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中学热办分校最多达7所 质疑者称有隐忧
中学热办分校最多达7所 质疑者称有隐忧 焦海洋/图
“我的孩子在××学校上学。”“哪个校区?”
“我们卖的房子学区是××学校”“本部还是分校?”
对于长沙的家长来说,这样的对话并不陌生。曾经,雅礼中学、长郡中学、长沙市一中、师大附中等名校均是学生向往的地方,但现在说到这些名校,大家却带有一丝犹疑。
近年来,名校办分校作为一种全新的办学模式已席卷长沙,几乎每一所传统名校都开办了分校,少的两三所,多的达到六七所。名校分校的大量出现固然满足了学生“家门口上名校”的心愿,但随之而来的对于教学质量以及办学模式的质疑也不断出现。
名校办分校,究竟是教育均衡的捷径,还是对优质资源的滥用?名校热办分校背后,又是什么样的利益关系在驱动?
两种分校模式:“直营店”和“加盟店”
名校办分校已成趋势,在家门口上名校似乎正在成为现实。小编了解到,目前长沙市较为知名的中学均有分校,只是分校数量有差别。少的有两三个校区,最多的有七个校区。据统计,长沙市一中最简单只托管了开福区青竹湖镇的青竹湖湘一外国语学校;而雅礼中学拥有6个分校;师大附中除了本校,还有4个分校;这其中明德中学的方阵最大,一共有7个校区。
“这些分校有的是校区不同,但统一管理。有的则只是挂个名字,并非同一个校长。”对于目前兴起的分校潮,教育系统有关人士表示,分校与分校之间也有差异。
据悉,目前名校办分校主要是两种模式。一种是学校在不同地方建校区,这种模式的分校由同一个校长管理,其教学和管理都纳入统一考核,可以称为“分区”。另一种模式则是“挂名”,说是名校的分校,但是并不受名校的管理约束,分校有自己的校长和管理团队,名校只是在部分教育资源上与其共享,或是在师资上给予一定的帮助和交流,也就是“分校”。
“这有点类似于直营店和加盟店。”一位在长沙市某区教育局工作的人士对此做了个形象的比喻,“第一种模式属于直营店,名校对其管理相对严格。第二种模式则是加盟店,只是挂一个牌子,具体怎么做,名校没有发言权,这样的分校,能取得多好的成绩就很难说了。”
名校办分校是为了将优质资源扩大化,从而消除择校。但义务教育的均衡化不是“杀富济贫”,不是要把名校拖垮,而是要促使分校一起提高。
反应
家门口的名校:有总比没有好
对于遍地开花的分校,不少家长还是表示欢迎的。
名校办分校的效果也确实在部分地方开始显现。以明德中学二为例,前身是长沙市第三中学,现在的生源已经达到1.6万名学生。
名校不“名”:教育事业成了“产业”
对名校分校,有欢迎的声音,也有质疑的态度。有部分人就认为,分校影响了名校的声誉,让名校不“名”。
迅速扩张的分校存在的教学质量问题也是家长们担心的。一位家长坦言:“教育是个事业,但现在却变成了产业。校长都没时间认全老师,也就难说能有多大精力搞好教学。”
原因
被开发商“绑架”的名校
“很多时候,教育是被‘绑架’了,不得不办分校。”名校办分校利弊何如,教育工作者很清楚,但更多时候,明知发展过大过快并不合适却无法拒绝。一位区教育局负责人道出部分苦衷。
“一个开发商被引进来,首先和政府谈的条件就是:他盖的楼盘要哪个学校进驻,这也是新建楼盘几乎都在名校学区的原因。”某相关负责人说,他经常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突然收到一纸文件,让教育局统筹安排某校进驻某楼盘。大的楼盘建有小区配套学校,一般要求成为名校的分校;小一点的楼盘则要求划到某个名校的学区内。无论如何都要和名校挂钩。
“作为教育工作者,当然支持优质资源扩大,但是扩大不代表盲目扩张。名校的过度扩张,对教育本身并不是只有好处,但这些不是教育部门能左右的。”他表示,自己能做的就是,在所有开发商都要求同一所名校进驻的时候,能根据实际情况给予适当的建议,譬如换成另外一所学校办分校,从而避免出现最终一个区全是某一所学校的尴尬局面。
相关阅读: