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国标版第十一册语文第三单元的教学设计 7
第十课《生命的林子》教学设计二:
《生命的林子》是国标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用朴实无华的语言,讲述了高僧玄奘在法门寺方丈的点化下最终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人必须要在竞争的环境中才会成材,就像一棵大树,不能离开森林。文字浅显,但意味深长。尤其是老方丈看待人生的态度、劝戒他人的艺术都值得鉴赏和回味。
教学目标:
1、通过研读课文,明白一个道理:立志成材的人不能离开竞争的环境。
2、感受老方丈说理的艺术。
3、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发展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综合能力。
4、在学生可理解的基础上适时、适当地渗透一些人生态度和初步的哲学思想。
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课文
第二课时:拓展阅读
预习要求
一、抄写生字词
二、摘录你认为的本文的关键词
三、思考:法门寺是一座怎样的寺庙,玄奘为什么要选离开?课题如何理解?
四、划出不理解的地方
第一课时
一、揭题
交流关键词(法门寺、玄奘、方丈、林子)
用关键词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二、走进法门寺
1、这是一座怎样的寺庙?
法门寺是一个香火鼎盛的名寺……
法门寺是一个名满天下的名寺……
(出示)
2、读好这两句话
三、感受玄奘
1、玄奘为什么要离开?
无暇清修
压力太大
2、从中感受玄奘形象(立志成材)
3、读与方丈的对话,探究“太阳”和“烛火”的比喻,有什么异同?(都能发光,但一个只能照亮一小块地方,另一个却照亮了整个天地)
4、再读课文,再次感受玄奘形象(立志成材)
四、 理解林子
1、自读6、7自然段,圈画批注松树与林子里的松树的不同。
(郁郁葱葱、几棵;挺拔秀颀、弯曲)
2、研读8自然段,理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请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尽量用上课文中的词语“承接”“鹤立鸡群”。
3、联系实际谈理解,引导认清集体里的竞争会使人拥有蓬勃向上的生命力。
4、回归法门寺,说说新的认识。
“再回头看看,法门寺还是原来的法门寺吗?既然依然喧喧嚷嚷、高僧挤挤的法门寺,这次,玄奘为什么又欣然处之了呢?”(看问题的心态很重要。)
五、点击名僧
1、补充玄奘的资料
2、说说成为名僧的原因,揭示中心,朗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六、亲近方丈
1、说说方丈的印象
2、谈话引向深入(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太阳,更多的人还是做平平凡凡的蜡烛。但无论是太阳还是蜡烛,都请释放出所有的光和热。)
七、回归课题
1、如何理解生命的林子
2、小结
八、 质疑问难,师相机解决。
第二课时
一、第一课时扫尾工作
二、拓展阅读《泥泞留痕》《浮生若茶》
三、撰写感受
附录:
泥泞留痕
李雪峰
鉴真和尚刚刚剃度进入空门时,寺里的住持见他天资聪慧又勤奋好学,心里对他十分赞许,但却让他做了寺里谁都不愿做的行脚僧。每天风里来雨里去,吃苦受累不说,化缘时还常常吃白眼,遭人讥讽挖苦。鉴真对此忿忿不平。
有一天,日已三竿了,鉴真依旧大睡不起。住持很奇怪,推开鉴真的房门,见鉴真依旧不醒,床边堆了一大堆破破烂烂的芒鞋。住持叫醒鉴真问:“你今天不外出化缘,堆这么一堆破芒鞋做什么?”
鉴真打了一个哈欠说:“别人一年一双芒鞋都穿不破,可我刚刚剃度一年多,就穿烂了这么多的鞋子,我是不是该为庙里节省些鞋子?”
住持一听就明白了,微微一笑说:“昨天夜里落了一场雨,你随我到寺前的路上走走看看吧。”
鉴真和住持信步走到了寺前的大路上。寺前是一座黄土坡,由于刚下过雨,路面泥泞不堪。
住持拍着鉴真的肩膀说:“你是愿意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还是想做一个能光大佛法的名僧?”
鉴真说:“我当然希望能光大佛法,做一代名僧。但我这样一个别人瞧不起的苦行僧,怎么去光大佛法?”
住持捻须一笑:“你昨天是否在这条路上行走过?”鉴真说:“当然。”
住持问:“你能找到自己的脚印吗?”
鉴真十分不解地说:“昨天这路又坦又硬,小僧哪能找到自己的脚印?”
住持又笑笑说:“今天我俩在这路上走一遭,你能找到自己的脚印吗?”
鉴真说:“当然能了。”
住持听了,微笑着拍拍鉴真的肩说:“泥泞的路才能留下脚印,世上芸芸众生莫不如此啊。那些一生碌碌无为的人,不经风不沐雨,没有起也没有伏,就像一双脚踩在又坦又硬的大路上,脚步抬起,什么也没有留下。而那些经风沐雨的人,他们在苦难中跋涉不停,就像一双脚行走在泥泞里。他们走远了,但脚印却印证着他们行走的价值。”
鉴真惭愧地低下了头。从那以后,他年轻有力的脚印留在寺前的泥泞里,留在了弥漫着樱花醇香的扶桑泥土里……
在泥泞里行走,生命才会留下深刻的印痕。
浮生若茶
李雪峰
一个屡屡失意的年轻人慕名寻到老僧释圆,沮丧地说:“像我这样的人,话着也是苟且,有什么用呢?”释圆听后什么也不说,只是吩咐小和尚:“施主远途而来,烧一壶温水送过来。”
稍顷,小和尚送来了一壶温水,释圆老僧抓了一把茶叶放进杯子里,然后用温水沏了,放在年轻人面前说:“施主,请用茶。”
年轻人呷了两口,摇摇头说:“这是什么茶?一点儿茶香也没有呀。”释圆笑笑说:“这是名茶铁观音啊,怎么会没有茶香?”
释圆又吩咐小和尚说:“再去烧一壶沸水送过来。”沸水送来后,释圆起身,又取一个杯子,撮了把茶叶放进去,稍稍朝杯子里注了些沸水。年轻人俯首去看,只见那些茶叶在杯子里上下沉浮,一丝细微的清香袅袅溢出来。年轻人禁不住欲去端那杯子,释圆忙微微一笑说:“施主少候。”说着便提起水壶朝杯子里又注了一缕沸水。年轻人再俯首看杯子,见那些茶叶沉沉浮浮得更杂乱了,同时,一缕更醇更醉人的茶香在禅房里轻轻弥漫。释圆如是地注了五次水,那一杯茶水沁得满屋生香。
释圆笑着问:“施主可知同是铁观音,却为什么茶味迥异吗?”年轻人思忖着说:“一杯用温水冲沏,一杯用沸水冲沏。”
释圆笑笑说,用水不同,则茶叶的沉浮就不同。用温水沏的茶,茶叶轻轻地浮在水之上,没有沉浮,怎么会散逸它的清香呢?而用沸水冲沏的茶,冲沏了一次又一次,茶叶沉沉浮浮,就释出了它春雨的清幽,夏阳的炽烈,秋风的醇厚,冬霜的清洌。
是的,浮生若茶。我们何尝不是一撮生命的清茶?而命运又何尝不是一壶温水或炽热的沸水呢?茶叶因为沸水才释放了深蕴的清香;而生命,也只有遭遇一次次的挫折和坎坷,才能留下我们一脉脉人生的幽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