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
奥数网

全国站
奥数网

家长观点:培养孩子正确的金钱观是一种新的挑战

中国教育报 2007-10-22 08:27:17

  家长观点:学习理财,我们才刚刚开始

  合理地培养孩子处理财富的观念,不让他们再经历我们曾经历的一些事情,这在今天,对我们也是刚刚开始的一种新的挑战。

  经济社会中,钱的问题是个大问题,可我偏偏对钱没有感觉。所谓没感觉,并不是自己有多清高,视金钱如粪土;而是说,在这样一个社会中如何合理处理自己的财产,如何在有效地保护财产的同时使其合理增值,即合理理财,我对这样一种观念“没有感觉”。

  我这样说,绝对没有将责任推到父母身上去的意思。但在儿时,确实有一种很有意思的风气:一个人若是有了大量财富,那不是资本家就是地主。资本家和地主在当时是罪恶、丑陋、卑鄙、龌龊、贪污、腐化的代名词,相反,如果一个人身无分文,那才是无产阶级的真正代表。在这样一种风气下,多数人手中不可能有大量的财富,同时这些人的孩子手里也不可能有很多钱需要处理。我上小学时处理的最大一笔钱是5元钱,那是因为上学要交学费。那时,非农户的学费5元,农户则是3元,还经常看到一些同学拿着各种证明要求学校免除学费。此外,手里有钱的时候就是3分、5分,谁要是手里拿着一元、两元,那简直就是财主,该打土豪、分田地了!我记得有一次春游,一个同学告诉我他姐姐给了他5元钱,羡慕得周围同学一阵惊叹,我当时裤兜里只有2角4分,5元钱---那是一笔巨资啊!

  可以说是当时的社会状况决定了我们不可能从小接触如何对待金钱的问题,同时,家庭总体的相对贫困也使得每个孩子对家庭的义务是无条件的---即孩子给家里干活是天经地义、没条件可讲的;反过来,家庭也不可能为每一个干活的孩子提供所谓的物质奖励。这种观念的好处是,孩子从小就培养出一种对待家庭的责任是无条件的观念意识,工作以后主动将工资上交也是十分正常而自然的事情。但其不足是孩子从小就与钱这种东西隔离了起来,而对金钱的管理则完全是大人的事情。离开金钱,孩子自然也就不会有一个“私有财产”的观念---这在当时是绝对反动的、没落的观念;同时,一旦有了钱以后,该如何合理分配处理财产就会成为问题,甚至是一个需要重新学习的问题。

  记得我读研究生时,尽管已经结婚了,却很少思考钱的问题。直到女儿将要出世,才发现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这在以前对我而言只是一种观念,现在则变得十分现实。钱似乎是在突然之间变成了整个生活的中心问题,因为一切都需要钱去打点---大人需要检查、住院、各种营养品,小孩儿需要床、被子、褥子、衣服、帽子、奶瓶、奶嘴……而做这些具体而繁杂的事情的前提条件就是“钱”。虽然结婚时,钱的功能已经表现出来了,但那时还没有从根本上影响我的认识,孩子的降临确实使我的意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利用课余时间去打工挣钱也就变得十分自然。

  我觉得不少跟我年龄差不多的人几乎都是在实际生活中不断摔打、不断摸索,整理出自己如何处理财产的观念的。例如强制储蓄,强制性限制自己的一些欲望,尽可能合理分配手中的货币,安排自己的生活,将不同的钱用于不同的消费支出。这些最基本的技能一方面来自于自己的父母,另一方面则来自于生活的磨砺,但对于终于有所盈余而储蓄起来的财富该如何处理并没有多少科学的观念,同时这种从经验得来的认识又在影响我们对待孩子的方式:一方面,我的女儿很少接触金钱;另一方面,她对外面的物质世界充满了渴望,那感觉是只要她想要的,就可以用钱买回来,但这个东西花了多少钱,她并不关心---那是大人的事情,大人总会满足她的愿望的。我们一方面会拒绝女儿的一些不合理要求,另一方面也意识到,对于孩子来说,应该让她树立一种正确对待金钱的观念了。

  我和妻子已经有了一种意识,就是一些比较小的花销让女儿自己去处理,但这还不是前面所说的科学意义上的理财观念。经济社会,让孩子从小接触这方面的知识的确是必要的。林语堂先生说得好,钱这个东西本来就没有好坏之分,使钱变质的不是钱本身,而是处理钱的人。显然,合理地培养孩子处理金钱的观念,不让他们再经历我们曾经历的一些事情,这在今天,对我们也是刚刚开始的一种新的挑战。

相关推荐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