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来临,家长们为即将入学的孩子疯狂备战
这两天,新鲜出炉的小学入学通知书陆续发放到一年级新生家长手中。刚刚把“确认函”拿到手的家长正想松下一口气,却没成想接踵而至的入学“功课”又让他们必须再接再厉战高温。
一位担任高校教育工作的新生家长正为孩子的识字问题焦虑不已,网上又有小学教师发帖公示了新生入学功课备忘录,为此不少家长已经捷足先登买来一年级教材自学了起来。暑假刚至,家长们已然被迫为入学而疯狂备战,孩子也不得不开始“恶补”。
■现场
识字量要达1500至2000字
在一所高校担任宣传部副部长的温女士,女儿今年9月即将进入一所位于徐汇区一所有名的小学就读。为了在入学前“做足功课”,前两天,冒着暑热温女士跟着一位孩子已经上了小一的朋友,一起出席了一次西区某著名小学的期末家长会。
“在座的家长有不少对孩子的语文成绩不满意,有没有找过自身的原因?”班主任H老师扬起手中的语文教材书,“按照我们现在的教材和大纲要求,至少要求孩子在入学前的识字量达到1500-2000字,如果达不到,那么你的孩子就会学起来非常累”。H老师随后表示,入学前对该班级识字水平测试显示,仅三分之一学生基本达到这一水平,多数学生认字量在500-1000之间,少部分学生识字甚至不足500字。“一年级学生必须学会自己阅读课文、理解分析、造句甚至初步写小作文,没有这些识字量,孩子看不懂课文,语文成绩怎么可能提高?”
按照老师的说法,入学前早期教育非常重要,接受早教不充分的孩子语文学习会很费劲。听到上述一席话,原本还在为自家早早开始早教而沾沾自喜的温女士忍不住吸了口凉气。4岁让女儿学围棋,5岁教识字、看新闻,6岁时参加了一家艺校办的语言表达培训班,早已“领先一步”的温女士没想到,她还是遭遇到了让她看不懂的“高台大门”。
温女士上网查阅了教委的大纲要求:小学一、二年级要求在阅读中认读2000个左右的常用汉字,其中新教材第一册的识字量460多个,是一期课改同册教材识字量的2倍,也是迄今为止全国各套教材中一年级第一学期课本识字量最多的一个版本。即使照大纲要求也已经标准不低,“入学前2000字识字量”这一实战标准着实把这位教育界人士吓得不轻。
■书店
小学一年级教材掀起“预购”风
开学前返校、再由学校发教材,一直以来是学生们领到新学期的课本惯例。可是,为了更好地追随入学备忘录的“脚步”,申城的部分家长们已经开始行动,预购小学一年级的相关课本。
本市专售教材的亚光书店暑假前就陆续接到了父母们的咨询电话,不少人甚至第一时间冲到书店要求“紧急补货”。“我们全家人马上要去欧洲旅游了,小一的教材到底出来了没有啊?想在旅行途中给孩子补补,别让他开学后一进教室两眼一抹黑,落下别的同学一大截。”亚光书店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虽然小学一年级教材还没到齐,数学就是“缺门”,不过,语文和英语课本的销量却非常好。
家长们除了在家拿着小学一年级课本“自学”,然后给孩子“恶补”外,还谋求其他途径进行拓展式培养。不少暑期兴趣班就吸引了许多父母,为了报上名,部分家长心甘情愿地排起长队,有的还通宵守候。
■网上
网上“入小学准备”点击率很高
在沪上父母经常浏览的一个育儿网站上,记者发现,准小学生的暑期准备是家长们讨论的热门话题。其中,一则由小学一年级老师撰写的“入小学准备”帖,更是引来了3600多次的高点击率。
对于准一年级小朋友的“入学准备”,这位老师这样细数道:“语文要基本掌握拼音。悟性很好的孩子一点没学过也能慢慢跟上,但对绝大多数孩子来说,还是学过一遍比较保险,入学后在老师每天几分钟的教授中会更加熟练。另外,新教材每天要教一篇课文,会认生字10个左右,写4-6个字及其组词。因此,识字量至少要达到500,少于这个数的孩子学得真是很累,家长和老师都看着心疼。
