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和越南的缠绵恩怨
7月12日美国和越南在华盛顿白宫签署的贸易协议被《纽约时报》驻河内记者称为是“输出取代仇恨”,认为是越南1987年实行经济改革开放以来的头号大事。一位美国律师更用“风景完全变样”来诗意地形容它。这不但可能是两国之间经济交往的一大转折点,也象征华盛顿与河内之间政治气候的暖化。
二战后独立的国家中,越南是奋斗得最英勇,牺牲也最大的国家。这主要是因它成为以美国为首的“自由世界”与以苏联和中国为中坚的共产主义堡垒之间的一场你死我活的拼搏以越南的发展作为前沿。1954年5月,越共军队在中国将领的指挥下攻陷了奠边府,使一直在财政上靠美国支持的法国政府失去斗志,美、法、苏、中开始日内瓦谈判。正是这时,艾森豪威总统发表了着名的“骨牌倒下原则”言论(即“骨牌效应”),把守卫越南反共堡垒当作第一道防线。
不再派地面部队到外国作战
法国从越南撤退后,胡志明于1959年发动“解放”南越的战争,美国取代法国成为吴廷艳政权的保姆,却使自己在政治与军事上越来越深地陷入泥沼。1968年约翰逊总统开始与越共谈判,为次年入主白宫的尼逊总统奏出了退却的序曲。1973年美国与北越在巴黎达成协议,尼逊总统决定撤军。结束了美国历史上最不光荣、失败得最惨的(5万8000美军丧生、2000美军失踪)的战争。
美国历史学家喜欢说:“尼逊的越南战争”。当他是50年代的美国副总统时,尼逊是站在抗击“共产主义扩张”、干涉越南内政的前哨的。70年代他做了美国总统,却变成退出越南、和共产主义集团和平共处的倡导人。“水门丑闻”以后,尼逊下台,他的接班人福特与下一任总统卡特相继把美国搞得外交软弱、经济下滑,1980年里根竞选总统时把这一现象形容为“越南病症”,即美国不再鼓足干劲、力争上游了。虽然里根时代重振了美国雄风,但他所宣布的“决不在不愿意胜利的情况下把青年人派到外国去送死”却揭开了一页新的美国战略,华盛顿从此没有胆量派地面部队去外国作战,也可以算是从越南战争中所取得的教训。
越南战争在美国公众中引起的反思,不但大大超过越南本身对美国的战略意义,而且比20世纪其他重大事件更激动、更深刻。很多研究越南历史的美国人认为,那谈吐斯文的胡志明是从国际客观形势中借来光环的。越南人民那在国际上名噪一时的“英雄”形象其实是由于中国的暗中强力支持和美国的师出无名而造成的。和中朝军队在朝鲜半岛一字拉开,以落后的装备和世界上最强大、最先进的武力较量而打成平手相比,越南的抗美战争只不过是游击、偷袭,主要在于能忍受、坚持而逐渐把美国的战斗意志拖垮。应该说,没有中国这种慷慨与牺牲,越南的“光辉”胜利就没有可能。如今这一切都过去了。
特别当冷战抗争己成黄花憔悴的今天,越南那表胜于里的强大形象也得到还原,不再在国际上受到重视。美国舆论除了怒气未消以外,与越南交流的动力很小。
骨子里仇恨未消
从1975到1994的20年中,美国对越南禁运的表面理由是:(1)河内不积极提供失踪美军的信息,(2)越南对柬埔寨进行侵略。骨子里却是仇恨未消,一直到1995年在克林顿总统的倡导下美国才和越南恢复正常外交关系。可是两国仍然只维持一种“冷淡和平”,每年双边贸易只有10亿美元,美国投资在越南外国投资只排到第九位。1999年,美越在原则上达成的发展正常贸易的协议却因为河内的顾虑而夭折。
越南从胡志明时代开始一直是中国身后的一条影子(不是模仿中国就是受中国刺激与影响)。几个月前,中美达成的划时代的贸易协定以及中国即将进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前景使河内政权醒悟,感觉越南向美国输出的鞋、成衣与纺织品将会经不起中国产品竞争的冲击,于是急切地与美国重开谈判,最后达成与中美贸易协定相似的越美协议。越南将会是继中国以后的由年复一年地得到美国“正常贸易关系”(NTR)而获得美国“永久性正常贸易关系”(PNTR)待遇的下一个共产主义国家。
越南只是一个7700万人口的市场,和中国不能相比;美越贸易协议所激起的工商界热情和美中协议所产生的投资热也是小巫见大巫。
美国很多观察家对打开越南市场并不乐观。越南对外吸引资金好像到1996年(总值80亿美元)就达到饱和点。越南的官僚主义、文牍主义、官员对资本主义的思想抵触、对外商的不讲情面,海关的故意刁难、税收部门的无情征敛,再加上亚洲金融风暴、日本经济低迷,以日、韩为主的外资大量撤退,致使去年外资下降到区区20亿了。一位澳洲的越南专家说,越南是“赢了战争,输了和平”。
中年以上的越南人对美国不能捐弃前嫌,但年轻的城市居民却慢慢崇美。在美国的越南移民(绝大部分是战时涌入的难民)已达100万,他们汇回家乡的款项成为越南外汇的最大来源(每年达10亿美元之多)。越南每年派出1300学生留学美国,他们学成回国后将为美越友谊砌砖添瓦。
美越贸易关系展现新的局面也使克林顿的桂冠上增添一颗花翎。
克林顿很想在11月总统大选后去访问越南,在交班之前造成个人外交事业高潮。不过,美越关系能否从此一帆风顺地发展,还得看克林顿的接班人意向如何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