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教《槐乡五月
苏教版小语第六册的《槐乡五月》是一篇语言优美、内容厚实的好课文。它素洁高雅,恬淡隽永,如同一首田园诗,闪耀着自然的灵光,令人回味无穷。教完这篇课文,学生课堂上踊跃的发言、深情的朗诵,让我忍不住想用笔记录下这精彩的一刻。
借助图片揭题导入后,指导读第一自然段。我只问了学生一个问题:你喜欢读其中的哪句话呢?为什么?学生在这个宽泛的问题下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意见。有的读了第一句,因为喜欢槐花的多;有的读了第二句,因为喜欢槐花的美;有的喜欢槐花的香,读了第五句。有的读了第三、四句,因为读懂了蜜蜂、孩子心中的喜悦。这样学生在自由的朗读中体会句子表现的美。远看,洋槐开花“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近看,洋槐像玉雕的圆球,如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头上的小辫儿。听,小蜜蜂“嗡嗡嗡”,孩子们“劈啪啪”满心的欢喜,满心的愉悦。闻,清香、醇香、浓香……连风打的旋儿都香气扑鼻,整个槐乡都浸在香海中了。在此起彼伏的朗读中,在课文如诗如画的意境中,孩子们似乎已经来到了槐乡,已经站在那一棵棵花似玉、香如海的槐树下。这时候,上课前的疑虑已经烟消云散,用不着我的分析,孩子们已经自然而然地走进了槐乡,孩子们的欣赏能力令我刮目相看。
高尔基说:“作为一种感人的力量,语言的真正的美,产生于言辞的准确、明晰和动听。”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曾说:“诗的形式凭借的是文字,而文字能具有两种作用:一是音乐的作用,文字中可以听出音乐式的节奏与协和;二是绘画的作用,文字中可以表写出空间的形象与彩色。”《槐乡五月》这篇课文诗化的语言,美妙的意境,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学生爱美的天性和情趣使这种有声的语言艺术一下子得到了互动升华。
指导读第二自然段。我用这样一句话导入:“孩子们,槐花是洁白无暇的花,是芬芳四溢的花,让我们这些不是槐乡的人多么羡慕呀!假如你来到了槐乡,你会怎么做呢?”这样引导体会文中所说的“准会被香气熏醉了,傻乎乎地卧在槐树下不想回家。”再用“槐乡的孩子你能用一个词来夸夸他们吗?说说为什么?”这个问题来指导学生自己读懂课文,自己理解槐乡孩子的热情好客。孩子们的理解真是精彩极了!
关于请客人吃饭:
理解一:槐乡的孩子非常好客,请客人吃槐花饭,这槐花饭客人想吃甜的就吃甜的,想吃咸的就吃咸的,任他们挑选。
理解二:那位小朋友槐乡的孩子都不认识,就请他吃饭了,请他吃槐乡的特产。
理解三:我知道做槐花饭挺麻烦的,要准备蒸笼、蒸布,可是槐乡的孩子不怕麻烦,他们是多么热情好客呀,我真想去尝一尝槐花饭。
理解四:槐乡的槐花饭肯定很香,洒上炒芝麻、拌上槐花蜜,哎呀,我的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关于送客人礼物:
理解一:槐乡的孩子不仅请客人吃饭,还送小朋友礼物呢。
理解二:送礼物一点儿也不小气,又送槐花,又送槐花蜜。
理解三:我想槐乡的孩子送给小朋友礼物是为了让他带回家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尝尝。
理解四:不仅让小朋友吃了槐花饭,还让他带回家自己做槐花饭。
理解五:小朋友把礼物带回家,这样更多的人知道了槐乡,吃到了槐花饭,尝到了槐花蜜,这样很多人都想到槐乡去了,都喜欢槐乡了。
听着孩子这样的发言,我也像孩子一样开始对槐乡充满一种向往,一种渴望,不由自主地感谢作者,让我们知道世界上还有这么一个热情好客的地方,不由自主地爱上了槐乡,这不就是和作者的情感在共鸣吗?“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是呀!当作者通过文本抒发的情感与读者——教师学生的情感一致时,那释放出来的“情”犹如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催化剂”,有了它,学生才会在教师的点拨下一步步进入课文的佳境。
指导读第三自然段。我让学生在朗读中交流读懂的地方和读不懂的地方。学生兴致勃勃地读着课文交谈着槐乡的小姑娘和小小子,同样是孩子,可是槐乡的孩子多么淳朴自然!和城市的孩子周围的孩子显然不一样。特别是小小子藏在裤兜里的槐花让学生们既羡慕又觉得不可思议。羡慕的是他们能享受到那样的口福,不可思议的是这样多不讲卫生呀!还是孩子聪明,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那藏在口袋里的槐花可能是蒸过晒干的槐花呀,所以槐乡的孩子也是讲卫生的。他们就这样自己提出一个问题又用孩子的思维解决一个问题。女孩子对槐乡的小姑娘更感兴趣,她们问:“老师,小姑娘又不是什么东西,她怎么会飘呢?”书上的句子是这样的:“槐乡的小姑娘变得更俊俏了,她们的衣襟上别着槐花,发辫上戴着槐花,她们飘到哪里,哪里就会有一阵清香。”我这样引导孩子们:
师:请小朋友想象一下,小姑娘衣襟上别着槐花,发辫上戴着槐花,她会是怎样一副神态呢?
生:她觉得自己更俊俏了,脸上笑嘻嘻的。
生:她觉得自己和槐花一样漂亮。
生:她就像我穿上了一条新裙子,心里高兴得不得了。
师:对呀,这么漂亮,这么高兴,你会怎么做呢?
生:我会唱歌。
生:我会翩翩起舞。
生:走起路来一蹦一跳的。
师:说得多好呀!小姑娘就是这样高兴快乐,衣襟上别着槐花,发辫上戴着槐花,觉得自己特别漂亮,一蹦一跳,给爸爸妈妈瞧瞧,一蹦一跳,再给爷爷奶奶瞧瞧……
师:我们再来读读这句话,看看自己能从这个“飘”字中读懂什么?
生:我读懂了,小姑娘走起路来特别轻快,像一只快乐的小鸟。
生:我读懂了,小姑娘飘到这里,又飘到那里,就像一只蝴蝶在飞来飞去。
生:我读懂了,小姑娘喜欢槐花,她才会这么高兴, 连走路都轻飘飘的了。
我不知道自己的理解和孩子的理解是否和作者的写作意图一样,但是看到孩子津津有味地读着课文,把那个“飘”字读得声音轻轻的、长长的,感觉柔柔的,心里就释然了。课堂是生成的,虽然学生提出的问题没有预设,但宝石般的灵光就在这里闪现,课堂因此而美丽多姿。“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着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曾说过:学生的感悟能力就如同杠杆上的支点,对人的发展来说,学生的感悟能力的高低正决定今后能否撬起这个“地球”。是呀,感悟既是一种心理活动,又是一种感情经历,还是一种审美的体验,学生的表现再次证明了这点。
《槐乡五月》诗一般的语言,带给我和学生梦幻一般的美丽,我们深深地陶醉在其中,当下课铃声敲响的时候,我的学生——可爱的孩子们都浑然而不知觉。多么希望我们的语文就像今天的这篇课文一样深深地吸引孩子,祝愿我的孩子们在“铅字”的旋律中爱上语文,爱上这诗一般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