数学呢?20以内的加减法一定要掌握。孩子思维能力的培养也非常重要,而且要懂得多。比如有道题:一本书要9.2元,给了20元,应该怎么找钱?大多数孩子都认为找一张10元和一张8角是正确答案,但有些孩子就知道应该选一张10元、一张5角、一张2角和一张1角。英语则需要弄明白26个字母,会读会写、会分大小写,当然背单词也要快。”
这位老师还特别强调,根据他的教学经验,有些孩子虽然已经能看《三国》、《水浒》、《上下五千年》,但由于早期教育的不均衡,在班里综合成绩并不拔尖。所以,父母必须让孩子在入学后能迅速适应并建立起学习的信心及乐趣。“其实现在的老师没谁会特别喜欢那些太乖的孩子,更喜欢动静皆宜的学生。如在运动场上很活跃但下课却不和同学打闹、举止文明有礼貌、课堂上思维活跃、总有不同的见解和看法等。”
■专家
小学只是起点家长要“眼光放远”
为入学而疯狂备战、逼迫孩子暑假“恶补”……在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教授华爱华看来,并不是什么明智的举动:“家长们应该明白,小学一年级只是孩子起跑的开始,他们的成长还需要后劲。所以,父母要学会把眼光放远。”
华教授告诉记者,每个年龄段的孩子都有其对应的“学习敏感期”,这是经过验证的科学规律。因此,幼儿园并没有认字的教学要求,更多的是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会适应、并逐步积累学习的热情和能力。“我们曾做过追踪调研,发现与‘一张白纸’的孩子相比,掌握了2000左右识字量的学生在一年级还有优势,但到了二年级,他的优势变得不明显,升入三年级后,所有原先比别人突出的地方荡然无存,许多人的发展明显后劲不足。反之,那些有学习热情、习惯良好的孩子倒是走进了学习正轨,并且越来越好。”
短时间的“突击填鸭”会带给孩子厌恶和害怕情绪,华教授不赞同父母利用暑假给孩子“恶补”。她认为,潜移默化进行影响可能会更管用。比如,在随机随意的状态下,挖掘孩子的认字兴趣,涂鸦什么的都可以。自然而然地,他们就会认识一些简单的字、词,也不会因为枯燥乏味的识字过程而反感读书。
对于升入小学前的最后一个暑假,家长究竟该做哪些准备,华教授也给出了她的建议:“父母应该先培养孩子当一名小学生的自豪感,让他觉得我长大了、懂事了,到了该掌握本领的时候。另外,还得教会他良好的行为习惯,在2个月里训练孩子整理书包、物归原处等。只有生活习惯与小学衔接好之后,孩子的起跑、后程,乃至一生才不会输。”
■家长
我们为何而疯狂
作为一个传媒人,最近这一年,真是我身心俱疲的一年,因为,我也成了小一新生的家长。这一年,是疯狂的一年,也是迷惑的一年。
温女士的故事我是经历过的,不止一次儿子班主任在家长会上语重心长地关照,要加大识字量和阅读量,最好能读能写能默,2000字是基础。提前买教材自学的事儿我也是干过的。毫不夸张地说,网上热心老师的这份帖子实在是真实大写照,为了应对即将而来的海量作业和考试,年轻的新生爸妈们,准备着,时刻准备好。
关于小教改革的理想与现实,在这一年中着实让我这个还算见多识广的媒体人晕乎。一边教委说,只要老师严格恪守新课程教学目标,就不会增加学生负担,还能培养孩子的语文兴趣;另一边,手握教委规定的各大学校却各有对策―――不能考试那就用“天天练”、“周周练”来替代,不能布置回家作业就请家长每日自行完成家庭作业并逐日上报学校,譬如天天默写、阅读、造句、背诵以及一天两百题的计算练习……
似乎在这个怪圈中,本当是主角的学校也有满腹的委屈。对辛苦的老师来说,学习成绩是教师业绩的考核依据;于家大业大的校长而言,小升初成绩是学校争取拨款、赞助和招生的筹码。于此也诞生了“潜规则”―――所有关乎温故而知新的预习、复习和作业必须由家长来肩负,学校反过来扮演了“快速检测”的角色。为成就一个小学生,教师们身心过劳,家长全程陪读,彼此都支付着高昂代价,个中关系从来就是理不清剪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