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奥数网

全国站
奥数网

苏教版国标本语文第十一册第十六课草原

网络 2009-06-28 20:03:06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认识草原的特点。

  2、理解课文第一自然段,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草原的自然风光。

  3、有感情地背诵课文,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品味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

  课时重难点:

  1、理解课文第一自然段,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草原的自然风光。

  2、有感情地背诵课文,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品味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幻灯片)请同学们看这幅画: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什么地方才有这样的景色?(草原)

  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就是第十六课《草原》(板书课题)

  在学习课文以前,请听蒙古族歌手给我们带来的嘹亮的草原牧歌,请大家结合图画欣赏。

  (播放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以及草原风光图)

  刚才我们欣赏了一首动听的歌曲,听着这样的歌,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画面?

  听着这优美的歌声,看到这一碧千里、牛羊成群的大草原,我的心和你们一样已飞到那辽阔无垠、风景如画的草原。如此迷人的草原风光,课文哪一部分作了详细描绘?(第一部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一部分。

  二、研究学习

  1、请同学们听老师读第一段课文,在听的时候,请大家闭上眼睛,在脑海中勾勒画面,听完后,告诉同学们你好像看到了什么?(教师范读)

  2、学生交流,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根据学生的交流板书:天空  明朗 可爱

  草地  一碧千里

  小丘  马 牛 羊

  3、同学们回答得很好,在听的时候展开了想像的翅膀。翻开书,认真读这一部分,画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

  (学生自读,教师巡视)

  不理解的词语先让同学们自己解决,重点指导理解勾勒、渲染、翠色欲流的意思。

  勾勒:用线勾边。

  渲染:用颜色直接涂抹。

  让学生到黑板上用粉笔演示勾勒与渲染的意思。

  过渡:同学们读得都非常认真,发现了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并通过查找工具书相互作了解答,扫清了阅读中的“拦路虎”,这种学习方法很好。现在同学们比赛读,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情感。

  (学生富有激情地朗读课文)

  现在比一比,看谁读得好。

  三、研读课文

  1、现在,请同学们推选一位读的最好的同学来读第一段,他读的时候,其他同学拿出一支笔来,一边听,一边看,一边想,手里还要一边画。画什么呢?看看作者,除了写自然风光外,还写了哪些内容。

  2、评价指名读得怎么样?

  3、交流不是直接描写草原风光的句子:

  幻灯片出示:

  “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在这种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4、第一句话,他说他总想高歌一曲,以表示他的愉快,这句话告诉我们:作者要——高歌(板书:高歌)。第二句话,和它相对应的,他想干什么?能概括一下吗?(板书:低吟)

  什么是高歌?什么是低吟呢?

  过渡:作者先是想高歌一曲,后来又想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情感。如果把这两个抒情的句子调换一下位置,我们先“低吟”后再“高歌”行不行?请你再次字字入目地读第一自然段,想为什么?

  同桌之间先交流。

  全班交流

  教师总结:不能换。因为开头写高歌,是第一次看到草原,作者非常兴奋,所以想高歌一曲。后面他看到了非常美的景色,觉得很舒服,所以想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好像在回味一样。

  作者为什么总想高歌一曲,以表示满心的愉快,出示草原的天空以及文字: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新,天空是那么明朗。

  指导读这句话,读出作者内心的激动与兴奋之情。

  5、学习草原美景

  过渡:是什么样的景色让作者沉醉其中呢?谁来读一读草原美的句子?指名读。

  (1)出示: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一碧千里”什么意思?为什么说草原是一碧千里?

  你还知道哪些形容“绿”的词语?

  “并不茫茫”指什么?(草原虽辽阔,但能看得清楚)

  这样的草原给了你怎样的感受?

  谁能读好这句话?

  过度:听了你们的朗读,我仿佛置身于那一碧千里的大草原中了。草原是美的,它又美在哪儿呢?

  (2)出示: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A“小丘是美的”美在哪儿?你能读出小丘的柔美吗?自己试着读读  指名读

  B“羊群是美的”美在哪儿?

  读了这句话,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这一句作者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将     比作     。

  这样的比喻好在哪里?

  你能读出作者的喜爱之情吗?指名读——齐读

  小结:是呀,在作者的眼里,普通的小丘是柔美的,熟悉的羊群也是美丽的,让我们再次饱含喜悦之情领略草原美丽的风光,齐读草原美景。

  出示: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6、体会作者的感受

  欣赏了草原美景之后,作者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学生交流

  出示: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在这种境界里,就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为什么“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也是写作者愉快的心情?(对景物的感觉跟人的心情有关)

  练习用“既……又……既……又”造句

  五、总结

  同学们,虽然很多同学都没有真正到过内蒙古美丽的草原,但今天我们的心已经到过了,感受到了,让我们再一次美美地聆听那草原的赞歌,在歌声中结束今天愉快的草原之旅!播放《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教学评析:教学一开始,教师通过出示草原美景,播放美妙的音乐,引起学生学习本课的浓厚兴趣,为上好课做了很好的铺垫。文中“勾勒”、“渲染”两个词语是专业术语,学生不容易理解,教师通过在黑板上演示,让学生很好地理解了这两个词语的意思。在学习草原美景时,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再现语言文字所描绘的形象,显示语言文字的内涵,传达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情感,进一步体会草原美丽的自然风光。在课堂结束时,教师再次播放《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在歌声中结束教学,使整堂课充满情趣。

 

相关推荐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