习了一个关于朋友之间真诚帮助的童话故事。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同样如此:只要大家行动起来,让我们的身边多些助人为乐的事情,月亮就会笑起来,星星也会高兴地眨眼睛,世界会变得更加美丽!

  三、教师的课后反思:

  [教学前的预期与教学后的比较]:

  通过多元解读感受夏夜,体验真情

  美好而宁静的夏夜,是这个故事特定的情境。对于二年级学生学习这个助人为乐的童话故事,是避开夏夜的情境不谈,还是感受这个美丽的夏夜?课前我进行了反复地思量。最终,我认为还是应当让学生充分感受夏夜的美好宁静,这也是为以后读懂课文内容,感悟朋友间真诚相助的美好情感作了必要的铺垫,是本文情意目标的分层渗透。

  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的第一板块,我通过恬静的音乐,美丽的画面,形象的语言创设情境,再现了这个美丽的夏夜;又通过看、听、说、读,让学习欣赏美、感悟美。

  而在整体感悟,总结全文这一环节中,我又与之呼应,设计了这么一个想象说话的活动:星星看见了,高兴地眨着眼,心想:“。”记得课堂上,学生的发言首先就落在赞美夏夜上。的确,夏夜美丽,小动物的心灵更美丽。我在充分肯定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又引导学生想想:星星看到睡莲救起危险中的小蚂蚁,看到蜻蜓和萤火虫一起送小蚂蚁回家时,会怎么想?于是,学生马上想到星星一定会赞美这群真诚助人的好朋友。这时,我再次引导:星星一定还看到了小蚂蚁得到帮助后的表现,再想想!学生的话题又落到了学会感谢的小蚂蚁身上。

  就这样,我一次次从不同角度进行引导,学生多元解读文本,不仅感受了美丽的夏夜,还真正体验到了朋友之间的真情比这个夏夜更加美丽。

  在阅读中自主识字

  二年级学生已有了相当大的识字量,并掌握了一定的识字方法。因此,本课的识字教学,我采用分散识字与集中识字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在阅读中自主识字,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听记故事,交流故事中的主人公”这一教学环节中,我把其中的3个带生字的词语搬到媒体上,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先是在生字上注明了拼音,请学生根据拼音,自己拼读;再去掉拼音,读字连词;然后要求学生观察这三个生字有什么特点?再来记这个“莲”。最后,打乱顺序,认读生字,并回到黑板上的词语卡片,引读四个词语。

  这一设计的目的是,首先我在独立识字的过程中,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练习借助音节拼读,逐步达到熟练拼读音节的目标,同时也养成学习生字前,先独立拼读音节的习惯。在读准字音后,我把“蚂、蚁、萤”3个生字拎出来,让学生说说三个生字有什么特点?前者体现的是教师的主导作用,后者则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即在教师的提示下,让学生去观察、去思考、去发现:昆虫的名字里大多带“虫字部”,带“草字头”的字往往与植物有关。这样便渗透了形声字部首表意的特点,也教给学生独立识字的方法。总之,这样的教学设计是从词语到生字再到词语,走一个来回,指导学生自主学习4个生字,不仅带领学生在阅读中识字,也培养了学生自主识字的学习能力。

  积累与运用

  了解课文内容,这是本阶段教学的重点目标。在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中,我请学生边读边思考:小蚂蚁、睡莲、蜻蜓和萤火虫之间发生了什么事?这是在自读的基础上去感知课文内容。而后,在集体交流的过程中,虽然我也关注学生表达语句的规范,但我并不苛求回答的完整。因为这里只是要求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话简单表达对课文内容浅显的了解。

  在仔细读文,深入理解之后,我又请学生看着与课文情节有关的几幅画面,根据下面的提示,说一说蜻蜓和萤火虫一起把小蚂蚁送回家的经过。我这样的设计,不单纯是为了落实课后练习,而是借课后的练习创设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的机会。而且,这一要求与自学课文时,要学生说说“小蚂蚁、睡莲、蜻蜓和萤火虫之间发生了什么事?”的要求不同。前面并不强求完整地回答,只是要求学生能用自己的话简单表达对课文内容浅显的了解。而这里的目标显然提高了。也就是说,在一堂课中,同样是说的训练,要求是由浅到深,由易到难。

  如果说读是积累,说就是运用;读是语言的内化过程,说就是语言的外化过程。围绕“课文哪些地方告诉我们是蜻蜓和萤火虫一起送小蚂蚁回家”这个问题,学生经过了读读、找找、说说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依托这一提示,连贯、完整地说一说送小蚂蚁回家的经过,则可使语言训练从积累到运用,在运用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语言的连贯性、流畅性。

相关推荐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